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汉语语素“师”的语法化现象探究
2019-07-12熊福礼云南大学
熊福礼 云南大学
语法化,又称实词虚化,是始终存在于汉语词汇演变过程中的一类语法现象,并对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选取了被长期应用并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明显的类词缀化现象的汉语语素“师”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语法化现象不断加深的过程及对现代汉语所带来的影响。
一、上古之“师”
至春秋末年,“师”的引申义已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一些从未出现过的义项在该时期被广泛使用。以该时期成书的《论语》为例,在杨伯峻译注本的《论语》中,据统计“师”字共出现了十九次,分布于为政、八佾、述而、泰伯、先进、卫灵公、微子、子张几个篇章,词义分布基本可以归纳为四个类[2]:
其一,指军队
子路率而对日:“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先进篇·二十六章》
其二,作职官名称
师冕见,及阶,子日:“阶也。”及席,子日:“席也。”皆坐,子告之日:“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日:“与师言之道与?”子日:“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四十二章》
子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篇·十五章》
其三,作人名用字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先进篇·十六章》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篇·十八章》
其四,指老师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十一章》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二十二章》
子日:“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篇·三十六章》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日:“仲尼焉学?”子贡日:“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篇·二十二章》
早期的“师”字,不但具有明确的含义,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除了表人名及官职时,作为一个标志符号冠于名前,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句中的主宾语来使用,具有明显的实词性特征。
二、唐朝之“师”
言唐朝必言唐之盛,言唐朝之盛又必言唐诗文之盛。蓬勃发展的经济和交往密切的文化,为唐朝的文学作品带来了独特的生命力和色彩,对语言用字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小。提起唐朝的“师”,无法绕过的是韩愈的作品《师说》。该作品体现了以韩愈为代表的唐朝文人眼中的师道观的同时,“师”字词义引申后所出现的各种词性及用法也频繁的出现于文中。
在《师说》一文中,短短五百四十九个字共出现了二十六个“师”字,在用法和词性上也,有的“师”字出现了与早期的“师”不一样的变化。对出现在文中的“师”字用法进行简单的归类整理后,可将在《师说》一文中所出现的典型的“师”字用法归为四类:
其一,作名词,指老师,师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圣人无常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其二,作动词,指效法,学习: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其三,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其四,是“从师”的省略形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同时受该时期宗教盛行的影响,“师”字也出现了一个较为独特的用法,成为了对僧尼、道士的尊称,如:
神秀师常见人说,惠能不地疾直指路。《六祖坛经·佛语录》。
师必博究精微,贯究玄奥,示之大义,异以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大唐西域记》。
该时期“师”字词义及用法之所以出现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南北朝时民族大融合,人口迁移不断,各民族语言交流频繁。在此社会条件下,汉语语言系统快速发展,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语法形式;另一方面,隋唐时期宗教盛行等,大量宗教用语以意译或音译的形式出现在汉语词汇体系中,使得词汇、词义和语法较上古有了很大改变,致使此时汉语进入中古时期。该时期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师”字,在保留了原有的军队、官职等义项的基础上,出现了更加灵活的构词及构句方式。不再仅停留于名词性的引申演变,不但出现了名词动化,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动词来使用。“师”字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词性也不再单一,甚至逐渐开始出现虚化。
三、今日之“师”
时至今日,一方面魏晋以后,语言融合,同音语素多,导致词根复合法造词占据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对对称的偏爱,两者共同导致了双音节词占据主流。在现代汉语中,原本作为成词语素的“师”字,已经虚化成为了不成词语素。
构词上的变化也将“师”字词义的引申运用带入到了一个更加泛化的阶段。现代汉语中,不再将“师”作为特定人群的称谓,而是在保留部分义项并受这些义项制约的基础上,被广泛的运用于对人或其职业的称谓语,具体形式为:“职业+师”,如“医师”、“画师”、“律师”、“药剂师”“会计师”、“园艺师”、“理发师”、“厨师”等。在这类用法中,作为构词语素的“师”字基本保存了“掌握专门知识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这一义项,被作为名词来使用。而在部分方言区,同样的构词形式,“师”字的词义则出现被进一步虚化的趋向。以笔者所成长的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方言区的云南方言为例,除了存在“职业+师”这样的构词形式外,与其共时并存的还有“姓氏+师”这样的结构。在云南方言中,“姓氏+师”往往存在于口语在非正式场合被广泛使用。而其语用的指向可以分为两类:其一,称呼人与被称呼人之间存在同事或普通朋友的关系,此类中的“师”字,基本抛却了所有义项,仅作为称呼语的词缀存在于句中;其二,被称呼者掌握专门知识或精通某种技艺,带有尊敬含义。
现代汉语中,基本能够替代“师”字“由师徒或师生关系而产生的称谓”这一义项的词则是“老师”。“老师”一词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较早,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表示年辈最尊的意思,“老师”则指代年龄或资历较老的学者。在金代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中,也出现了将“老师”用来指称教学生的人,后来也引申出了传授学术、技艺的人。而真正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师”变为“老师”并开始流行和使用是在19世纪末辛亥革命时期。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教师”这一称号首先用于中小学,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大学中“老师”一词取代了“先生”成为主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