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高丽陶瓷茶器探考①

2019-07-12陈健捷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

关键词:越窑茶器高丽

陈健捷(北方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144)

朝鲜半岛在9世纪后期的分裂。王建(877年—943年),于918年建国,国号高丽。高丽于935年取新罗;936年平定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统治朝鲜半岛的五百余年间,中国历经五代、宋、元、明四朝。高丽以佛教为国教,引入了儒家以治国,在文化上受宋影响颇深。北宋“奉使”出访高丽多达16次,高丽与宋朝的往来尤为密切。[1]229-234北宋宣和五年(1122年),高丽仁宗继位,徐兢(1091-1153年)随同担任给事中(给事中,宋代官吏名)的路允迪,奉宋徽宗之命,出使高丽。徐兢一行在高丽国都开城,逗留一个月。徐兢归国后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博学又擅长书画,《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原本是由图和经两部分组成,图的部分散佚,只留下经的部分。即便如此,《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还是了解高丽时代朝鲜半岛风土人情和物产最有代表性的史料。[2]63-66

宣和五年(1122年),徐兢随同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时,正是宋徽宗影响下,宋代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徐兢格外关注高丽茶事与茶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多处比较中国和高丽的茶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一记载“汤壶之形,如花壶而差匾,上盖下座,不使泄气,亦古温器之属也。丽人烹茶多设此壶。通髙一尺八寸,腹径一尺量容二斗。”[3]108卷三十二记载“茶俎:……益治茶具金花鸟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3]109“汤壶”和“茶俎”条目都是高丽的饮茶习俗和所用的茶器。 “俎”即矮桌、案几,宋代中国的家居中高桌和椅子已经很普遍了;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传统民居中依然保留着凭几踞坐的习惯,“茶俎”就是摆放着各式茶器的茶几案。“金花鸟盏”“翡色小瓯”和“汤壶”是高丽时代陶瓷茶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宋代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是研究高丽时代茶器的基础资料。“金花鸟盏”“翡色小瓯”和“汤壶”条目虽然言语概括,却是了解高丽时代的陶瓷茶器非常可靠的依据和线索。

一、金花鸟盏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金花鸟盏”究竟是什么样的茶盏,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关剑平在《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与高丽茶文化》一文中,对“金花鸟盏”的解读是“描绘着花鸟的金色小碗,这种盏在唐五代颇受青睐,上层社会用来作为馈赠礼物。” “高丽使用绚烂的金花鸟盏年这种审美意识与宋代有比较大的差别,或许也是继承发展唐代文化的一个具体反映。”[4]294-306从关剑平的《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与高丽茶文化》中,还是不能了解“金花鸟盏”的形态和材质。

在高档陶瓷上加装金饰是唐代开始的装饰。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有7件越窑秘色瓷碗,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咸通十五年(874)《衣物帐》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与出土实物对照,其中两件秘色青瓷碗的口沿和圈足镶银边,碗的外壁,用镀金银箔贴饰了花鸟纹样,用漆平脱工艺磨平。使素雅的青瓷增添了富丽堂皇之美。(图1)

五代至北宋初年,统治江浙的钱越政权不断向北方政权供奉在陶瓷上加装金银彩的高档秘色青瓷和定窑瓷器。陈万里首先从文献中搜集整理,后经小山富士夫、小林太市郎修订增补。谢明良在《金银扣陶瓷及其有关问题》中汇总:

图1 漆平脱秘色青瓷碗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5]

图2 金扣注壶浙江省临安水丘氏墓(901)出土[5]

图3金饰定窑碗北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5]

图4金饰定窑执壶瑞士玫茵堂博物馆藏[5]

图5青白瓷镂空龙纹注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吴越武肃王宝大元年(924)〕九月,两浙钱镠遣使钱询贡方物。……金棱秘色瓷器、银装花榈木厨子、金排方、盘龙带…… (《册府元龟》卷一六九)

