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新的不确定性和前瞻思路

2019-07-12

财政监督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经济

●贾 康

贾康: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等多地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朱镕基、温家宝、胡锦涛和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之邀座谈经济工作(被媒体称之为“中南海问策”)。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88年曾入选亨氏基金项目,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13年,主编《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任首任院长、首任秘书长),2015年出版《新供给经济学》专著;2016年出版《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供给侧改革十讲》《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7年领衔出版《中国住房制度与房地产税改革》《新供给:创新发展,攻坚突破》《构建现代治理基础:中国财税改革40年》等。

一、复杂局面中“稳中向好”:年度目标、可能性及对全局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局势一直很复杂,近来一段时间,整个局面的复杂性继续升级。自从2010年中国的GDP出现两位数增长之后,宏观调控就一直在复杂局面之下力求保持“稳字当头”的状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如果从经济状况最基本的指标,即表现景气与繁荣程度的GDP增长速度来看,从2007年的高点14.2%下落到2009年的9.4%过程中,中国成功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又于2010年达到10.6%,回升至两位数高速增长。这一时期高速增长的“黄金发展”特征是令人鼓舞的,但同时凸显出的一系列矛盾,越来越引起重视。至此,中央形成了新的判断,必须考虑经济发展要求的阶段转换,将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 “又好又快”发展要求,适当牺牲一些速度,再作出调整,通过经济“软着陆”处理好与经济增长质量息息相关的结构问题。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要稳中求进、强调结构优化,抑制、消化已经凸显的矛盾所带来的风险因素。“稳”字当头的方针一直沿用至今。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的经济下行过程中,起初两年GDP增速较快地回落到了8%以下,在2012年达到7.9%,从2015年开始相对平缓地落到了7%以下。

图1 2000年以来GDP(亿元)及其增速

经济的这一阶段转换过程中,中央提出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地方政府、企业要承受阵痛而追求发展的“升级版”,只要经济在“可接受区间”之内,绝对不贸然启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大水漫灌”,并实施一系列“组合拳”措施,如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护生态等。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在长达12个季度的时间里,只是在6.7%-6.9%这一很窄的区间内波动,达到一个绝无仅有的中期化平台。所谓引领新常态,GDP要从高速下调为中高速,但不能一降再降,而应该在完成经济下行后,对接探底企稳状态的检验期,达到在质量升级版的中高速度平台上运行。本来这一平台已经可以说初露端倪,经济由“新”入“常”原先可望在2018年度得到确认,但不期而至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使得局面陡然变得更复杂化,外部压力明显上升与内部矛盾凸显的叠加,形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经济由新入常的转换完成,需要再作分析判断。

2017-2018年所提出的GDP年度增长目标均为6.5%左右,而实际上前边一年半间完成的是6.7%-6.9%的平台运行状态。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情况有所变化。2018年下半年的运行状态,是使原来的平台状态向下突破,虽然2018年全年的GDP增速为6.6%,向下突破的幅度并不大,但2018年一至四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8%、6.7%、6.5%和6.4%,总体态势是持续向下的。2019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仍然为6.4%,稳在了2018年四季度的水平上,2019年两会提出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这一具有规划性、引导性的年度目标已是一个重心调低的区间,具有一定弹性,实际暗含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需于下行调整中完成对“不确定性”的消化之后,再看能否争取形成一个6%左右增速为底的新平台——这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GDP指标上的“保证速度”。中央对于全面小康的宏观指标的判断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在前几年努力的基础之上,在到达2020年的最后两年间,GDP增速只要维持在6%之上的水平,这一诉求就可以兑现。实现全面小康还必须在结构上追求最典型的“精准扶贫”,一方面地方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另一方面在各个地方辖区之内,一一分析清楚各种致贫因素,对症下药,这对于2020年全面小康的实现也起到了保障作用。但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面临着极大不确定性,虽然无法对2019年的经济发展态势马上作出精准量化的预测,但对经济前景需要有引导性的前瞻。在经济短期到中长期发展的衔接过程中,这一前瞻所具有的实际意义为,如何在中国经济软着陆过程中达到对“L”型经济转换的确认。所谓经济的“L”型转换,从图1可以看出,GDP增速从上往下走可看作一个大写的“L”,下行到底之后较稳定地转变为平走的线,这便是经济的由新入常——L型转换的确认。中国经济阶段转化的演变过程,不要期待其表现为“V”型或者“U”型,必须确认为“L”型转换,即经济下行探底之后不再回升,但争取出现一个质量升级的时间越长越好的平台运行状态。使“L”型经济转换确认,也就意味着经济新常态的完成仍需继续努力,这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的态势演变是息息相关的。

