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提高聚驱采收率
2019-07-12姚洪田
姚洪田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510)
杏南油田从1999年以来陆续开展了3个聚合物现场试验和5个工业化推广区块 (以下简称工业区),通过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等措施,从老试验区的5.1%到小井距区的9.6%再到抗盐试验区的10.0%,提高采收率比例逐渐提高。研究表明[1-3],扩大波及体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聚驱采收率。而波及体积与聚合物注入参数、薄差层吸液情况、改注时机、深调剖效果等参数关系密切[2-8]。为实现杏南油田新增N13聚驱区块的开发效果,采收率不低于老试验区和小井距区,达到或超过抗盐试验区的既定开发目标,有必要对其扩大波及体积技术研究,以期在聚驱结束时获得更佳的开发效益。
1 N13聚驱工业区概况
1.1 地质特征
N13聚区处于N开发区纯油区内,覆盖面积6.79 km2。储层位于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姚家~青山口组中,包含SⅡ和PⅠ组等多个储层。其中PI3层内含丰富分流平原相河道砂,是聚驱的主要目的层。PI3层基本参数为:平均单井发育砂岩13.82 m,射开及有效厚度分别为10.57 m和8.27 m,目的层地质储量 634.38×104t,地下孔隙体积 1 263.11×104m3。
1.2 油层动用状况
取心井资料显示,PI3层总水洗比例为73.5%。其中:强水洗46.5%,驱油效率69.7%;中水洗27.0%,驱油效率42.5%;未水洗26.5%。受层内非均质和厚油层内部物性夹层影响,仍有低水洗的厚层。
1.3 开发现状
截至2019年1月,N13聚驱工业区累计注入聚合物 919.78×104m3,注入孔隙体积 0.73 PV(PV 为孔隙体积),累计注入浓度1 292 mg/L,聚合物用量944.1 mg/L·PV。聚驱井累计采出程度达到51.66%,增油 50.50×104t。
2 扩大波及体积措施分析
2.1 注入井高浓低速注聚阶段合理参数分析
根据储层有效厚度、渗透率情况和薄差层占比,将井分成4类,分别为优、良、中、差(表1)。
表1 注入井分级分类表
按照表 1区分井组,A、B、C、D 4类井组数分别为33口、29口、23口、18口;有效厚度分别为12.1 m、8.2 m、5.7 m、4.1 m;其渗透率分别为 0.302 μm2、0.267 μm2、0.208 μm2和 0.169 μm2。
N13聚驱工业区按照“先调后驱”的思路,注聚初期采用高浓低速段塞,地层憋压至差层启动压力,降浓提速,保证差层的有效动用。根据不同井距下压力上升空间与浓度情况,确定注聚初期平均注入1 750 mg/L左右。实施中,根据单井的渗透率和注入压力设计5个级别注入浓度,详见表2。
表2 浓度分级表
1)A类井注聚初期浓度宜采用1 800~2 100 mg/L。采用1 500 mg/L浓度注入,1年后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液指数降幅分别为2.4 MPa和22.7%,低于全区平均值3.2 MPa和32%,此时,憋压效果差。同时,采用2 500 mg/L浓度注入,压力上升和视吸液指数降幅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值,此时剖面反转较早,不利于区块整体调整[3-4]。而采用1 800 mg/L和2 100 mg/L浓度,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液指数下降幅度较合理,吸液厚度比例不断上升,剖面效果不断变好。因此认为A类井注聚初期适合采用1 800~2 100 mg/L的注入浓度。
2)B类井注聚初期宜采用1 500~1 800 mg/L。与A类井相似,采用1 200 mg/L浓度注入,1年后其平均注入压力涨幅和视吸液指数降幅均较低,效果较差。采用2 100 mg/L浓度,注压和吸液指数涨降明显,剖面反转过早。而采用1 500 mg/L和1 800 mg/L浓度,注入压力涨幅、视吸液指数降幅较合理,剖面改善较好。因此认为B类井注聚初期适合采用1 500~1 800 mg/L的注入浓度。
3)C类井注聚初期浓度宜采用 1 200~1 500 mg/L。采用浓度为1 800 mg/L和2 100 mg/L,注入压力和视吸液指数变化过快,剖面反转过快。而采用浓度为1 200 mg/L和1 500 mg/L注入,注压涨幅、视吸液指数降幅较合理,剖面改善较好,与油层的匹配性较好。因此认为C类井适合采1 200~1 500 mg/L的注入浓度。
4)D类井注聚初期浓度宜采用1 200 mg/L及以下。注聚初期注入浓度为1 200 mg/L,注压涨幅略高于全区平均、视吸液指数降幅略高于全区,剖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此时效果较好。而注入浓度大于1 200 mg/L,剖面反转过快。D类井注聚初期适合1 200 mg/L及以下浓度。