〔后唐末帝清泰二年,吴越文穆王清泰二年(935)〕九月……杭州钱元瓘进银、绫绢各五千两疋,锦绮五百连,金花食器二千两,金棱秘色瓷器二百事。(《册府元龟》卷一六九)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二月十二日.钱俶进长春节……金棱七宝装鸟纹木椅子踏床子,金银棱宝装床子十,银装椅子十,金棱秘色瓷器百五十事、银棱盘子十,银装笼子十。〔《宋舍要缉镐·藩夷·历代期贡》)

〔开宝九年(976)〕六月四日,明州节度使惟治进……宝装合盘二十只,瓷器万一千事,内千事银棱。(《宋会要辑稿·蕃夷·历代朝贡》)

〔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二日,俶进……瓷器五万事……金扣瓷器百五十事。(《宋会要辑稿·蕃夷·历代朝贡》)

〔太平兴国五年(980) 〕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水晶玛瑙宝装器皿二十事,珊瑚树一株。(《吴越备史》)

以上在金银之后的“扣”“棱”“装”等字有不同称谓,其含义不同。金银“扣”是镶嵌扣在陶瓷碗口或圈足的金银圈口, 浙江省临安水丘氏墓(901)出土金扣注壶的壶口和壶嘴处都用金扣镶嵌。(图2)结合法门寺地宫《衣物帐》“内二口银棱”和秘色瓷可知,金银“棱”是借用漆平脱工艺镶嵌在陶瓷上的金银装饰。[5]“金花”在宋代宋人周密(1232-1298)在《志雅堂杂抄》卷六说:“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再入窑烧之,永不复脱。”[6]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宋代定窑金彩瓷碗,(图3)上面的金彩纹饰大多脱落,可见宋人周密“永不复脱”不可信,但从周密所描述的“大蒜汁调金描画”,会发现,宋代“金花定碗”上金彩是绘制上去的,这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上唐代借鉴漆器工艺的金装工艺不同,从茵玫堂博物馆藏定窑金彩局部可以清楚了解这种工艺。(图4)“‘金装定器’有可能是指装饰有金的定窑陶瓷,果若如此,其义不仅包括金扣制品,现存的施加描金或贴饰金箔的定窑陶瓷或亦可涵盖其中。”[5]157

唐末宋初,高丽太祖王建与五代十国的各政权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后梁太祖朱温赐予高丽“金棱琉璃碗十只,银棱秘色筛锣二面”,高丽太祖王建在《谢信物书》中写道:“金棱碗,越瓷器并诸色药物等,皆大梁皇帝降使赐贶,……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保青瓷之响。”[7]517从这条文献中得知,五代金装瓷器已经进入高丽宫廷。韩国国立博物馆收藏一件极为精美的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镂空龙纹注子。在注子的口沿部和壶嘴部都镶嵌金扣。(图5)

高丽时代的工艺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随着金银装的越窑、建窑、定窑等陶瓷茶器进入朝鲜半岛,以高丽时代的陶瓷工艺和金属工艺非常成熟,也能出产模仿中国唐宋时代的金银“扣”“花”“装”工艺的陶瓷器。于1159年去世的文公裕墓中出土的陶瓷器中,青瓷镶嵌宝花纹碗一件,青瓷镶嵌菊花纹盘一件,白瓷凤首水注一件,白瓷阳刻唐草纹水注一件;还有白瓷阳刻花纹银扣碗一件。[8]93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写到,高丽“益治茶具金花鸟盏”,徐兢所使用的“金花鸟盏”很有可能是由高丽工匠制作的。

高丽的陶工除了模仿中国的,也会创造出新的金彩装饰工艺。高丽青瓷有一类数量极少的高等级镶嵌青瓷则是镶嵌金彩的青瓷,镶嵌金彩青瓷是高丽时代朝鲜半岛在学习中国陶瓷工艺基础上,经过漫长摸索后的创新。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郑良谟在《高丽青瓷》中称金彩青瓷为“画金青瓷”。画金青瓷在成品的釉表面涂抹特殊的附着剂,并撒入金粉,制成花纹。12世纪前半期高丽就已开始制作画金青瓷。当时的遗物只有日本的作为个人收藏传下来的画金青瓷梅花折枝纹盘一件,它在器形、釉色、纹样等方面显得柔和、精致,十分优美。12世纪前半期画金青瓷以素面作为背景,施金粉以显示现实性的纹样;13世纪的则在镶嵌的纹样部分撒入金粉。”[9]21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青瓷镶嵌牡丹唐草纹金彩瓢形注子,(图6)虽然金彩大部分脱落,但是可以看到在镶嵌的仙鹤和缠枝纹上熠熠的金彩。

