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农产品电商发展制约因素及促进策略探析
2019-07-12曾艳
曾艳
摘 要 广州农产品电商步入快速发展期,但受制于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平台和交易环境等因素,其发展规模、效果不尽如人意。对广州农产品电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人才、标准化及品牌建设、电商平台、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安全信用环境方面提出了促进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制约因素;对策;广东省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F724.6;F7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6.022
1 广州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从2008年广州涉农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渐成燎原之势。2017年市一级涉农行业网站14个,各区涉农子网站60余个[1]。32家广东省“2015—2016年度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广州8家;同年被认定的80家“广东省名优特新农产品省级电商体验馆”中,广州12家。2016年,一衣口田、谭山蜂业、华隆、惠鲜、清香、金河被评为“广州市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一衣口田同时被评为“省级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7年,苏宁云商、盛盈汇、茶里、云图被评为“2017—2018年度广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农村淘宝方面,至2017年12月,全国2 118个淘宝村中广东以411个居全国第二,广州淘宝村又居全省第一。2017年电商创业最活跃的100个淘宝村前十位中,广州占了四位[2]。其中大源村跃入“亿元淘宝村”俱乐部,称为“广州第一大村”,里仁洞村被称为“中国淘宝第一村”[3]。广州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大石街道、南村镇、石基镇、花东镇、狮岭镇、新塘镇成为全国有名的淘宝镇,白云区还入选“2016中国十大淘宝村集群”第七位。
2 广州市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尽管广州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受制于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平台和交易环境等因素,其发展规模比不过北京、上海等地,效果不尽如人意。
2.1 对电商的认知程度及信息化水平不高
农户对互联网缺乏足够认识,仍保持着口尝、耳听、眼看的交易习惯。有些企业片面地认为农产品电商投资周期长、风险大,仍坚持传统方式经营,排斥电商。广州市区互联网普及率虽高,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难以分享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广州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缓慢,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不足,制约了广州农产品电商发展。
2.2 缺乏农产品电商人才
农产品电商发展需要既精通网络技术能进行农产品电商网站的建设、维护与推广,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能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市场走势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长期在人才的培养上处于专业独立状态,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农产品电商人才。广州昊卉花卉有限公司正因为缺少相应的电商专员去运营电商平台,对电子商务只能望而却步。
2.3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品牌效应不显著
农业生产分散及规模小的特点,制约了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广州目前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标准各有不同,农产品分级、分拣工作的技术标准也不完善,生产、加工、流通过程无法全面有效实行标准化。一方面是标准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有些农民和涉农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不按标准操作使用化肥、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2015年广州增城蔬菜高毒农药事件背后映射出的其实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4]。广州虽然打造了一批广东省著名农产品品牌,但缺乏响当当的全国品牌。标准化和品牌建设的滞后,导致质量不可控或控制成本较高,制约广州农产品电商发展。
2.4 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不足
广州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等网站的阿里系平台;以京东为代表的全国大型网站平台,如京东中国特产从化馆;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如华南农产品交易网和广e网、村村通商城和第九街市[5];小众平台,如农业企业自有网站;通过微信、微店等以智能手机、PAD 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平台,如盛盈汇的集农网、15分微信商城和“天麓泉鲜蔬”微店等[6]。后三类属于广州本土电商平台,在全国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交易限于局部区域,农产品贸易量和交易主体参与量都不高。
广州很多涉农企业没有官网,一些虽建有电商平台,但基本停留在单一的产品信息发布和除电子交易外为数不多的应用互动上,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一些小型网站无法对交易双方进行规范的身份、信誉和产品认证,一旦发生纠纷贸易双方利益得不到保证,制约了农产品电商功能的发挥。此外,已有的电商平台提供的农产品电商服务主要集中在B2B和B2C领域,潜力巨大的O2O领域开展农产品电商的比例较低,制约了本地化的融合。
2.5 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广州冷链物流已实现了果蔬、肉类、水产品、花卉、熟食品、奶制品、快餐原料等的多品种化和“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在国内属领先水平,但还存在不少问题:1)广州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缺口较大,更缺乏真正的冷链物流园,不能满足庞大人口对冷藏冷冻食品的需求,水产品、肉类、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35%、30%和20%,冷藏运输率分别为50%、40%和25%[7],導致广州易腐食品腐损率达15%~30%,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冷链结构不完善。冷链企业偏重于冷藏业务,忽略了冷藏运输配送业务的发展,预冷、加工水平也较;冷链业务重点是番禺、白云、荔湾等区,城市交通压力大。3)冷链标准、规范缺失,阻碍了冷链市场的健康与有序发展。
