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清教文化下的蜕变
——析《简·爱》中主人公的性格

2019-07-13宋军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610041

名作欣赏 2019年30期
关键词:简·爱舅妈海伦

⊙宋军[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 610041]

一、前言

关于《简·爱》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研究文章比比皆是,大部分文章主要从女性自强自立、由自卑变坚强的角度去分析,更多强调女性主义的思想,也有不少文章从基督教文化方面来研究简·爱的形象,但侧重点也在女性主义。本文从基督教的分支——清教文化背景出发,分析简·爱的完美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其受周围新教氛围和信仰者的影响,在清教道德伦理指引下逐步得到完善,最终改变了其孩提时代的自卑、暴躁和充满仇恨的性格,成为高贵、真诚、善良、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完美形象。可以说,她是一个清教信徒,并不完全是一个女性主义者。

二、清教思想意识的熏陶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当时的英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和城市化阶段,改革对传统的英国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劳资矛盾强烈激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开始出现。但英国的大部分民众仍然信仰清教。与天主教的“因行称义”不同,清教强调“因信称义”,更加注重自由精神和世俗生活,强调节俭、赚钱、捐钱,反对传统天主教的繁文缛节。夏洛蒂出身乡村牧师家庭,信仰清教。《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所生活的环境也是清教背景,简·爱在清教书籍、清教信徒的影响下,形成了完善的人格。

(一)宗教书籍的影响

简·爱从小在虐待他的姑妈家长大,由于孤独和心灵上的无依无靠,简·爱不得不将时间花费在阅读书籍上。简·爱小小的年纪在舅妈家就读了有关《圣经》方面的书籍,她读过《启示录》《但以理书》《创世纪》和《撒母耳记》,以及《出埃及记》的一小部分,还有《列王记》《历代志》《约伯》和《约拿书》,从而对清教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她知道坏人在死后要下地狱,地狱是一个火坑,坏人在那里受煎熬和痛苦。在舅妈的压迫下,她运用所知道的《圣经》知识来反抗里德舅妈:“里德舅舅在天堂里,你做的和想的,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爸爸妈妈也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知道你把我关了一整天,还巴不得我死掉。”可以说,《圣经》故事对简·爱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她的内心在信仰的力量支撑下逐渐强大起来,逐渐克服了自卑心态,人格开始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向完善。

(二)学校里宗教氛围的影响

简·爱十岁时被送到慈善学校——罗沃德学校,学校门上的石头牌子上刻着《马太福音》的内容:“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显然,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坚定学生的宗教信仰,使学生将灵魂交给上帝,在上帝的思想指引下除去人自然本性中的骄傲、嫉妒、懒惰、贪婪、虚荣等不良品行,逐渐形成谦卑、坚韧、善良、以德报怨的高尚品德。该校的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学习《圣经》,把耶稣的品行当作学习榜样,要背诵、研习《圣经》的内容。主人公在这样的宗教信仰氛围中生活、学习了八年,成为具有坚定信仰的清教徒。因此,简·爱的性格完善与学校的宗教氛围有极大关系。

(三)具有宗教信仰信徒的影响

简·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三位具有清教思想的人的感化,她们三位对简·爱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简·爱“人格目标认同”的重要对象。

1.贝茜

贝茜是简·爱在童年时寄养在姑妈家的女佣人,她受英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面对苛刻的女主人,她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人为善,凭着坚定的信仰生活。面对简·爱受到舅妈的不公正待遇时,贝茜唱了一首具有宗教含义的民谣来安慰简·爱那颗受伤的心灵:

我的双脚酸痛啊四肢乏力,前路漫漫啊大山荒芜。没有月光啊天色阴凄,暮霭沉沉啊笼罩着可怜孤儿的旅途。

为什么要让我孤苦伶仃远走他乡,流落在荒野连绵峭岩重叠的异地。人心狠毒啊,唯有天使善良,关注着可怜孤儿的足迹。

从远处吹来了柔和的夜风,晴空中繁星闪烁着温煦的光芒。仁慈的上帝啊,你赐福于万众,可怜的孤儿得到了保护、安慰和希望。

哪怕我走过断桥失足坠落,或是在迷茫恍惚中误入泥淖。天父啊,你带着祝福与许诺,把可怜的孤儿搂入你怀抱。

哪怕我无家可归无亲无故,一个给人力量的信念在我心头。天堂啊,永远是归宿和安息之所,上帝是可怜孤儿的朋友。

贝茜的言行使简·爱在童年时受到了宗教的“恒久忍耐,凡事盼望”精神的熏陶,使她能够在逆境中仍然相信上帝的仁慈,耐心等待救赎,以度过苦难的童年。

2.海伦

海伦是简·爱在罗沃德学校的好同学、好朋友,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她性格邋遢,为此遭受多次体罚,她却以德报怨,从不怨恨体罚自己的老师,并用《新约》中“爱你的仇敌”的思想来开导心怀仇恨的简·爱。她认为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好办法,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她说:“无论什么虐待都不会在我的情感上烙下这样的印记。要是你忘掉她(指里德舅妈)对你的严厉,忘掉由此引起的愤慨,你不就更愉快吗?”特别是海伦在面对疾病死亡时的超脱精神,震撼了简·爱的灵魂,海伦的言传身教,使简·爱开始以她为目标进行人格的“认同”发展,即当人格在遭受挫折时,以自己崇拜的角色为榜样,开始学会忍耐和原谅。校长布罗克赫斯特先生误听舅妈的一面之词,当众宣布简·爱是个撒谎者,并罚站半个小时,简·爱宁愿死也不愿忍受这样的羞辱,这时海伦向她投来友谊的微笑,使得简·爱获得了战胜羞辱的力量,她控制住了像在舅妈家里那样歇斯底里的反抗,坚定地站在板凳上一言不发,最后等到了公正的判决。另外,简·爱本来对舅妈的仇恨一直没有消解,甚至发誓和舅妈断绝关系:“我很庆幸你不是我的亲戚,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长大了也不会来看你。”但当她接触到海伦以后,被海伦宽广而博爱的胸怀所打动,也养成了以德报怨的优秀品德。后来在舅妈病危的时候主动向舅妈示好,不再对舅妈有任何恨意。海伦的言行坚定了简·爱的清教信仰,消解了简·爱心中的仇恨,对简·爱人格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坦普尔小姐

