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为何婚后变得特别暴躁
2019-07-12黎淑贞
黎淑贞
言谈举止彬彬有礼,说话和声细气,从没和别人“红过脸”。26岁的苏苏在大家的眼里就是个淑女,大家公认苏苏是一个脾气好、性格好的姑娘。但这样的苏苏在嫁人之后却一去不复返。现在,她的说话声音比谁都大,甚至还出现了不少过激行为。不要说别人,就是苏苏自己也不喜欢这个样子,但又找不到变成这样的原因,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老公说苏苏这是人格缺陷,还说是苏苏在婚前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缺陷。可苏苏说自己真的不是这样的人。她现在特别痛苦。
苏苏的自述
我是独生女,父母对我特别宠爱,但他们并没有娇惯我,因此我身上并没有“公主病”“大小姐脾气”这些令人讨厌的毛病。相反,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彬彬有礼的人,对待身边的人十分亲切,大家都很喜欢我。我还是个听话的乖乖女,父母的家庭氛围和睦,在我印象中,一家人争吵的时候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不是家庭教育的缘故,还是我一直希望并努力成为一个好脾气、好性格的人,从学校到工作单位,大家都愿意接近我,我也对这样的自己很欣赏。
但是在结婚后,逐渐地,我发现原来的那个我慢慢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天天发脾气,说话声音超级响,甚至还会有过激行为的我。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公家里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不错。其实结婚之前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会不会跟老公的家人没有共同语言?会不会无法融入到父母家庭氛围两样的另一个家?不过当老公对我表现出深切的爱意时,这些顾虑都被我一一打消了。但是我低估了这种家庭氛围带给我的影响。婆婆很强势,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她做主;公公跟老公的性子都比较急,他们的沟通、聊天在我看来都像是在吵架,因为声音真的是太大了。而争吵在他们家也是经常出现的,有时候还会摔东西。面对这样的家庭气氛,我特别害怕。还有就是,虽然他们家比较有钱,但感觉没有什么生活质量,无论穿的还是用的,都挺低档的。婆婆还会买些廉价的衣服给我,这让我十分尴尬,穿吧实在是穿不出去,不穿吧又感觉很不得体。而且婆婆还特别瞧不起人,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有时候我跟邻居打个招呼,她就说,那家人怎么怎么样,不要理他们,甚至还当着邻居的面说难听的话,我觉得特别难堪。
其实我心里是挺害怕老公一家的,也曾经想过跟他的父母分开生活。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公讲这些真心话,因此心里特别烦躁。我跟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久,就越感到压抑。之前因为一件事情,我就跟老公说了几句婆婆的不是,我本以为老公会支持我的想法,结果他却为婆婆说话,还质疑我。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情绪了,正好手上拿着杯子,我想也没想就把杯子砸了下去。这之后,我发现我也开始扯着嗓子说话了,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我就会有过激行为,比如打自己几巴掌,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直接开门下车。
我真的不想这样的,而且我之前是那样一个乖巧的人。我很痛苦,也十分不解,为什么我从一个温柔的人变得这么“恐怖”,变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我这样的行为让老公很失望。他说我这是人格缺陷,结婚之前对他有所隐瞒。我十分委屈,但又控制不住这种暴躁情绪,该怎么办?
心理分析
脾气好、性格好的苏苏在结婚后逐渐变得暴躁、行为过激,她的改变是由于长期的内心压抑而爆发。
丈夫的家庭里强势的婆婆,不断争吵的家人,扯着嗓子说话的公公和丈夫,一言不合还会摔东西。这样的家庭和苏苏成长的家庭完全不一样,使她很不适应。婆婆掌管着家里的大小事,就像一个女皇,看不起任何人。而被控制的兩个男人,无力反抗,只能相互指责彼此来表达不满。大嗓门成了这个家庭中通用的“利器”,只有亮出它才能获得自保。一直期望生活在甜蜜爱情中的苏苏在丧失丈夫庇佑的那一刻,本能地拿起了“利器”——砸杯子之后也开始扯着嗓子说话。但她无法熟练使用,常常失控,出现过激行为。这正是她被潜移默化,习得了夫家的相处模式。
从情绪理论角度讲,人有情绪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情绪出现之后,人们如何看待这个情绪和如何应对情绪问题。
苏苏希望自己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她认为“坏脾气”是不好的。而情绪的好坏,不是通过不发脾气、“憋着”来判定的,而是以情绪管理能力好坏来衡量。
情绪管理包括情绪觉察力、情绪表达力、情绪调节力等。比如说,我有愤怒,那么我能感受到这个“愤怒”,可以用一般性言语表达:“我很愤怒,我觉得你没有尊重到我。”而不是通过摔东西,或者把情绪强行变成“我不生气”。对于苏苏来说,她想追求“好脾气”是一种对自己情绪的否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绪困扰。她的情绪会堆积到一个临界点,最后“爆发”。另外,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情绪有重要的影响。每个情绪的出现都会有一个“刺激源”,苏苏目前的家庭环境:暴脾气的婆婆、不会安抚的老公,都成为她的刺激源。这些人和事时时都在刺激她,在她情绪调节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引爆她的情绪。
虽然人们常说要做“情绪的主人”,要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消极的情绪不能一味地予以压制,这就好比火山下流动的地火,要有疏导、发泄的渠道,否则,逐渐的积聚会造成猛烈的喷发。因此,首先要学会接受这些情绪,体会情绪,觉察并最终表达和转化这些情绪。这就是情绪能力的提升。其次,要提升沟通技巧,提升情绪表达的技巧。建议苏苏要正面地、坦诚地、冷静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争取老公和他的家人的理解。
最后,避免刺激源,降低刺激的程度,这部分需要家庭夫妻咨询方面的帮助。建议苏苏老公一家接受家庭治疗,让这个家庭在治疗室内看到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看到互动模式背后的各种情绪和内心需求,从而放下“利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