APP下载

创新统计标准 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广东、浙江、江苏三省调研的思考

2019-07-13臧钧菁

中国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镇部门电商

臧钧菁

(威海市统计局,山东 威海 264200)

1 三省的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

1.1 资源整合,建设大数据网络

为建立存储安全、覆盖全面、处理高效、共享便捷、产品多样、管理平台统一的大数据网。苏州发布了《统计数据资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对大数据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深圳市发布了《外单内供系统实施方案》,对内数据共享、对外购买服务; 中山市发布了《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与联通公司合作建立企业大数据网络,数据由政府和企业共享; 无锡市建立了《全网络大数据研究方案》,在已建立的大数据网络基础上,开发更全面的数据功能; 宁波提出以工业为切入点,利用大数据将企业排名,提升企业对自身能力的掌控度。这些大数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未来海量数据分析、数据提取、数据加工和数据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

1.2 对标产业,创新统计服务

一是完善电商统计和“互联网+”统计。作为全国电商试点城市,杭州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和无现金支付网络,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餐饮等行业快速发展。为适应“三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杭州市多措并举加强统计服务: ①制定多单位、跨领域的统计制度,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平台链接电商交易平台的原始交易记录,并添加了对比、剔重、综合测算等功能,作为各职能部门进行事前审核或事后监管的依据,监测结果按月发布。②参考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多重分类,从互联网金融平台交易情况、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务指标两个方面反映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③加强新数据的统计测算,包括互联网金融增加值、跨境电商进出口值、网络交易总额、信息消费额、互联网餐饮交易额等,目前这些服务于新经济的统计指标已经开始使用,成为新经济的风向标。

二是试行新产业集群统计监测。新产业是指将传统的三次产业重新划分,以高新技术产业、新业态、互联网为代表,具有融合性、科技性、创新性、轻资产性、高成长性、高产出性等特点的新业态,是新旧动能转型发展的重点。①苏州市建立了“总部经济试点”、“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统计试点”和“昆山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统计”三个省级试点项目统计报表制度,加强服务业(含金融业)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的统计监测,为国家制度发布提供了先行范本。②深圳市按照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实行月度统计,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进行精细化统计,新业态、新模式中的供应链企业、城市商业综合体和“大个体”也是重点统计监测对象。③杭州市将信息经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整合为“1+6”产业集群,创新地采用行业法与企业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省市两级双轨并行测算,克服了行业间交叉关联、重复统计的情况,成为杭州市统计创新的金名片。此外,杭州市对现代农业的统计划分,也是一大亮点,其将一、二、三产中所有和涉农行业(如涉农制造业、涉农批发零售业、涉农服务业) 均纳入现代农业测算范围,确定了37 大类、125 中类、247 小类,核算出的增加值是传统第一产业的1.97 倍。④宁波自成为首个获国家批准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以来,研究建立了“3511”产业和智能经济统计制度,将“三”大战略性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信息技术) 、“五”大优势产业(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清洁能源) 、“一”批新兴产业(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 和“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创新设计、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 分类统计,重点监测,力求对新动能、新领域统计实现统计监测全覆盖。

1.3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经济动力

特色产业经济是增强地区经济动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市经济具有明显的地区色彩,国家无法一对一设定统计制度,需要地方统计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行业制度。调研中,杭州对特色产业经济的研究和统计尤为突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研发特色小镇统计。为积极开展特色小镇统计监测,杭州市选取了余杭区的梦想小镇、艺尚小镇、梦溪小镇为试点,利用税务部门资料展开小镇统计测算,逐步积累经验。研发步骤: ①收集税务部门数据资料; ②认真对部门数据进行分析、提纯; ③布置相关乡镇街道、小镇建设主体认真鉴别小镇内统计单位; ④开展数据加工处理,生成最终结果。从试点结果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掌握了“三镇”空间利用、单位分布、镇内企业及主要指标、主要行业分布等情况,为杭州市特色小镇监测提供了新途径。

二是大力发展示范园区。为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杭州市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推出“一区十片、多园多点”方案,“一区”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十片”即将示范区分为十个片区,“多园”即各分片区的若干个子园,“多点”指示范区范围外的散点分布的创新要素。同时,确定了“1+X”框架设计, “1”即《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纲要》,“X”即12 个配套政策,明确优先发展的产业,突出特色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旅游休闲等“六大产业”,将示范区的溢出效应尽量延伸到全市。

2 提升产业服务水平的重点、难点

2.1 部门联动不足,数据整合难度大

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开展的国民经济核算,大部分数据来自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如商务局、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人民银行、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单位,数据分散且内部的细项和行业情况及数据均无法共享。部门联动不足,影响了大数据资源整合的力度,增加了大数据网络建设的难度。

2.2 “四新”统计研究处于摸索阶段

按照国家试行制度的标准,调研的三个省份均按照“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进行统计,山东省则是按照“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进行统计,统计口径更加细化,如何在最短时间研发最能体现新经济情况的统计制度,成为目前统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 如何提升产业服务水平

一是尽快建立部门大数据。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应用,需各部门联合发力,建立部门统计一套表制度。①将部门统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从根本上提高部门重视程度和配合程度,提高数据上报质量。②尽快建立部门统计数据采集平台,实现统一指标设计,统一报表布置,规定报送时间,保证数据收集的规范性、制度性和实效性。③加强监管,对部门统计标准使用情况、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情况、统计数据发布情况等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确保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真正扎扎实实开展。④保障数据安全,联合数据系统建立之后,每单位设专人专管,查询轨迹有迹可循,既明确责任主体,又保证基础数据的安全。

二是加快“四新”统计工作进程。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新经济要素进行科学判断,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和发展趋势,着力完善数据监测和预警机制,变“事后”统计为“事前”预警,把握新特点、新形势,切实提高统计预测预警研判能力; 加强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察看生产经营状况,同时侧重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特色经济的综合统计、分析和解读,增强统计分析产品的实用性。

三是加快服务队伍培养建设。加强产业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服务人员进行综合常识、专业知识轮训,或推行网络学习培训,把教育培训贯穿于日常服务工作全过程,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猜你喜欢

小镇部门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电商下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