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解放第一城的经典故事
——纪念武夷山市解放70周年

2019-07-12张金锭

红土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闽北游击军长

◎张金锭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解放70周年。从1927年7月建党,到1949年5月解放,武夷山是大革命的浪潮、土地革命战争的硝烟、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红旗都曾席卷到的地方,是中国革命波澜壮阔伟大历程的重要部分。

在2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夷山创造的璀璨多姿的红色文化瑰宝,被赞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一枝金花,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灿烂部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创建地和中心地。

武夷山市红色文化在全国、闽浙赣和闽北革命根据地具有典型性、特殊性和代表性,集中体现在“十一个亮点上”:党组织隶属党中央,闽北暴动第一枪,闽北红军诞生地,闽北红都所在地,毛泽东关注的苏区,红十军挥师入闽地,中央苏区一颗明珠,游击战争支撑地,三个省委所在地,赤石暴动发生地,福建解放第一城。

那是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面临着彻底崩溃的时刻。1949年5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五军秦基伟军长在上饶县花厅镇与闽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王文波会师时,闽北游击纵队确定了四项应急任务:一是协助大军解放上饶广丰两县,二是配合大军向闽北挺进,三是对当地国民党上层人物进行策反,四是组织群众做好支前工作。崇安县党组织依据上述任务与要求,在崇安县西北部和西南部,加紧了迎接解放大军南下的准备工作。这期间,南下解放大军兵临城下,逼迫国民党上饶县县长投降,一举解放了上饶县城。接着,闽北游击纵队广丰独立团乘此战机,对国民党广丰县县长及县自卫队策反,在大军强大攻势下,迅速攻占了广丰县城。连日,南下解放大军连克两座城池,造成一个解放大军即将打到闽北的态势。解放大军兵临崇安城下之势已经形成。

1949年5月8日,秦基伟军长率领的十五军的主力师四十四师以一三一团为前卫,分别以一三零团、一三二团各为一路,分三路向崇安县挺进。出发前,各团队边集结,边宣传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进军令。经过紧张的战前动员,当日下午,驻扎在上饶县境内的闽北游击纵队分三路,配合南下解放大军向崇安县进发:第一路解放大军一三零团,在团长李钟玄率领下,由闽北游击纵队中队长杨金生带一个分队,从上饶县花厅镇出发,经岚谷乡岭阳关进入崇安县境内,在吴屯乡的大际村与国民党交警大队相遇,一举歼灭敌人200多人。第二路解放大军一三二团,在团长郎玉林率领下,由闽北游击纵队三分队队长程仁义、二分队指导员吴日富带一个分队,从上饶县的铁山镇出发,经寮竹关向崇安县城进发。第三路解放大军一三一团,在团长葛明率领下,由闽北游击纵队一分队队长游老杨带一个分队,沿上饶公路线直接南进,经分水关向崇安县城挺进。第三路大军遵照秦基伟军长的命令,以每天150里急行军的速度,直奔武夷山。此时的武夷山区,气候多变,云雾遮天,越往南走,山也越来越难爬,多数战士双脚打满血泡。当队伍快接近分水关顶,宣传员们抢先到了分水关顶端,打着竹板为前进的队伍鼓劲。快板声催着勇士们快步翻过分水关,顺利进入了崇安县的大安街。昔日“闽北苏区首府”的群众,今日见到自己的子弟兵,如见到当年的红军。街道两旁的百姓,热情地送茶送饭,慰劳亲人解放军。

5月9日,在闽北游击纵队配合下,第一路解放大军率先攻进崇安县城。这天夜间11时许,在县城西门、北门方向,最先响起攻城的枪炮声。随着隆隆的枪炮声,头戴“八一”军徽的整齐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县城。崇安县宣告解放。

此时此刻,中共崇安城工部支部朱宗汉书记立即组织力量,分头上街宣传:解放军进城了,崇安解放了。昔日饱受血与火洗礼的山城,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划破夜空。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标语贴满了县城的大街小巷。

第二路、第三路解放大军于5月10日先后进城。那天上午,秦基伟军长身穿粗布草绿色军装,骑着高大战马,风尘仆仆到达崇安县城,军部机关设在城关南门外天主教堂二层楼上。当天晚上,在县城朱家大院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大军首长、闽北游击纵队和城工部领导、解放军和群众代表500多人出席,共庆崇安解放。

解放大军在渡江胜利后的第19天,就打开了福建的北大门,成为福建解放第一城。它对全闽北乃至福建的解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949年5月11日,城工部崇安支部书记朱宗汉等人到军部驻地向大军首长请示汇报工作。秦基伟军长和谷景生政委亲切接见了他们。在听取了工作汇报后,秦基伟军长对崇安的工作任务作了四点指示:一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二安定地方秩序,恢复生产;三完成支前任务;四协助政府做好政权交接工作。接着,秦基伟军长打开军用地图,询问了去建阳的路线,城工部的同志详细作了回答。

1949年5月12日,秦基伟军长怀着对崇安人民满满的深情,率领解放大军离开武夷山胜利向建阳县进军。

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武夷山2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武夷山党组织不愧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组成部分;武夷山党组织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不愧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坚强的战斗队伍;武夷山人民不愧为不屈不挠的英雄人民。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宣传历史,借鉴历史,是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传统、红色文化基因的需要和延续,它将激励我们汲取智慧、不忘初心、坚定自信、高举旗帜、砥励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新时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闽北游击军长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子弹
子弹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网络娱乐配音:另类声音的文本“游击”与文化表达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诗版图 闽北诗群
百变丐王
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