如今的局面瞬息万变,中国对于不确定性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同时,如何把握中国的确定性?最简要地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选择进行实质性的深化改革,这是解放中国的生产力,达到现代国家治理,调动一切潜力活力的关键,即“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另外还需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中国仍然应当坚持全面开放,拥抱全球化,高举贸易自由的旗帜,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和全球互动。全面开放,也必然会促进或者说倒逼自己对接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就相当于“清理文件柜”的“变法”。变法就是创新,就是图强,这是我们可选择的、能做的、必须做好的事。

二、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综合观察

(一)“挖掘机指数”显示与经济源头直联的工程机械行业回暖

在实施多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护生态、防风险”的举措之后,对当下宏观经济内在趋势进行基本判断,至少可以追溯到2015年下半年。2015年年底前,三一重工首度推出了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挖掘机指数”。三一重工作为国内主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厂家之一,通过七年多的积累,形成了5000多个维度、每天2亿条、超过40TB的大数据资源。其将工程机械的订单数、交货数、入场施工数、开工率等等,借助大数据处理,最为整体直观地表明在中国整个版图上的景气动态上。动土本工程的施工量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活跃程度,构建出“基础建设行业的活力图”,可借助“挖掘机指数”观察前瞻经济晴雨。

由图2可以看出,挖掘机全国开工区域特征明显。连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腾冲,可在中国版图上画出一条大致45°的直线,这条线的右下方区域,约占整个中国版图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人口却占中国常住人口的96%以上。中国近14亿人中的绝大多数就在这一区域内开展生产生活的经济活动。这一区域内,从经济活动源头上的土木工程活跃程度来看,2015年12月施工量前20%的地区有沿海的浙江、山东,中部崛起较为明显的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这些是景气上升程度冲在最前面的。除了出现特殊情况的东三省、官场出现塌方式振荡的山西之外,其他区域的施工量都在平均水平以上。(见图2)

图2 2015年12月总结的各地工程机械施工量分析图

“挖掘机指数”所表明的后续可能性,是在如此广泛区域出现施工机械活跃特征之后,加码的工程机械与其他投入品会陆续跟进投入,连续表现景气上升的过程。果不其然,2016年,低迷多年的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市场筑底回暖,且上升速度迅猛,2017年2月时,依据该指数预计工程机械销量当年可达到年度200-250%的增长;2016年一季度,一直面临困难的钢铁行业,某些钢材品种价格企稳,二季度全行业回暖;三季度,同样多年困难的煤炭行业出现产品价格回升,且势头迅猛。产业链前端的一些大宗投入品,明显跟着市场需求出现了产销上升态势。

(二)多指标综合观察,经济运行亮点明显

2016年9月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历经54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如图3所示,PPI的走势从左端的负区间一路上升,在2016年9月变为0.1%的正增长,在2017年上半年较快地冲到接近8%的同比增长,之后在波动中合乎逻辑地回落。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近期PPI的走势下调,但在接近0的时候又稳住了。同时,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演变,消费物价指数(CPI)却一直都是波澜不惊,在1-2%区间内波动。可以说,在2016年9月之后至今,中国的物价真正达到了最好的状态,一直是在国际标准下最理想的状态——既无通胀,又无通缩,不出意外还将继续保持此态势。居民生活虽然也有些物价波动影响,但大多是由于非核心的物价因素,例如猪瘟的影响使得猪肉价格有所上涨;季节的影响使得春节前后蔬菜价格有所上涨。但总体物价还是相当平稳的,这反映出关乎民生方面的基本因素,对于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方面有正面支撑力。(见图3)

