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万人的最新研究: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误解!
2019-07-12
近日!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喝酒损害健康,平均每日饮酒量每增加40克,脑卒中风险上升35%;而这已经是《柳叶刀》第二次刊文表达类似的观点了。2018年8月,《柳叶刀》就曾刊登论文指出!喝酒每年造成全球280万人死亡,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
无论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还是在中医或营养专家眼里,喝酒都不是一件对健康绝对有益的事!
现代医学研究:喝酒跟太多病有关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等说法由来已久,似乎给公众的印象就是,喝酒只要是少量的就没问题,甚至认为喝酒有益健康。然而这只是一种想当然,喝酒就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
这次《柳叶刀》在线发表的研究,专门对中国51万成年人进行了10年的随访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适量饮酒对脑卒中,而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平均每天饮酒四个单位(每个饮酒单位约半两白酒,或一小听啤酒,相当于1~2两白酒)的饮酒量,罹患脑卒中的风险将平均增加三分之一;轻度或适量(如每日1~2杯)饮酒,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0%~12%。
据估算,对于中国男性而言,饮酒会诱发8%的缺血性脑卒中(由血栓引起)和16%的出血性脑卒中(由脑出血引起)的。
本研究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表示,该研究的人群,主要以饮用白酒为主,其他酒的证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除了增加脑卒中的风险,饮酒还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有文章显示,酒精摄入与7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其中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
酒本身不致癌,但是酒进入人体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乙醛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证据最确凿的一类致癌物。
饮酒的危害远不仅此
2016年9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适度饮酒,也可能增加心脏左心房的大小,而这或许可以解释饮酒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
2017年6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轻中度(大约每周7到10瓶啤酒或者1~2瓶红酒)的饮酒也会对大脑功能造成一些损伤,比如认知、记忆等。
2018年的相关研究则更多,1月,《自然》(Nature)上一项动物研究表明,酒精会对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遗传损伤;4月,《柳叶刀》杂志的一项涉及人群近60万人,涵盖全球19个国家的83项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会导致中风、心肌梗死之外的冠心病、心衰、致命性主动脉瘤、致命性高血压等疾病风险的增加,而且在这些疾病上,喝酒是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的,只要喝,疾病风险就高于不喝酒。
同年8月,《柳叶刀》杂志当前最大样本量2016版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中2 800万人的数据,又向酒精砸了重重一锤。分析显示,在全球每年死因中,喝酒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喝多少酒对健康的威胁最低?结果同样是零。
10月,发表在《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针对40人(18~85岁)的研究发现,与每周喝酒少于三次相比,每天喝一到两杯酒、每周四至五次(健康指南认为的健康饮酒量)会使早逝风险增加20%。也就是说,即使是最轻度饮酒者,也会增加死亡风险。
如此多权威研究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从健康角度来说,不喝酒是最好的。
中医专家:酒,在中医里也是“药”的角色
对于这些研究,很多人依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表示了疑问,“不是说酒能活血吗?”“为什么中医里还用药酒,或者用酒入药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彭玉清介绍说,“中医把酒当成‘药,既然是‘药,如果用对了,那就一定是有功效的。不过,也正因为是‘药,‘是药三分毒,就跟喝药一样,没啥毛病就不要喝。”
《黄帝内经》中提及“酒气酿生阳热之邪,如酒热熏灼,腠理疏松,汗出,更可外感风邪;酒性悍疾,易使气机逆乱。”彭玉清介绍,酒辛温,最大的作用就是温通,能通血脉、舒畅筋骨、振奋阳气、疏散风寒之气。对于体内有寒气症状的患者,比如胃痛、痛经等,可以喝点热酒祛寒气,让血脉畅通。但这也是有适应体质作为前提的。如果是阴虚燥热体质,就不宜喝酒,如果喝酒,阳气和火气变得更亢奋,身体里边的阴液就会被消耗。
另外,很多人喜欢泡药酒,也是借助酒的发散性以助药力外达于表,更好地发挥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同时,一些中药的多种成分能溶解于酒精中,让这些成分析出来以发挥作用,再加上酒精有防腐作用,更容易保存。
无论怎么看,“酒”在中医里都不是人人适宜的保健品,而是一种“药”的角色,而且有着严格的适应体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同样不建议日常饮用。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会长,第一、第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介绍,酒中的乙醇首先会刺激胃黏膜,长期过量饮酒很伤胃,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更易因饮酒而导致疾病发作。
过量饮酒不仅对胃不好,对人体肝脏也会造成损伤,酒需经肝脏解毒。2017年,张声生主任组织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在预防调护方面第一条也建议“戒酒”。
营养专家:不饮酒才是最好的
营养专家也早已意识到了饮酒与健康的关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第五条强调了“限酒”。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果饮酒,一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相当于750毫升啤酒或250毫升葡萄酒,或75毫升38%酒精度白酒),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或50毫升38%酒精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修订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翟凤英组织起草了“限酒”部分,她表示,把酒精量的上限设置为“25克”和“15克”,是参考了2015年前的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国居民饮酒状况,最终经膳食指南专家组讨论定稿的。
作为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北京协和醫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解释说,膳食指南中作出每日酒精量的上限规定,就是根据研究证据和国人的实际生活作的一个健康建议。膳食指南中的用词是“不超过”。实际是不鼓励饮酒。如果非饮不可,不建议超过酒精量的上限值。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滴酒不沾。
翟凤英教授也表示:“不鼓励饮酒,最好不饮,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这个数量。”
于康教授也指出,一直以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营养学界也倡导对健康最佳的选择就是不喝酒。
同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冯翔副教授也表示,从营养角度来看,不管是红酒、白酒或者其他酒类,其所含酒精所带来的危害或风险远大于所谓的“益处”。
简而言之,如果偶尔需要、非喝不可,那么应该限酒,把饮用酒精量控制在不超过“25克”或“15克”;如果不需要,就不要去饮酒。
美国对饮酒的态度也一样,《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2020)》明确指出:“不推荐以任何理由开始饮酒或增加饮酒量,酒精并不是美国农业部(USDA)饮食模式中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