图6青瓷镶嵌牡丹唐草纹金彩瓢形注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9]

图7遇林亭窑黑釉盏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图8 定窑黑釉金彩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5]

图9 定窑酱釉金彩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不仅从宋代至今有多种版本出版,在高丽时代的朝鲜半岛也已经出版。[1]229-234中国和高丽各个版本的内容有细微不同,在商务印书馆[10]109和中国书局出版[3]109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是写作“金花鸟盏”。韩国通行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则写作“金花乌盏”。[11]384汉字“鸟”和“乌”字非常相似。乌盏即黑釉盏或酱色釉盏这样的深色釉茶盏。“金花乌盏”则是贴饰金彩花样的黑釉茶盏。

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写到,“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宋代腊茶得名就是点茶后,茶色白,如同融化的腊。高丽宫廷饮用腊茶和龙凤团茶时,自然也是采用宋代点茶法。高丽光宗(950-975年在位),为宫中功德斋供奉茶时,光宗亲自研磨点茶所用茶末。[12]3宋代蔡襄《茶录》中对茶盏的描述是:“茶色白,宜黑盏。”[13]78黑釉、酱釉茶盏是适应点茶而出现的茶盏,也是宋代典型的茶碗釉色。小山富士夫就认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金花鸟盏”就是加装了金彩的定窑黑釉盏。[14]21-31

随宋代点茶法传到高丽,适合点茶的黑釉茶器也输入到高丽。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宋瓷中,黑釉瓷器有120余件,酱釉瓷器20余件,涵盖了中国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定窑等宋代名窑。其中多件是茶盏、盏托、汤瓶、渣斗等与茶相关瓷器。传到高丽的中国宋代茶器中的精品陶瓷茶器做工精良,造型优美,有些就是华丽的“金花乌盏”。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系束口茶盏釉色为紫褐色,内外壁都有兔毫纹,并且用银彩,在碗的内壁绘有花瓣纹,在花瓣内写有“寿”“山”“福”“海”吉祥文字作为装饰,花瓣外的底纹用银彩绘制的银兔毫填满。这件建窑系束口盏很可能来自于福建武夷山的遇林亭窑。(图7)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还收藏数件定窑黑釉金彩盏,其中一件是在黑釉茶盏上有三组对蝶纹金彩,一组脱落,两组比较清晰,是贴饰金箔的工艺。(图8)[5]129另一件定窑酱釉金彩盏。在盏上用金彩绘牡丹纹。金彩纹已脱落,但牡丹的花纹还依稀可辨。[15]77-95(图9)宋代贴饰金箔的工艺也随着定窑,很快传到了朝鲜半岛。结合高丽遗址出土的宋代陶瓷茶器,“金花乌盏”或许比“金花鸟盏”更接近在宋代陶瓷审美影响下,高丽贵族阶层所使用的陶瓷茶器。

二、翡色小瓯

“翡色小瓯”中的“翡色”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陶尊”条目中有解释:“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已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 “翡色”即高丽青瓷。“瓯”在宋代诗词中很常见,是饮茶所用茶碗。“翡色小瓯”是高丽青瓷茶碗。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许多条目都有对高丽青瓷的描述,从中不难看出,高丽青瓷在高丽时代的茶饮和礼器方面被普遍使用,徐兢因此对高丽青瓷非常熟悉。12世纪,高丽青瓷达到巅峰时期。高丽青瓷又通过国礼和贸易被传到中国。传入中国的高丽青瓷深受中国文人阶层喜爱。[16]77-95太平老人的《袖中锦》中写道:“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6]直到清代,中国对高丽青瓷也较为熟悉。蓝浦和郑廷桂撰写的《景德镇陶录·卷七·古窑考·外译窑考》中也有关于高丽青瓷和镶嵌青瓷的描述,“高丽窑:即高丽国所烧造者,不知起于何代。质颇细薄,釉色与景德镇微类。有粉青者,似龙泉窑。有细花者,仿佛北定器。若上有白花朵儿者,彼国不甚值钱。大约与越窑、秘色瓷、汝窑诸式相类。唯瓜尊、狻猊炉颇著异。”[17]253

