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醉翁亭记》英译研究
——以罗经国和翟理斯两版本为例

2019-07-13许露云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名作欣赏 2019年30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适应性译者

⊙许露云[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国古代散文有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着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因此古文英译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至关重要。而宋代散文《醉翁亭记》因其清丽的格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不乏对其相关译本的研究,但是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探究仍然鲜见。鉴于此,本文以古代散文《醉翁亭记》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结合具体译例,探索古代散文更多元的翻译理论与方法。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

胡庚申教授自2001年首次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应用于翻译研究,2008年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至今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笔者定义的生态翻译学立足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隐喻同构,是一种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胡庚申,2014:86-89)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适应和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以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作为翻译原则。胡教授认为,从选择适应论的角度来看,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 ”最高的翻译(胡庚申,2008:1-5)。而在评价和测定“整合适应选择度”的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是多维度转换程度,特别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程度。生态翻译学理论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中的局限,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好地诠释了翻译过程的本质。

二、《醉翁亭记》英译相关研究

在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国内外学者相继英译了《醉翁亭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翟理斯、罗经国、杨宪益和戴乃迭、潘正英、刘师舜、谢百魁等译者,评析译文的作品亦不断涌现。

通过对以往《醉翁亭记》翻译研究的梳理,大多研究者是同时比析两个或多个译本,或是对单个译本进行评析,如袁锦翔(1987)主要赏析了翟理斯“龙配龙、凤配凤”的翻译对策。万正发从译者主体的局限性分析了翟理斯译本中的失误,对典籍英译提出自己的见解,即“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应该以译文的文化为中心,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审视原文以及译文的优化问题”(2008:286-287)。这些研究多是通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比,来探讨二者是否达到了语言上的对等,并对翻译文本进行了艺术性与审美性的探索。而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醉翁亭记》及英译本进行三维转换的研究仍很鲜见,因此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对罗经国(以下简称罗译)和翟理斯(以下简称翟译)的译文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对原文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以整合高质量的译文。

三、“三维”视角下《醉翁亭记》译文的对比分析

《醉翁亭记》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给翻译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性。而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唯有从多个层面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与选择,才能得出高质量的译本。在翻译中,译者除了要实现语言层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还要实现文化层和交际层内涵意义的转换。玛丽·斯内尔-霍恩比指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文化中起到的功能与原文在原文化中起到的功能完全一致,文本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译者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并将其意图创造性地重现在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之中”(2001:2)。也就是说,翻译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互动。因此,传统的研究仅关注了语言层面的转换,译者应在此基础上,将影响交际理解的文化因素也置于翻译实践中,并选择与目标文化相适应的译文。

(一)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胡庚申,2008:1-5)。古代散文的翻译应该考虑如何准确地将原始文本转换为目标读者理解的话语。这要求译者发挥主要作用,选择合适的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

例: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罗译

:The path turns and twists along the mountain ridge,and 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 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This is the Pavilion of the Drunken Old Man.

翟译

:While hard by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k,commonly spoken of as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

“峰回路转”是指山势回环,道路弯转,罗的翻译用turns 和 twists显示了山势的蜿蜒,而翟译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k意为在道路的弯道处矗立着一个凉亭,与原文意义不符。“翼然”比喻亭子像鸟一样展翅欲飞,罗直译为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充分地把原文的画面展现出来;翟译省略了此句,虽然使翻译更为简洁,但无法有效地传达原文中醉翁亭的险绝奇逸之势,在理解原文生态环境上稍有欠缺。由此可以看出,罗经国的译文体现了其对原文更恰当的理解,实现了在语言维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胡庚申,2008:1-5)。古代散文的翻译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因此,译者应在真正理解两种文化共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做出适应和选择,准确地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传达给目标读者,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1: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罗译

:Who built this pavilion? Monk Zhixian,who lived in the mountain.

翟译

:It was built by a Buddhist priest,called Deathless Wisdom,who lived among these hills.

翟理斯在翻译“僧”这一文化意象词时,采用归化兼融合的策略,把“僧”翻译成 Buddhist priest。此译法虽然传达出“信奉佛教”的含义,但目的语读者大多会将其理解成“信奉佛教的牧师”,翟理斯试图使译文适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帮助读者理解相关信息。但是Buddhist priest 与包含丰富内涵和底蕴的“僧”这一意象相去甚远,没有成功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罗译采用模糊策略将“僧”译为monk,此译法与翟译相比更接近源语文化意象,适应转换程度较高,但monk也部分扩大了原词的语域。根据《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五版,monk也可指修道院里的男性教徒,包含了除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教徒。因此,整合二人译本,原文中的“僧”宜译为Buddhist monk,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例2:

觥筹交错

罗译

:wine cups and gambling chips lay scattered in blithe disarray.

翟译

:goblets flash from hand to hand.

通过查阅可知,“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筹”是行酒令的筹码(姜敬槐,2015:43)。这两个词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中不应该省译。罗译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把“觥筹”译为wine cups and gambling chips,具体传达出“觥筹”的功用。翟理斯的译文中只体现了“觥”(goblets),而且把“觥筹交错”理解为酒杯在人们的手中穿梭,与原文的含义不符。虽然flash一词视觉意象鲜明,把“交错”的形、意、神都传出来了(袁锦翔,1987),但是完全省略掉了重要的文化意象,作为一名译者,没有做到文化层面的适应性转换。

(三)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1-5)。译者应该保证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和译文的流畅性,由此目的语读者可通过译文深切体会原作者的创作意图。

例: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罗译

:The people only know that they are joyful on their excursion with the prefect,but are unaware that the prefect finds his joy in seeing them joyful.

翟译

:They rejoice with him,though they know not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

原文的“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为“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表达的是欧阳修的爱民情怀。在这一句的处理上,罗译为“ but are unaware that the prefect finds his joy in seeing them joyful”,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翟漏译“其乐”二字,译为“know not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丢失了“百姓”这个背景,使得太守对人民的情感在译文中遗憾地缺失了。相比之下,罗译比翟译更好地体现了译文的交际意图。

四、结语

从以上例句分析可知,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下,罗经国的英译本无论是在语言维、文化维还是交际维上都达到了高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于古代散文的英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翟理斯的译文在选词上发挥了其母语的优势,在表达上也更加符合英语习惯,但是在表意上仍有所欠缺。

我国的古代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现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王君,2018:1-2)古代散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中国文化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相关外译将会对中国文化的输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生态翻译学理论为翻译古代散文提供新的视角,通过“三维”翻译原则,译者适应性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目的语读者学习和研究中国优秀文化的兴趣。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适应性译者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不是摹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