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界画看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2019-07-12赵岳峻王军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遗址南京景观

赵岳峻 王军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因创作过程中需借助界笔、直尺等工具绘制直线,界画也被称为“界划”。我国界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见于晋代[1]。历代以来界画名家名作众多,为历史景观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城市遗址遗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实体部分大多残缺不全甚至完全不存;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存遗址景观的原初功能也逐渐缺失,难以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模式,遗址景观面貌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面临极大挑战[2]。结构明确、勾画清晰的界画作品能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场景,成为理解城市遗址景观的重要文献资料。南京有建城2500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城市遗址景观丰富,从界画的视角探讨南京遗址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对维持遗址景观的原真性,使遗址景观更好融入现代城市景观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界画与遗址景观

1.界画的史料价值

认定界画的史料价值是本文以界画视角分析遗址景观保护的前提。界画的史料价值在于真实性,一方面体现于可测量的景观形式上,例如建筑体量、构造形式、空间布局等要素,写实的创作手法将比例关系、结构形式,使其能够如实反映这些景观细节信息。另一方面,界画对历史场景的氛围和意境也有极高的还原度,线条变化、水墨渲染及笔触质感等艺术语言可以细腻表达场景要素的层次和虚实关系,实现氛围的描绘。界画对场景的描述是全方位的,兼有器物、人物、植物及河流山川等丰富的配景,能够如实描绘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例如《德隅斋画品》对五代时期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的评价:“以毫计寸,以分计尺,以尺计丈……增而倍之……”[3],描述的是雪后江上行船的场景,作者对物象细节准确把握,客观记录了船体结构等信息。从中可见界画不仅讲求描绘对象要素的真实性,而且严格控制尺寸和比例;从画面氛围来看,郭忠恕生动表现出水波、积雪等不同的自然景象,同时将人物活动表现的惟妙惟肖,生活气息浓厚;描绘手法兼具写实和写意,工整但却不死板,展现了雪后江景的真实意境。

2.界画的艺术特色

我国古代少有工匠资料流传至今,界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景观信息的记录媒介。界画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对象,较诗词文章等文字描述更为直观。但界画的创作理念既不同于直抒胸臆的写意,也与精雕细琢的工笔有别;创作手法既注重写实,却又不乏个性化的技法展现;创作工具既借助界尺,又不是纯粹“器械思维”下的机械重复,是杂糅了客观信息与主观个性表达的“东方式描绘”,全然保持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风采。在描绘楼阁、宫殿、街道等有具体尺度和形式的景观要素方面,界画笔法工整、结构严谨的写实特征具有纪录媒介的功能;而界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门类,又往往从写意和工笔画中汲取养分,强化个性表达的功效,能够充分渲染出景观场景的隐含意境和氛围。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街市场景,对于城市景观、风土人情、人口构成及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生动表现,从中可见界画的艺术特征:写实的手法细腻而完整地展现了宋代城市的面貌,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民居、店铺、桥梁、街道、城墙乃至城市布局都是极为重要的参照;而画中河流、山峦的表现又是个性化的,甚至有写意的成分,如此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界定。

3.界画与城市景观的审美共性

基于“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界面艺术与传统园林景观有着同根同源的审美理念:将环境纳入审美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界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必然遵循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是客观环境在人类认知体系的印记;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追求是整个人生的艺术化[4],无论是界画还是客观的景观环境,都可视作审美艺术体系下的不同艺术类型。所谓“天人合一”即人在天地间,不同于西方文化将客观世界视作与人对立的概念,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将人视作自然的一部分,甚至是渺小的一部分,从界画表现方式中可见一斑:鸟瞰视角、散点透视,而人物只是其中一点,且仅掩映与建筑或者植物之中,显然是以自然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是最高的审美标准,宋徽宗“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讲的是以绘画的视角看待自然,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从园林的视角看待自然,二者分别成为绘画和园林艺术的至高境界。因此,界画不仅是景观的再现,从哲学观念来说,界画和景观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

二、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1.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历史及类型概述

从人类文化遗存的概念来定义遗址景观,将历史进程和客观自然条件结合看待,能够清晰梳理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历史脉络和类型。南京有着悠久的城建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者共同决定了遗址景观的丰富性。从历史进程来说,南京有规模的城市建设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多次作为都城,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遗址。自六朝时期开始,自然条件的变迁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形成了最早的南京古都文化和城市景观;而对当前城市面貌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明朝时期的城市建设,现存的明城墙、明故宫以及其它形式的遗迹遗址已深度融入现代生活;自明万历年间提出的“金陵四十八景”,经历代不断完善,成为今天南京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而从客观条件来说,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丰富性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地理上的南北要冲的过渡地位,使南京具有了兼容并蓄,南北交融的城市文化特色[5];南京的自然地貌东面有钟山,西面有石头山,北郊有长江,市内有秦淮河、玄武湖、莫愁湖等河流湖泊,自古以来就有“虎踞龙盘”之称[6];南京城市建设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建设发展,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古都城市格局和文化气质。因此有学者将南京按照不同区域的人文历史线索,横向划分出了南京古都文化、秦淮文化,清凉山文化、钟山文化等类型[7],分别对应不同的遗迹遗址,为研究南京城市遗址景观提供了理论脉络。