朝鲜半岛虽然有悠久的制陶史,但是高丽青瓷并不是朝鲜半岛本土发明的,而是源于中国浙江越窑系青瓷。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朝鲜半岛是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百济与中国南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越窑青瓷和德清窑黑瓷作为国礼,被输入朝鲜半岛。在韩国的忠清南道天原郡城南面花城里、公州武宁王陵、忠清南道天安市郊外龙院里一带的百济古墓群中都出土多件来自越窑的青瓷。[18]88-113统一朝鲜半岛的新罗时代,在接受中国茶的同时,也引入了陆羽《茶经》中对越窑青瓷茶器的审美偏好。在新罗时期,仅太子宫废墟雁鸭池一地便出土了数量可观的越窑玉璧底青瓷茶碗。[9]21越窑青瓷大多通过距离朝鲜半岛最近的明州港,即浙江宁波,被贩卖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五代至北宋初期,被输入高丽的越窑青瓷茶器如青瓷盖碗(图7-10)、青瓷葫芦形注子(图7-11)都是高等级品。与杭州市玉皇山五代天福七年(942年)钱元瓘王后马氏康陵出土的秘色青瓷器品质相似。[15]87-95

公元9世纪,大海商张保皋垄断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为满足朝鲜半岛对于青瓷的需求;以及以朝鲜半岛为中介,将青瓷出口到日本的商机。张保皋将越窑陶工带到莞岛建造龙窑、烧造青瓷;这便是朝鲜半岛烧造青瓷的起点。 “浙江的青瓷产区工匠,他们到了朝鲜全罗南道的康津郡大口面桂栗里的官窑窑场,亲自指导并参与砌造龙窑,在青瓷生产总都给予具体的指导。”[19]379朝鲜半岛的青瓷窑口逐渐扩散到靠近中国的半岛西南海岸。“如:京畿道扬州郡长兴面釜谷里窑址、京畿道龙仁郡二东面西里窑址、全罗北道镇安郡圣寿面道通里窑址、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一带窑址、全罗南道高兴郡都原面去垡里窑址、黄海道松禾郡云游面周村窑址、黄海道峰泉郡圆山里窑址等等。”[20]7从新罗时代的窑炉结构、窑具种类、效仿唐代越窑的玉璧底茶碗,与越窑一样的刻划鹦鹉纹;它们均可以证实,新罗时代的制瓷技术直接来自于越窑。[19]379

图10青瓷莲瓣纹盖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图11青瓷葫芦形注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图12 青瓷阳刻云鹤纹碗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2]

图13耀州窑青瓷缠枝菊花纹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图14白地剔花牡丹纹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图15当阳峪窑绞胎釉碗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15]

高丽时代,青瓷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全罗南道的康津郡,拥有瓷土和丰富的林木资源、水源,适宜制瓷的三大条件;又靠近海岸,拥有运输陶瓷到庆州、开城等地,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从众多窑口中异军突起,成为高丽时代生产青瓷的中心窑场。康津所产高丽青瓷的坯胎中硅的含量低;釉中钛的含量低;土坯和釉都区别于中国越窑,逐渐本土化,烧造出独树一帜的高丽青瓷。即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说的“翡色青瓷”或“高丽秘色”。[9]5(图12)