图3 近30个月CPI、PPI走势情况(上年同月为100)

另外,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演变过程也印证了“挖掘机指数”带来的后续经济景气表现。如图4所示,2016年初PMI指数还在荣枯分界线下方(50被认作是“荣枯分界线”),而到了三月份,就冲到了上方,在有过一个小回调之后,2016年第三季度PMI又上了一个台阶,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荣枯分界线上方51-52的区间内运行。这反映的是企业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普遍对于存货的处理方式是扩大规模,以支撑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况在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有所回调,这也符合基本逻辑,回调过程中能稳住,也无须过于担忧。不要过于在意PMI指数短期的波动,而要关注较长时间段中表现出的大态势。

图4 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总体而言,前些年中国经济内在潜力释放过程中,几个相关指标在逻辑上相互佐证,表现在经济中出现一些亮点。再加上观察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利润水平,货运量的表现,进出口等,可以从多侧面印证的指标,都表现出相当不错的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在2015年曾出现近乎零增长的局面,2016年后由于实体经济运行中显现稳中趋好迹象,电力消费增速明显提高;2018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3%(17年为21%),根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报告》研究成果,民企利润率调查数 (CEES)2017年为平均3.9%,高于国企的2.2%;载重卡车销量按年计上升15%,从一个有先行指标意义的侧面,反映了货运的景气情况;2018年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9.7%;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14.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三)房地产价格分化趋势明显,但总体回暖亦明显

应特别指出,房地产领域的景气状况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房地产业的成交价可以大致反映其景气水平。对具有代表性的一二三线城市的数据进行梳理,从图5可以看出,2010年以后房地产价格有过一次回调,三条线高度一致,落在负增长区间之后,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从2012年年底开始向上攀升。这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分化特征,已经开始有了明显表现,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迅速冲高,而二三线城市的态势演变还较为一致。到了2014年年底,又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回调,落于负增长区间,但绝非是出现了一个一去不回的拐点,更不会像有人所说的“崩盘”。市场在消化调整之后,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房地产业会还有成长性巨大的、纵深可观的发展空间,继续表现出其顺应社会需求的必要成长壮大,和其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2016年年初时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在快速攀升,但由于当时中央所说的“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去库存”,还被普遍理解为去房地产领域的过剩库存,因此三四线城市已经形成的土地开发之后的成品、住房等库存情况仍成为关注重心。但从2016年二季度之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很快成为舆论中心,几乎所有人一致关心从深圳、上海、北京开始的房价上涨,这也在之后带动了很多二线城市的房价上升,社会成员的高度焦虑和政府的巨大压力,引出2016年秋季的“930新政”,以行政手段在一线城市和几十个二线城市把成交价硬压下去。一线明显回落后,到了2018年,房价二季度整体回调到阶段性低位以后,总的市场表现是又相对平缓地往上走,其中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曲线近乎叠合地继续向上走,一线城市的房价压到底后有所回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关注到,中国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必然表现在经济还未完成的高速发展阶段所伴随着的成长性之中。行政手段的压制是不得已的“治标”,“治本”的出路在于实施中央所要求的“基础性制度改革”打造出长效机制实现其健康发展。