2.2 降浓提速做法
区块以注水时指示曲线的拐点压力为依据,确定全区降浓提速的压力界限为8.0 MPa;以高渗透层的厚度比例为依据,确定注聚量为120 mg/L·PV(图 1~图 2)。
实际生产中,区块注入压力为8.4 MPa、注聚量为137 mg/L·PV时开始实施降浓提速。根据情况,对76口井分3批降浓提速。采取措施后,注入浓度下降367 mg/L、日注入量提高775 m3。降浓提速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3)。
图1 注入井指示曲线
图2 油层渗透率分布图
如图3所示,从分批井来看,3批井措施前后吸液厚度比例和薄差层相对吸液量分别提高了6.4%、12.2%、3.6%和3.6%、11.6%、6.9%,二者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
表3 分批降浓提速井统计表
图3 调整前后吸液厚度与薄差层相对吸液量变化趋势图
2.3 完善改注做法
N13聚驱工业区在注入0.52 PV、注聚量800.4 mg/L·PV时开始改注700万中分抗盐聚合物,改注时根据单井压力升高空间,优化设计了聚合物注入浓度[5-7]。①对压力升高空间低于0.5 MPa的井降浓降黏;②压力升高空间为0.5~1.0 MPa的井保持改注前黏度;③压力升高空间为1.0~2.0 MPa的井保持改注前浓度;④压力升高空间≥2.0 MPa的井提浓提速。
改注前后对比,注入浓度下降了85 mg/L,注入黏度提高了4.1 mPa·s,每口井日增注3 m3,改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注聚中后期以动用薄差油层为主,700万中分抗盐聚合物与其匹配性更好,因此改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见表4。
措施后注入压力下降了0.4 MPa、视吸液指数提高了0.03 m3/(d·m·MPa);注入剖面测试结果显示层数动用比例提高了5.7%、有效厚度动用比例提高了6.3%。如图4所示,改注后各类井注入压力均有所下降,吸水剖面得到改善。从有效厚度吸液比例和薄差层相对吸液量上看,C、D类明显好于A、B类。
表4 N13聚驱工业区改注单井注入参数设计表
图4 N13聚驱工业区分类井改注前后对比图
2.4 完善深度调剖方法
2.4.1 制定技术规范
在注聚过程中,对于部分A、B类井,通过注入高分子高浓度聚合物仍无法对高渗透层进行有效的封堵。而采取深度调剖可及时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油层动用状况[8-14]。在调剖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与总结,逐渐形成了深度调剖的技术规范(表5):①注聚前水驱阶段对特高渗透带封堵;②含水下降阶段采取调整剖面均衡压力措施;③含水低值阶段采取控制见聚浓度突破措施。
2.4.2 优化段塞设计
根据不同注聚阶段的注入压力水平、注入浓度及连通采出井的开采状况,优化设计调剖段塞,详见表6。
N13工业区深度调剖27口井,其中注聚前水驱阶段阶段8口,含水下降阶段12口,含水回升阶段7口。由表7数据可以看出,从调剖层位视吸水指数降幅、吸液厚度提高幅度、连通采出井最大含水下降值、单井累计增油效果来看,注聚前水驱阶段期深调效果最好,含水下降期次之,含水回升期较差。
表5 深度调剖技术规范
表6 不同阶段调剖段塞浓度
表7 调剖井调剖效果统计表
3 实施效果
从目前的开发效果看,N13聚驱效果与其他区块相比较,与已开发的全区其他3个区块相比,效果要好于小井距试验区和老试验区,与抗盐试验区相当(图 5)。
N13聚驱效果与北部油田其他区块相对比选择了4个与N13聚驱工业区油层条件相似的注聚区块进行效果对比。与北部区块相对比,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采出程度相当(表8)。
图5 全区聚驱区块对标曲线
表8 与北部聚驱区块效果对比表 %
4 结论
1)A、B、C、D 4 类井高浓低速注入阶段适宜的注入浓度分别为 1 800~2 100 mg/L、1 500~1 800 mg/L、1 200~1 500 mg/L 和 1 200 mg/L 及以下,此时注入压力上升幅度、视吸液指数下降幅度较合理,剖面改善效果最好。
2)区块以注水时指示曲线的拐点压力为依据,确定降浓提速的压力界限为8.0 MPa以上,措施前后吸液厚度比例和薄差层相对吸液量呈先升后降。
3)根据压力上升空间制定改注措施,改注后各类井注入压力均有所下降,C、D类井改善情况好于A、B类井。
4)深调剖时,宜对注聚前水驱阶段采取封堵特高渗透条带措施、含水下降阶段采取调整剖面均衡压力措施、含水低值阶段控制见聚浓度突破。采出井增油同时,注入层位视吸水指数下降;吸液厚度提高,采出井最大含水下降。
5)采收率和采出程度与北部聚驱区块相比,提高幅度相当,全区开发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