高丽不仅与宋,与辽、金也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往来;宋瓷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高丽宫廷和民间。有作为宋朝赏赐的定窑、南宋官窑、汝窑等官窑器物,也有从贸易中得到的磁州窑、当阳峪窑等北方民窑器物。五代到北宋早期,进入高丽的越窑青瓷和定窑白瓷数量不多,但品质很高,是王室和高级官吏才能使用的高档陶瓷。北宋中晚期,越窑衰落。北方青瓷名窑耀州窑逐渐兴起。进入高丽的越窑青瓷减少,而耀州窑青瓷的数量在增加。[15]87-95宋代的耀州窑青瓷(图13)、定窑白瓷、磁州窑黑白花(图14)、景德镇窑青白瓷、当阳峪窑绞胎钵(图15)输入到高丽,高丽青瓷造型和装饰深受宋代陶瓷影响。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卷三十二记载:“陶尊:……皆窃仿定器制度……”“陶炉:……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陶器大概相类。”

高丽青瓷兼有中国越窑青瓷釉色薄,汝窑青瓷釉色美的“翡色”。高丽的“翡色小瓯”因为釉层薄,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坯体上的装饰纹样;高丽“翡色小瓯”不仅有中国宋代青瓷的简素之美,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美。高丽“翡色小瓯”有刻划、剔刻、印花、镶嵌、铁画、铜画、堆花等等装饰手法。高丽青瓷中刻划和剔刻、印花是直接吸收宋代陶瓷装饰;镶嵌、铁画、铜画、堆花则是高丽时代吸收学习宋瓷之后的再创造。

图16 青瓷镶嵌宝相花唐草纹碗12 世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9]

图17青瓷堆花菊纹 12世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20]

图18青瓷铁绘唐草纹壶韩国湖林博物馆藏[9]

图19青瓷铜绘宝相唐草纹碗12世纪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9]

图20青瓷练理纹盏 12世纪国立中央博物馆藏[9]

镶嵌青瓷是高丽青瓷中最有代表性的种类。镶嵌青瓷是在陶瓷器的坯体表面刻划纹样再填上赫色或白色化妆土,上釉烧成;烧成后,填入赫色化妆土纹样呈黑色,填入白色化妆土纹样呈白色。高丽青瓷上黑白两色镶嵌纹样互相映衬,黑色的是叶,白色的就是花;白色的是白鹤,黑色的便是白鹤纤细的腿爪和栖息的树枝。(图16)

堆花青瓷与镶嵌青瓷的装饰恰好相反,镶嵌青瓷是刻划纹样用白褐两色填平纹样。堆花青瓷则是在设计好花纹的位置,用白褐两色化妆土堆花出纹样的大概轮廓,再刻划出纹样细节。堆花青瓷有不同于镶嵌青瓷的洒脱之美。(图17)

铁绘青瓷是在青瓷上用氧化铁颜料画上纹样在施釉烧成。高丽青瓷的铁绘青瓷显然受到宋代磁州窑釉下铁绘装饰影响。高丽时代也模仿中国烧造出釉下铁绘装饰的白瓷梅瓶,高丽铁绘青瓷比铁绘白瓷,纹样和底子之间颜色差别小,有一种含蓄之美。(图7-18)

铜绘青瓷是在青瓷上用氧化铜颜料画上纹样再施釉烧成。铜绘虽然原理与铁绘相同,但是铜红色却不是容易实现,在高丽时代能够烧制出铜红色,证明高丽时代青瓷烧成水平。铜绘青瓷很少单独使用,而是作为镶嵌青瓷的局部点缀。(图7-19)

练理纹青瓷即绞胎青瓷,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的练理纹青瓷与宋代当阳峪的绞胎碗非常相似,显然是在中国宋代绞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20)

三、汤壶

宋代的饮茶文化和陶瓷茶器影响下,高丽也烧造各种陶瓷茶器。高丽时代,宫廷和贵族推崇中国建州蜡茶和龙凤团茶,饮用上好的建州茶时,冲点方式和所用茶器也会效法中国。高丽点茶器物除了饮茶所用的“金花乌盏”“翡色小瓯”,还有盏托、汤瓶、茶钵等器物。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一:“汤壶:汤壶之形,如花壶而差匾,上盖下座,不使泄气,亦古温器之属也。丽人烹茶多设此壶。通高一尺八寸,腹径一尺,量容二斗。”[3]108《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汤壶有“上盖下座”。“上盖”是汤壶的口部有盖子;“下座”是指汤壶的下部配有一个托盘。“上盖下座”的目的是防止热气散失起保温作用。