图5 2011-2018年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

(四)城镇新增就业指标反映调结构、惠民生发展成果

如今真实的城镇化水平,按官方的两个指标来看,一个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新为43.37%,一个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最新为59.58%。中央政治局强调要更加重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根据数据显示,14亿中国人中有一大半是没有取得城市户籍的人口,进城的近三亿人中,绝大多数仍以农民工身份打工而形成常住人口,他们的市民化待遇仍未兑现,没有得到市民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而未来的几十年还将有几亿人从农村到城镇成为市民。为了尽快缩短这一身份“城乡分治”的过渡阶段,中央方面下发文件,除了一些特殊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外,户籍限制方面要尽量放宽,以尽快适应“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过程。中国的城镇化所伴随着的,必然是一轮一轮的建成区扩大,一轮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换代,产业结构在基础设施的支撑之下,在更多人口参与形成GDP的经济活动情况之下升级发展,人力资本的培养也不断得到升级,全社会逐步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等方面越来越多的要素投入形成更高水平产出,人力资本提升水平会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间,更有效地释放中国的发展潜力。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中正是由此不断产生巨大的需求,而这一巨大需求在从中国整个统一市场得到供给的同时,还要坚持全面开放和全球化,以得到全世界的供给来予以响应。换句话说,中国只要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与美国、西方世界斗而不破,在同一个产业链中共存,那么就很有希望不滑入冷战局面,中国将会源源不断地从本土和全球得到有效供给满足需求,从而弥合“二元经济”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按照国际经验,城镇化的真实水平达到70%会出现拐点,继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特征将会是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低平发展阶段。而要达到70%的真实城镇化水平,中国可能还需要二十年。因此在中国未来十几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完成“基本建成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和有效打造具有内在支撑和韧性的成长空间是十分重要的。房地产领域作为一个特定的观察视角,如何打造长效机制,从而使得房地产业界健康发展,摆脱价格波动大起大落的困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一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配套改革,不能只用治标的行政手段,而要力求治本,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制度改革,以及提高直接税比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房地产税制度改革,使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得到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激励和约束。

城镇新增就业也是一个具有决策支撑意义的指标,中国的城镇区域还要迎接不断涌入的人口,城镇为主的区域每年需要按一千万以上的指标来增加新增就业岗位,经济生活和民生才能有基本保障。就业是关系到老百姓过日子最主要的因素,过去GDP呈现两位数或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每年要求增加一千万的城镇就业岗位,这意味着每一个GDP新增百分点,大致对应一百万新增就业岗位。近些年经济增速一降再降,GDP增速已经落到7%以下,但连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高于1300万个,表明每个GDP百分点对就业的贡献是翻倍的,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速几乎能贡献200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前几年将每年1000万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目标调整为每年1100万,仍然毫无悬念地年年超额完成,2018年全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2019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向好,不出意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应也在1300万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实实在在体现了经济运行的景气和繁荣因素,是集中反映调结构、惠民生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所以,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提高,比如从新增就业来说,影响最直接的有近年来的“放管服”改革,商市制度的改革,使草根层面的创业创新者能以便捷的方式取得市场法定地位,每年的市场主体数量都会呈现上台阶式的增长。如今全国的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超出一个亿,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有7500万以上。由于可以便捷地取得法人身份,从而成为市场主体,因此形成了分散的、轻资产型的就业,再加上反复提出的减税降负,给小微企业带来了政策优惠。服务业近年来也被强调其充分发展,这也是一种轻资产型就业。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政策,也使得就业得到更好的条件支持。这也解释了经济增速一降再降的情况下,就业指标如何做到较好完成的原因。当然,新的不确定性面前,还要贯彻国务院最近明确的重要指示指导精神,以多种措施稳定和支持就业。

(五)居民消费相对强劲

总体来说,生产经营这一侧的指标大都是向好的。另一侧的居民消费也相对强劲。从图6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曲线,从2016年初到2018年一季度,都呈现两位数增长,而2016-2018年的GDP增速在6.7%-6.9%之间,居民收入增速不到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能够有接近11%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说明老百姓当期收入在提高,另外一方面说明老百姓显然还动用了一部分储蓄,更敢花钱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的是,老百姓对于未来家庭成员的教育、就医、住房问题等的顾虑在减少,因此减少了预防性储蓄,更多地改为当期消费,这也是支撑经济由新入常,使得消费潜力更好释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匹配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2018年一季度开始有明显下调,与GDP增速大体同步,但现仍高于GDP增速,主要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良预期有关。但如果消化好这一轮的不良影响,就有可能重新上升。总体来说,只要发挥潜力带来有效投资,并配套正确的改革及相关调节政策,释放活力改善预期,消费的潜力还会继续释放。

图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六)注重不确定性,警惕风险因素

除了发展中的亮点和成绩,困难方面也同样不可忽视。地方、企业困难的分化和阵痛中,已悄然改变总体氛围,规模以上企业有强劲向好苗头;东北、山西、鄂尔多斯、温州等地,虽仍有比较困难的方面,但困难正在克服之中。困难区域局面也开始分化和向好,信心正在恢复和凝聚。当然仍特别需要注重不确定性,警惕风险因素,尤其是“经济问题社会化、政治化”和一线处置不当形成“突发冲击”等。

