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对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

2019-07-12花祝同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科学技术

花祝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引言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与卫星,研发所需要和涉及的均为当时乃至现在都极为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例如核反应理论,空气动力学,高精度光学仪器的制造等。美国和苏联凭借着其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国力先后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随后英法两国也研制成功。而当时积贫积弱的新中国科研力量远远不及美苏,也比不上英法,要想研制出这些高、精、尖的武器难度十分之大。

但是,随着一批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和国内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内科学有了一定的基础,逐步建立起研制高端武器的初步条件。其后在筹备研制和研制过程中,为满足研发的需求,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战略规划,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兴办了许多科研机构,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国防科技与应用科学领域,影响十分显著。

一、对国防科技的影响

高端武器的研发往往被看作是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为了研发这些高端武器所进行的科研战略部署通常会从整体上影响国防科技。换句话说,为了国防科技某一领域所做的努力会为国防科技整体做出贡献。自从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国防,其就渗透于军事国防的每一方面,因此任何一处的进步都会从整体上影响国防科技本身。具体可考的事例如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首先进行计算机、无线电、电子管、自动化四方面的研究,主要目的即是服务于当时研发原子弹的规划,但同时也是为国防科技整体打下了基础。如无线电后来成为国防通信预警的科研基础,而计算机更是成为现今国防科技离不开的重要部分。又如王大珩先生回国后主持研制了一系列的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被称作“八个大件一个汤”,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核弹爆炸之后的观测,也为后来军事其它方面例如瞄准器具奠定了基础。

具体事例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原校址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又如为快速扩充科研队伍,周恩来总理亲自决定抽调300名在东欧和苏联留学的学生转学原子能专业,并在北京大学建立技术物理系,在清华大学建立工程物理系,在全国抽调人才学习。这些举措都对新中国国防科技人才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新中国的科技人才得到了快速补充并且拥有大量的人才储备。

二、对应用科学的影响

军事科技可以民用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前文已提到,研发“两弹一星”涉及到多项高端科技以及对当时新中国来说国内未应用的技术,那么在研制过程中以及研制后,这些科学技术就能转向大规模应用这一方面。可以认为,“两弹一星”大大加速了新中国应用科学的进程。

研究高端武器,离不开应用科技。应用科学同样需要一支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这也需要国家自身有培养科研人才的能力。而这些为了研制高端武器而培养的科研人员队伍在随后的生产生活中无疑是一支生力军。为研制“两弹一星”兴建的许多科研院所在海外归国的科学家们的主持之下,已经具有自主培养应用科技人才的实力。具体事例如钱学森先生和郭永怀先生主持下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上天、入地、下海、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四个方面为力学所的方向任务,培养了一大批理论与应用力学人才。又如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先生回国后为原子弹的研制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这些人都成了未来新中国放射化学的中坚力量。如前文所述,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设立了工程物理系和技术物理系,这是研制核武器的需要,也为未来应用科学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

“两弹一星”对新中国应用科技的促进是巨大的,同时这也影响到中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以应用科技为主导的科研局面。

三、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影响

大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必须事先作好周密的规划。如美国为研制原子弹而启动的曼哈顿计划,就是经过格里菲斯和奥本海默等人的精心规划。而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在国力远不如美国的情况下,想要研制核武器这些高端武器,必须集中力量干大事,管理好人力财力物力,做好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可以认为,为研制“两弹一星”而做出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中国科技发展规划的开端。具体事例如在1956年,党中央出台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文件。同年,如前文所讲,周恩来总理也亲自拍板同意实行率先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1956年1月,国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也正是受到新中国科学发展前景的感召和祖国的召唤,张文裕、郭永怀、朱光亚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纷纷归国投身于科研工作。这些都是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的科技规划收获的成果。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是,钱三强先生在内部提出了“原子弹—导弹—氢弹”三步走战略和被有些人称为“吃一个看一个”的规划,使新中国的氢弹研制大大提前于法国,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为研制“两弹一星”而做出的科学技术规划是新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规划的开端,其深刻影响了其后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布局。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再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不论是从组织上还是目的上都可以看到“两弹一星”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影响。

结论

“两弹一星”无疑是新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个伟大的成就,其历史和社会意义都是不可替代的。而在科学技术领域,无论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发上还是在人才培养上,或者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上,都可以认为是为后来新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是中国人民自己摸索出来的道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也对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

但还应当指出的是,新中国建国后初期理论科学的发展是十分滞后的。“两弹一星”的研制确定了应用科学在新中国国民生活中的地位,奠定了国防与应用科学发展的基础,这是新中国巩固国家基础,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但客观的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对理论科学的忽视,导致了新中国的理论科学一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观。

综上所述,“两弹一星”对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巨大的,“两弹一星”的光辉将永远闪耀!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