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研究

2019-07-13叶永辉

中国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盈余金融影响

叶永辉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27110)

1 金融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

盈余管理对投资方的利益及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具有深远的价值,不但包括正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负面的影响,为了深化其正面影响并控制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对盈余管理予以监管及限制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实施监管的先决条件即明确管理盈余的基本概念。

在金融企业运作过程中,交易成本及管理成本之间的衡量是重点,在金融企业治理中新加入的监督成本的较量成为新的话题。Torres 等在《金融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成本的降低即为金融企业存在的动机之一,随即产生的是管理成本。当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信息的不对称,又产生了监督成本,如何界定金融企业节省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及监督成本间的界限问题? 管理盈余的动机即为金融企业管理者行为研究的侧重点。Campbell 等通过研究显示: 只要存在博弈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条件,就势必会发生盈余管理。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金融类企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

2 金融企业盈余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

Perez 认为,金融企业所处的FIN 生态环境越优异,那么金融企业受到的监督与约束作用越显著,因此印证优异的FIN 生态环境可以从根本利于抑制金融企业的管理盈余行为,进而深化金融企业-盈余质量。张敏、谢露等研究结果说明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盈余平滑的行为,也有助于减少其出于盈余管理目的所计提的操纵性贷款损失准备。

金融企业因为经营的特殊性与自身所存在的高风险性,政府监管体系对其会更为严格。葛莉等通过案例分析认为我国的监管部门对金融业公司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企业为了稳定并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而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建议出台严格的管制机制去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透明度,同时完全根据市场的约束力去标准化金融企业内部行为,两者均能够降低管理盈余程度,所以政府管制对金融企业-管理盈余的影响非常大。也有研究工作者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对管理盈余的影响予以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金融企业-管理盈余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但是又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

同时,有研究人员对审计质量和管理盈余间的关系实施了综合性研究。刘大志等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在为金融企业提供服务时,过度的经济依赖,促使其不得不依附于客户的管理盈余偏好,以至于金融企业的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

现阶段,很多金融企业针对于外部治理还处于摸索中。赵岩、刘冬梅等经研究认为,首先是资本市场不健全,国内很多金融企业的国家持有股份占了股本总额的大部分,国有股是无法上市流通。而流通股在股本总额比重较小,使得这部分股东对企业缺乏直接有效的控制力,对经理层行为的监控功能也难以真正实施。长此以往,权益性资本市场将成为空壳,无法直接对监督经理人行为进行管控。程璐等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债务性资本市场上,国内金融企业中商业银行的贷款占了其债务总额中的大部分,而商业银行的代表一般都不会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这使得商业银行作为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却起不到对公司管理层的监控作用。由于我国大多数金融企业中占控股地位的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而其经理人几乎又全部由政府部门来任命,对其进行考核业绩的程序也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负责,这样就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环境。

3 金融企业盈余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

江金锁、胡焱鑫等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企业的高管薪酬对管理盈余产生影响不大,在加入行政干预影响变量后发现,受到行政干预的金融企业,其高管薪酬体系促进了向上的管理盈余。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干预影响从根本改变了高管薪酬的作用模式,同时遏制了市场调节功能。研究者在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审计质量及经济利益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和非政府控制的金融企业相比,政府控制的金融企业支付给审计人员的经济利益越高,金融企业实施的管理盈余幅度越大。一些研究人员则通过对行业竞争、所有权构架对管理盈余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金融企业-管理盈余程度为倒U 型非线性关系。

邓小洋、张琪经研究表明,金融企业在上市后其“膨胀利润”管理盈余动机呈几何形递减,上市有利于深化金融企业治理。而其他研究者则发现,交叉上市并无法从根本抑制管理盈余。Gonzalez的研究显示,伴随区域竞争的加剧,规模偏小与非上市金融企业更侧重于管理盈余。翟耀等却在研究中发现,金融企业资产规模和管理盈余为正相关性。

同时,还有研究人员从管理层心理、社会责任等差异化层面予以研究。Scott 等研究了FIN 管理人员自信对金融企业-管理盈余的影响,结果表明FIN 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较高,同时以男性为主,决策较为理性,对盈余操控程度较小。Ramirez 等经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和管理盈余为显著负相关性,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管理盈余程度越低。

相关研究人员们对金融企业-管理盈余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多元化特性,单因素、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均有涉猎,不过主要是对相关影响因素对管理盈余的单向影响予以论证,并没有关于管理盈余反向作用的深入研究,基于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尽可能侧重于管理盈余反向作用研究。

4 结 论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国内研究者从金融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揭示了影响金融企业盈余管理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已有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大部分都把注意力放在金融金融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并且结论也并不统一,在研究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个角度上,国内研究者主要还是从理论方面来分析两者的关系,得出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不多。另外,我国金融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中,无论是从模型的构建还是变量设计上,大多跟随国外专家学者的步伐。由此可见,我国的盈余管理研究水平仍有待加强。因此我国的盈余管理研究应在借鉴学习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盈余管理理论。

猜你喜欢

盈余金融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