三、民企投资下降的简要分析及最新好转态势

前两年一度出现的民营企业投资明显下降,技术上的分析意义不大,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中间,方向感、安全感、希望感这“三种感觉”十分重要。从图7可以看出,民企投资2016年8月下降到仅有同比2.1%的增长率,而民企海外投资却明显上升(“海外资产配置有不惜工本、慌不择路的倾向”),两者的反差,除有部分“走出去”发展可肯定的正面因素之外,也必须正视与方向感不明、安全感不足、希望感不到位相关的“用脚投票”因素。其后,从2016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意在“吃定心丸”的重要讲话后,最重大的信息是中央关于完善保护产权的文件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加快编纂民法典、鼓励企业家精神和纠正侵犯企业产权错案冤案的明确方针与重要指示,2017年又有中办、国办联合发文要求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这一系列努力之下,民企投资已经有所回升,在波动中需进一步得到基础性制度建设的保障。党的十九大后最高法明确重审张、顾、牟等几大案例。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长篇重要讲话,再次明确大政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六大重点方面支持民企的具体要求。在种种努力之下,情况在2017年以来有所好转,但起起伏伏,仍值得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图7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18年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迷,民企投资已有同比上升8.7%的较好表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却只有同比5.4%的增幅,在急需扩大内需抵御外部压力的当下,打开我国有效投资潜力空间,实为当务之急。

图8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当季同比)

四、核心观点与建议

综合地看,2016年以来的情况正在继续显示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新兴市场的潜力、市场的魅力与吸引力,也在展示全球背景下的新变局、新挑战和美中贸易摩擦代表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面对外部压力,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变被动为主动,于改革时间表“紧促”的情况下,鞭策我们力求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累积隐患叠加”。唯有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引领新常态,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正出奇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才能在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还有充沛的新动能支撑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联通“中国梦”。

对于我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走势,笔者的核心观点为:要把经济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衔接考虑,在亮点纷呈后不确定性陡然上升、矛盾制约不可忽视的现阶段,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和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注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组合框架下,应掌握好相机抉择的要领,在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已有基础上注重让市场充分起作用,优胜劣汰优化结构,力求经受考验而完成经济运行探底,企稳入常。

具体建议为:第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决定论”的指导方针之下,坚持在优化结构中以经济手段为主、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主 “去落后产能”,避免“一刀切式压产量”的扭曲、不当做法。如煤矿行业情况好转,但其中问题也较为明显,曾经行政命令式规定所有矿井一律全年只许开工276天,实际“一刀切”地形式主义“去产能”而保护了落后产能。

第二,注重进一步利用“有效投资”的空间,如各中心城市立体化“轨道交通网”建设、又如全国约缺少5千万个停车位需考虑形成有效供给;要保持PPP动态优化中的连续性,对与PPP相关的地方政府负债与或有负债应有规范化认识、处理,有堵有疏,但“堵不如疏”,充分打开创新发展、因势利导的空间。

第三,坚决贯彻国办、中办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鼓励创新、尊重科研规律,进一步处理好“发展中规范”与“规范中发展”的权衡关系,坚持总理强调的“鼓励创新,就要包容审慎”。应抓紧落实有关部门本应于2016年年底出台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如,横向课题经费“超标退钱”回到账上的部分,理应在课题内得到使用),依照李克强总理多次指示消除不适当的繁文缛节。

第四,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精神,继续给企业界吃好“定心丸”,落实对于“侵犯企业产权错案冤案”的纠正,继续推进“共赢”式的实质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五,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把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打造长效机制的中央指导精神尽快具体落实到土地制度、双轨统筹的住房制度、相关投融资制度和房地产税制度改革与加快立法的实际行动上。

第六,放管服、减税让利改革深化要掌握全景图,正税之外的“五险一金”、各种收费和制度性成本要以设计“拆香火”的攻坚克难配套改革来达到较为实质性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