2.6 农产品电商面临信用危机和安全风险
网络的虚拟性使电子商务面临信用危机,虚假信息、假冒伪劣、网络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让消费者对网上购物望而却步。网络的开放性又使互联网面临病毒入侵、黑客攻击、恶意程序、数据窃听和拦截等风险。虽然电子支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防火墙、身份认证、侵入监测等安全防范手段已被广泛采用,但它们主要应用在服务器上,而用户终端安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用户账号、密码被盗事件依然时不时发生。网络环境的信用危机和安全风险降低了交易主体对电子商务的信赖程度,阻碍了广州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
3 广州市农产品电商发展促进策略
3.1 加快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广州农村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网络全覆盖,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网速,提升网民的使用体验;对农户使用的电脑、手机等通信产品采取类似“家电下乡”的政策,通过专项补贴鼓励农户购买,为农村信息化奠定基础;推广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加快广州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
3.2 培养复合型农产品电商人才
政府应鼓励高校与农产品电商企业对接,结合岗位要求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农户教育计划、技术扶贫等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农业科技、计算机操作水平;农产品电商企业也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计算机、电子商务和农业经管知识的培训。
3.3 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入手,由科研院所、高校和大型农业企业共同进行标准化信息的收集和标准的制订;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搭建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带动提高标准化覆盖率,提升农产品质量;设立农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农业企业建设自己品牌,在资金、宣传、税费、金融、促销等方面大力扶持广州农产品品牌企业发展[8]。
3.4 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
基于本土大型平台缺乏,应由政府牵头或提供扶持,建设一个大型的、全广州统一的、高效快捷、具有广州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使其成为广州农资、农产品交易的主要渠道;建立全市农产品和农资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农资数据共享;平台应具有信息检索、交易管理、信息服务、交易结算、交易安全、售后服务等功能,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电商与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的整合,通过线上社区+线下社区的模式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积极拓展本地化O2O领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1)完善冷链物流领域相关的法规制度和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制退市制度、召回制度及预警机制;制订具有广州特色的物流行业标准,树立物流企业业务规范;加快发展冷藏配送业务,在农业发达且交通便利的郊区建设冷藏配送中心,增加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2)对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重点扶持效益好、潜力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延伸服务领域,拓展冷链物流,并加强与电商及农民合作,组建专业的农产品配送团队。3)加大对物流技术的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9]。
3.6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安全信用环境
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和信用机制的建设,以法律手段监管电商企业,为广州农产品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通过防火墙、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通过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病毒检测等安全技术健全网络支付安全体系;建立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认证机构,由其进行网上安全电子交易认证、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监管交易双方签约履约、建立信用记录档案、对个人和农业企业信用进行评价等;加强安全隐患宣传,提高网民的安全意识,一旦发生网络风险应敢于维权,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农业局.广州市农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EB/OL].http://www.gzagri.gov.cn/hdjl/myzj/201707/W020170724348146782267.doc.
[2] 阿里研究院.2017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EB/OL].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71213/101849113875.shtml.
[3] 胡垚.刘立.广州市“淘宝村”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规划师,2016(12):109-114.
[4] 广州县毒菜!央视曝增城蔬菜被喷高毒农药[EB/OL].http://www.sohu.com/a/46989718_115402.
[5] 万丽丽.电子商务如何拯救專业市场——以广州为例[J].价值工程,2016(28):24-25.
[6] 张峰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现状——以广州地区为例[J].长江蔬菜,2016(6):30-34.
[7] 曹雅晴.关于广州市发展冷链物流的几点建议[EB/OL].http://www.wlysjt.com/simple/news/201612/22-14760.html.
[8] 郑文生,郑亚琴,姜欢.基于原产地直销的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10):37-40.
[9] 郑红明.基于政府导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6(21):77-84.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