坦普尔小姐是简·爱“目标认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好老师,她信仰坚定,心地善良,从不严厉地指责学生,总是和颜悦色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且经常慷慨地赞扬取得进步的学生。她经常拥抱自己的学生,并祈求上帝保佑她们。当简·爱在积极向上取得巨大进步的时候,遇到了校长不符合事实的指责,简·爱无法承受这样的精神打击,她认为如果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看不起自己,讨厌自己,她宁肯去死。在简·爱的精神面临危机的关头,是坦普尔小姐主动找到简·爱了解情况,让简·爱告诉自己事情真相,安慰简·爱振作起来,并写信去证实简·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当坦普尔小姐当众宣布简的“撒谎”问题是诋毁而不是事实时,简·爱重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敬重,这使得简·爱重新获得了自信心。她把坦普尔小姐“认同”为自己的母亲,将学校看成是自己的家,在学业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上不怕艰难困苦。她后来考试获得全班第一名,在十六岁时获得了罗沃德学校的教师职务。坦普尔小姐的宽厚、仁慈和坚定的信仰对简·爱的人格完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三、完善的人格

经过宗教书籍的熏陶,海伦的友情和坦普尔小姐的关爱,简·爱的人格完成了目标认同,精神产生了飞跃,她在教会学校初步形成了完美的“清教徒”品格:她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正直诚实,以德报怨,具有责任感;她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节制不虚荣,宽厚不自私。当饱经生活磨难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第一次在月光下见到十八岁时的简·爱时,疑为仙女下凡,她的气质里看不到一丝铜臭味、庸俗气,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她从未接触现实的社会,没有受过竞争文化糟粕思想的污染,她纯洁的心灵使她年轻的外表显得超凡脱俗,气质高雅。她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她的行为令人赞叹不已。

(一)爱情平等

简·爱的爱情观是由“在上帝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清教观念得来。她相信永恒的爱情,不受金钱、地位和外貌所束缚的真挚平等的爱情。

当她获得了爱德华的爱情后,爱德华为了表示自己的深情厚谊,要为她买珠宝钻石、华丽衣物。这种世俗的爱情表达方式让简·爱感到羞耻,她认为爱情是建立在精神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女性不应依附男性,而应靠自身的努力去生活。于是一再要求爱德华不要做这样无聊的事情,她这种不同于大多数世俗虚荣女性的轻物质重精神的爱情观,确实高尚纯洁,超凡脱俗。

简·爱平等的爱情观同样令人赞叹:“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种掷地有声的爱情平等宣言,看重的是心灵的契合,而不是外表、财富和地位,她的爱情观不同于当时受拜金主义影响的庸俗的爱情观,与贵族女子英格拉姆小姐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心地善良

简·爱在教会慈善学校经过了精神的洗礼和飞跃,变成了一位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的人。她的善良可以通过几件事情来印证。除了原谅了舅妈对自己童年时代的虐待,还有对阿黛勒的关爱。当爱德华告诉简·爱她的学生阿黛勒是私生女时,并担心简·爱不再愿意教育阿黛勒,她却回答说阿黛勒不应承担上辈人所犯的错误,她被母亲抛弃是无辜的,自己要比以前更加关爱她。她的博爱心灵令人赞叹。特别是当她得到叔叔赠送给的2万英镑的巨额遗产时,她主动要将这笔遗产与自己的三个表兄妹分割,更表现出了仁慈和公正的一面。

(三)高尚的清教道德观

当简·爱在教堂和罗切斯特举行婚礼仪式时,得知罗切斯特曾和一位精神病女子结过婚,自己于是选择离开心爱的人,不愿意做爱人的情妇,成为一个违反法律、不道德的人。当她因继承遗产而变得富有,再次回到不富有而且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时,毅然决然地和他结婚,全然不顾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悬殊。另外,当英俊的传教士圣·约翰请求她嫁给他,然后一同到远方去传教时,她意识到这样的求婚更多是出自神圣的传教理想而不是出自爱情,这完全不能和罗切斯特的狂热爱情相比,便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最后选择去找自己的爱人。

结语

简·爱的人格完善是与其宗教信仰是密切相关的,她是清教文化孕育出来的高贵女性,自强自信,独立自主,道德高尚,与人为善,坚韧不拔。她不同于传统天主教文化下依附于男性的女子,更不同于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影响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俗女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最富有魅力的女性之一。笔者认为从清教信仰的角度来解读简·爱的人格完善以及品德高尚,更加符合作家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身份,从这个角度切入才是理解简·爱心灵世界的关键路径。

①夏洛蒂·勃朗特:曾凡海译,《简·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15页。(文中相关引文皆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猜你喜欢

简·爱舅妈海伦
作家死亡之谜
我的舅妈
“便宜”不便宜
可爱的舅妈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亲爱的舅妈
海伦·凯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