汤壶是盛放热水的温器。汤壶即盛放宋代点茶所用的汤瓶。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汤瓶形制:“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利害,独瓶之口嘴而已。最直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利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13]105

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高丽汤壶,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汤瓶的文字进行对比,《大观茶论》中并没有“上盖下座”。以往考辨宋代陶瓷茶器时,也往往以有无配套的托盘或来区分酒注和汤瓶,带有托盘或温碗的称为酒注或酒具,没有温碗的称为汤瓶、茶瓶、汤壶。[21]113-123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对高丽汤壶的描述,带来对宋代汤瓶形制更全面的思考。在《大观茶论》中,“汤瓶”主要强调口部造型要适宜点茶,但《大观茶论》中也强调点茶用水和茶盏的温度,是点好一盏茶的关键所在。比如茶盏要“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13]105再比如茶杓“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茶必凉矣。”[13]105蔡襄《茶录》中也有“凡欲点茶,先需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13]10所以汤瓶的设计必然也要考虑保温的环节。而且,盛有沸水的汤瓶,手持时烫手,直接接触到桌面,也很容易烫坏桌案。唐宋时代的茶盏下面都配有盏托,茶用汤瓶下面有托盘也小,如果倒入沸水,会发生危险,而作为酒注,口部直径设计得非常小,在托盘中放入热水温酒时,防止酒味的散失。

朝鲜半岛的高丽与中国国土紧密相连,高丽时代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宋代茶文化与陶瓷茶器在异地开花是很合理的。

图21白釉“盈”字款执壶及托盘唐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刘家庄村东古井内出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藏[22]

图22青瓷注子和承盘 12世纪韩国国立光州博物馆藏[20]

图23青瓷镶嵌铜彩葡萄童子纹注子和承盘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9]

“上盖下座”的汤瓶或汤壶,在中国文献中虽无记载,却不乏实物资料。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刘家庄村东古井内出土了五件邢窑白釉带盖的短流执壶(图21)。与这五件短流执壶同时出土了五件托盘。执壶和托盘的数量对应,釉色一致,而且执壶和托盘的底部都有墨写的“盈”字,执壶和托盘是配套的组合。[22]62短流执壶是唐代茶瓶的特征,这套“上盖下座”的执壶组合,就是唐代的茶用汤瓶。[23]104-106高丽汤壶根据宋代点茶的功能需要,汲取了宋徽宗赵佶《茶论》中适应点茶对“汤瓶”曲长流的设计要求,又保持了唐代以来茶瓶备有托盘的使用习惯。

结合高丽时代陶瓷实物会发现,汤瓶与酒注子造型上的差别,其实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辨。带托盘的青瓷注子(图22)与镶嵌青瓷带铜彩葡萄童子带托盘注子(图23)比较,同样是带有托盘的器物,汤瓶和酒注其实是可以通过口部区分。素色带托盘的青瓷注子的口部直径较大,这样当沸水倒入汤壶中,速度较快,也不容易发生飞溅沸水烫伤的事故。而镶嵌青瓷带铜彩葡萄童子带托盘注子的口部直径极其结果。高丽时代无论是金花乌盏、翡色小瓯、汤壶都与宋代陶瓷茶器一脉相承。随着明代以来饮茶方式的变迁,中国人对宋代的点茶与宋代陶瓷茶器的形制、审美已经陌生。对高丽陶瓷茶器的探考,也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研究宋代饮茶方式与茶器之间的关系;可以更为深入地感受到宋代陶瓷茶器之美。

猜你喜欢

越窑茶器高丽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越窑青釉直颈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高丽莉作品赏析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母与子
新女娲补天
辽朝遣使高丽年表简编——后期:1039年至1120年(续)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