2.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1)南京城市遗址景观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南京城市遗址景观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遗址景观的普遍问题。其一,鉴于遗址实体部分的残缺,以何种标准和参照保持、恢复遗址景观风貌的原真性是首要挑战;其二,遗址景观将以何种功能融入城市生活,这关乎遗址景观的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其三,遗址景观散落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受到现代城市肌理的强烈干扰,甚至多个朝代遗址相互掺杂,如何有序传承、展现遗址的文化内涵是重要课题;此外,市区内的遗址景观多被现代城市超大体量的高层建筑包围,如何营造原汁原味的景观意境和氛围也是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2)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保护传承模式

目前南京城市遗址景观最主要的保护传承模式是公园化保护。总体呈现出体系化、片区化的特征,功能上融入城市绿化体系打造遗址公园,并在空间上寻求联系形成保护带。在保护遗址文物的同时,赋予遗址景观及周边风貌控制区新的功能,同时也便于营造景观氛围。城市遗址景观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作为景观系统的构成元素之一,还承担着服务市民生活、展示城市文化、改善区域环境等功能。体系化模式有利于景观功能的整合,在赋予遗址景观合理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保证遗址景观风貌的完整性,是“活态”的传承模式。城市遗址景观都曾有明确的功能,随着时代变迁,原初的功能逐渐缺失,如何重新定位其功能是可持续传承的关键。近年来南京城市遗址城市景观开发力度较大,建成了一系列的保护片区,并重点恢复和重建了一批传统街区。例如以明城墙为线索的城墙遗址风光带,将南京的自然山水、历史街区及城市公园联系起来,空间上串联起南京的主要休闲绿地,形成规模化、生态化的保护模式。

三、界画视角下南京城市遗址景观的传承策略分析

在城市遗址充分融入现代生活的背景下,保持遗址景观风貌的原真性、文化性和功能性,依然是对其传承的重要前提。界画以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史料价值,能够对遗址景观保护和传承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现以2007年南京瞻园扩建工程为例,分析界画在南京遗址景观保护和传承中的应用。

1.城市遗址景观的原真性传承

近年来南京市遗址公园建设注重真实性、科学性、文化性,广泛参考遗址相关的考古资料和文献。传统界画能够为还原遗址景观原真性提供翔实的图纸资料,并从生活场景、景观意境方面给予参考。从实践结果来看,2007年瞻园的北扩工程就是借助界画资料恢复古迹的成功案例。瞻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及民国等历史时期,不仅是颇具观赏价值的传统园林,同时也见证了近代的诸多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扩建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建筑和园林风格与原有部分的统一,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等方面大量参考了界画资料。清代的界画大家袁江绘有《瞻园图》①现藏于天津市博物馆。,以写实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瞻园风貌(图1),翔实记录了瞻园的地形、布局、建筑形式及植物形态等信息,尤其对建筑表现全面而详细,仅屋面形式就从中找到悬山、硬山、歇山、歇山卷篷等若干种[8],成为此次扩建的蓝本,保证了遗址景观风貌的原真性。

图1 袁江(清)所绘《瞻园图》

2.遗址景观的功能定位

界画作为写实的图像资料,能够直观表达遗址的场地属性和生活场景,为遗址景观的功能定位提供参照。遗址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空间特质和场所精神,保护与传承既不是简单的“标本式”隔离,也不适用于所有的功能定位。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公园,遗址公园的功能定位必须符合遗址的文化背景和功能特性。在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防止背离场地文化精神的功能定位,例如过分商业化、功能低俗化等弊病。南京瞻园的北扩工程充分借用《瞻园图》等史料,建筑方面,按照界画所展示形式、功能进行整理复建;园林方面,依据《瞻园图》中的亭廊楼台等要素的位置和形式组织造景、形成景点。总体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将遗址保护、文化旅游、廉政教育、园林赏景等功能组合起来,实现新增功能和场地精神实现有机互动。

3.城市遗址景观的文化内涵传承

文化传承是遗址景观的精髓所在,也是遗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传统建筑、园林的木构实体容易随时代变迁摧毁,但文化传承稳定而持久。遗址的文化内涵包括了遗址信息、特定历史背景及地域传统文化等方面。针对损毁严重的遗址景观,诗文、绘画及出土文物等资料都可用作参考依据,而界画无疑是最直观可信的资料。南京瞻园北扩工程将《瞻园图》作为恢复蓝本,精准重建了这座历史名园独有的细节,成为文化内涵表现的范例。例如参照《瞻园图》将其主体建筑“环碧山房”主体建筑和前后檐廊分别采用单檐和卷棚顶的搭配方式(图2),被视作南京传统园林的地方特色;此外,照界画重建的还有“逐月楼”的“通长半窗”、假山平台(图3)等要素,皆为传统园林中少见的形式,可视作瞻园文化内涵的体现[9]。

图2 瞻园“环碧山房”

图3 瞻园“逐月楼”

四、总结

界画和景观本是基于同一文化体系的不同艺术形式,界画的史料价值能够合理补充遗址景观缺失的关键信息。《瞻园图》的应用,从原真性保护、功能定位及文化内涵传承角度为遗址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实践角度验证了界画在遗址景观保护中的史料价值,也是南京近年来遗址景观保护传承的成果之一。我国各地有着大量的遗址遗址景观,以界画为例可以广泛考察版画、壁画等相似类型的文献资料,为遗址景观可持续传承探索更多的技术途径。

猜你喜欢

遗址南京景观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南京不会忘记”
景观别墅
辽上京遗址
火山塑造景观
南京大闯关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