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路径

2019-07-12毕研波于世萍王志强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刘 震 毕研波 于世萍 于 彭 王志强

1.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2.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 扎兰屯 655000

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不仅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学生专业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此,有必要加大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力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 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范围内对自身进行规范、要求并自我提升的一种素养,其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事职业信誉的总称。同时职业素养的优化也就是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的增强,是自身价值观、精神层次与企业价值观有效连接的重要保障。

2 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一方面能够规避学校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规避人身依附关系所引发的劳动保护效果不佳问题。该制度可充分展现传统学徒制的优势和职业院校教育中理论知识系统化的优势。不仅如此,现代学徒制可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衔接。从上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的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是双主体教育,其营造了互动式教学氛围。现代学徒制中,职业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融入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和技术能力过硬的企业师傅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师生互动和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学生构成统一整体。

其次是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以往,教学中不再以书本为学习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融入了较多的实训环节,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创设岗位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企业现场培训的情境,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致力于实践。同时,情景化教学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情境自身蕴藏着很多未经符号化处理的知识,比如,师傅的为人处世和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重点。又由于某些知识只能通过特定的情境和事件才能产生,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就是十分典型的代表,故而务必高度重视情境化实践教学。

现代学徒育人制度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可利用模拟实训中心和现有的实训条件,在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景中,解决多种技术问题、业务问题,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时,课堂学习体验需逐渐向职业体验过渡。而且该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在定岗实习活动中,学生可将师傅作为标杆,学习师傅的职业态度和行为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以职业人员来要求自己。

3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3.1 学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不一致 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与企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要求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现代化企业在用人时十分重视人才的职业素养、人文修养和合作精神,学校则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且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也明显不足。

3.1.2 学校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现代技术和知识迅速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跟上市场的需求,学生无法在职场上灵活应变,且很多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较为落后,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偏差。

3.1.3 学校护士执业素养教育 诸多院校均将专业课教学摆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将精力放在了单一技能培养上,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职业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

3.2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

3.2.1 就业取向功利化明显 当前的就业机制坚持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基本原则,高职毕业生就业选择功利化特征较为明显,毕业生十分关注单位的规模、工作的福利待遇、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有些学生刚刚走出象牙塔,其在选择工作时出现了功利化的情况,虽然部分学生期初并未选择功利性的职业,但是学生仅仅将自己的工作作为积累工作经验的平台。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们会迅速跳槽,并未充分考虑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将企业规模和企业福利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素,同时十分反对加班,拒绝从基层岗位做起。如企业无法满足其预期要求,则学生在短期内就会选择跳槽。

3.2.2 职业意识自觉性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专业技能较强,但对于日后就业却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再加之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的构建还不是十分完善,职业意识自觉性不强,在职业规划上会存在较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期望出现分歧时,则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日后发展,甚至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

3.2.3 诚信意识淡薄 诚信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要素,其自身诚信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的诚信度逐渐降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因为该因素的影响,缺少诚信意识,进而限制了学生日后的发展。

4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及构建措施

4.1 建立职业素养培育教学课程体系,深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都较为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但由于工作人员意识水平不高,调整工作不够深入,无法有效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

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课程的教育要求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内容及理念,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在优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其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日后就业提供保障。同时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需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专业市场发展规律,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有效性。

4.2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职业教育是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应对日后工作的能力和思维意识,还需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根据学生自身及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学生日后发展方向,确保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为此,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而现代学徒制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职业素养的教育要求,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以前辈为榜样,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最终实现奋斗目标。同时学徒制的应用也让学生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且受到企业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的影响,梳理正确的职业理念,从而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将自己逐渐融入到企业中来,为企业发展不懈努力。

4.3 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是现今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宣传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在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下,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树立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养成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从而提高其日后的工作效率。工匠精神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价值理念,加大其培养力度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社会化属性有着显著效果,进而实现教育教学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及质量文

课题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NZJGH2018089;课题名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索研究-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化的有机融合,且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及制度等的合理应用,还可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彻底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4 商业价值教育体系的构建 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诚信、服务及礼仪规范这三方面上,在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中,加强这三方面内容的渗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现出代学徒制的优势,实现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确商业价值文明的核心思想,并将其融入到学习、工作中来,以此加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力度,优化自身的职业素养。

4.5 强化职业精神教育 职业精神顾名思义就是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形态及精神状态,是员工自身品德及良好行为的体现。职业精神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积极进取等,都属于职业精神的一种。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时,融入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培养良好的品德及行为,突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在日后就业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长处,得到企业及同事的认可。

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活动,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共同体对学生予以塑造和磨炼,让学生在其中逐渐积累丰富的知识,加强自身的思维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德行。另外,高职院校教师也应针对职业精神教育的特征不断实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确保职业精神教育的高效落实,真正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

4.6 加大实践教育力度,优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优化素质水平,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显著效果。而要想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首要前提就是改善教师的能力水平,院校要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中,整组自身的锻炼,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帮助。另外,学院应该建立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做到企业学校的无缝对接,学生入学就入厂,实行企业和学校对人才的联合培养,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在校生实习不断线,完善工程实践育人方式。

5 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的路径

5.1 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制定的科学性 一方面将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设有关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教育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能力,给予适当的建议,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日后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运营模式、晋升机制,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便于日后实习及就业。另一方面,做好自我评价工作,并通过对教师、企业专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自身兴趣爱好及欠缺之处,然后合理设定学习和就业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日后发展提供帮助。

5.2 将职业素养与日常管理融合起来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职业素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将企业的发展情况、人才及岗位需求情况直观的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日后的就业情况,了解所需技能,并不断为之努力。高职院校还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改善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意识水平。或者还可通过竞赛活动,调动员工良性竞争意识,在竞赛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调整学习计划,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

5.3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企业需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学习成绩、日常行为、实训技能、岗位实习考核等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能力水平、道德素质予以综合评定,从而准确掌握学生真是情况,做好后续教学方案的调整。再者,通过结合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要求,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项活动,通过专业人员的参与,给学生的总体表现打分,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并不断予以改进,以此优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教学的开展应当从多方面实行综合考量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且逐步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以此彻底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