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文化资本及其海外传播研究
——以主要英语国家为例
2019-07-12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212013
(江苏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化中心) 212013)
一、引言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国家与民族的人类文明成果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自2011年中医针灸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中医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以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际医药卫生合作。近年来,在“六先六后”战略和《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的指导下,中医药国际化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医药已在183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并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签署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已建海外中医药中心17个,2018年度新增中国-阿联酋中医药中心等57个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
《黄帝内经》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全书分为《灵枢》与《素问》两部分,其中《素问》侧重理论阐发,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灵枢》主要介绍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随着中医针灸在国际社会的广泛流行而被越来越多地学习与研究。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对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黄帝内经》海外传播研究现状
目前对《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译介策略与译本对比两方面。早期研究多集中于题名及相关术语的译法。以书名为例,刘伟于2000年提出“Huang Di'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兰凤利于2004年主张“Huang Di's Inner Classic”;张庆荣于2011年提出“Huangdi Nei Jing(Huangdi's Inner Classic of Medicine)”,各有优势。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重心逐渐转向文本功能与语篇连贯性等,所借助的理论日趋多样化,研究视角也逐渐从译文本身拓展到译者主体对译文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施蕴中等于2002年率先发表《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述评,详细剖析译本结构,并辅以实例说明译者处理难译问题的具体手段及存在的问题;2007年,雷燕以《黄帝内经·素问》四个英译本为例,就译者的翻译目的、专业知识及语言能力会否对译文产生影响进行探讨;2015年,李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三个《黄帝内经》英译本的读者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国外读者接受程度最高的是李照国版的英译本;殷丽在2017年以两版《黄帝内经》在美成功出版为例,对两家学术出版社及其在《黄帝内经》海外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另从多维度出发,对大中华文库《黄帝内经》英译本在英美国家的接受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大中华文库《黄帝内经》英译本的海外接受度不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综合以上学者对《黄帝内经》的研究趋向,《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研究逐渐从对译本本身的研究转向对译介全过程的研究,从翻译策略及语言学研究转向与其他理论相结合,如殷丽运用“5W”传播学模式来分析《黄帝内经》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及影响,笔者拟结合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探讨作为“文化产品”的《黄帝内经》在主要英语国家的传播情况及影响因素。
三、《黄帝内经》的文化资本分析
文化资本理论由布迪厄首先提出,泛指任何与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布迪厄在研究资本类型的基础上,将文化资本具体划分为身体形态、客观形态及制度形态三种基本形式。身体形态指行动者通过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及感性等文化产物。客观形态指书籍、绘画、工具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制度形态,即将行动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某种形式正式予以承认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和资格认定证书等社会公认的方式将其制度化。
《黄帝内经》是中医这一文化资本最重要的客观形态,它在跨文化传播中深受与其相应的中医文化的身体形态与制度形态的影响,反过来,同时也影响着中医文化的身体形态与制度形态。
过去90年间,国内外共计出现了15种《黄帝内经》的英译版本。早在1925年,Dawson,P.M.就在《医学史年鉴》上发表了介绍《素问》的学术论文,然而受当时国内外客观条件的制约,译本均在非正式刊物上发表,且以节译本的形式出现。至1950年,仅有三个英译本问世,《黄帝内经》英译工作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1971年让世界惊讶的麻醉针刺成功和次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使得美国掀起“针灸”热,《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得以逐渐显现,英译本脱离了“医史化”和“片段化”,转而侧重对中医理论和中医知识的表达,开始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医合法化”地位的逐渐确立,《黄帝内经》的英译工作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仅2005-2015年间,就有五部相关英译本面世,并呈现出翻译类型多样化、中医术语标准化的趋势,《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在上述对《黄帝内经》英译历程的回顾中,有以下几个时间点较为关键:
1.1971年麻醉针刺成功
1971年临床麻醉针刺成功,使得《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即其作为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文化能力被认可,因而直接推动了《黄帝内经》的译介从“医史化”和“片段化”到对中医理论和中医知识的表达,《黄帝内经》全译本得以问世,译本数量明显增多。
2.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使得中美关系破冰趋缓,其中,针灸作为访华参观内容之一,被美国社会广泛了解并认可,全美掀起“针灸热”。尼克松总统访华所产生的效应类属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经由具有权威性的部门认同中医针灸的效用,使得社会广泛认同针灸的医用价值,从而推动《黄帝内经》的译介事业快速发展。
3.“中医合法化”地位确立
21世纪以来,中医的合法化地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组织的确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有关中医合法地位的立法得到全国卫生厅长会议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蓝本向其他州推广;针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正式被承认为治疗方法;目前,英国政府正在酝酿对中医药立法。“中医合法化”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医文化作为文化资本在该地区拥有广泛传播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制度形态。随之衍生的制度形态是孔子学院和当地高校纷纷开设中医课程,如英国在国立大学开设中医和针灸学士学位课程,与中国中医大学合办,其教学体制,课程设置,高水平中外教师选配等方面均相当正规。《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课程的主要教材,相关译介工作也取得了更大进展,逐步形成了翻译类型多样化、中医术语标准化的趋势,海外传播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四、文化资本视角下的《黄帝内经》海外传播策略
作为中医文化的主要文化产品,《黄帝内经》应该在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其文化能力和制度形态的培养,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稳固国内根基,葆有文化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对外传播,均有所差别、各具特色。在探讨中医跨文化传播时,我们可借鉴中国功夫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中国功夫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各流派的自身脉络清晰完整,且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交流体系,并以申请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为契机,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反观中医,虽然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国内根基远未稳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要解决中医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难,必须依赖于一个稳固的后方,即中医在国内的传承和发展水平。没有中医在国内的繁荣,跨文化传播将成为无源之水。因此《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必须依托于国内中医文化能力的充分积累,只有中医文化能力土壤足够肥沃,才能使其海外传播更具生命力和持久力。
2.采用科学的翻译策略,减少译介流失
《黄帝内经》完整地阐述了以“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藏象等为基础的中医哲学。这种“天人合一”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自然观在面对客观事物时,多从功能上整体地认识和把握。这是中医文化最为重要的思想内核,在译介过程中要尽量考虑保留其蕴含的精髓,使其文化能力得以充分保留。与此同时,通俗易懂、表义明确的译文也能使读者更好地接收文化产品中的文化能力,将其充分转化为身体形态。
3.注重提高译者和教师素养
为将《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能力最大程度地保存在译本中,译者需充分理解《黄帝内经》及整个中医文化体系,从而将其中的委婉语及隐喻更好地译介出来;在将《黄帝内经》这一文化产品中的文化能力充分传授给学习者时,则需要依赖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帮助学习者将其充分内化为中医文化能力,唯有如此,《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才能走上良性轨道。
4.依托孔子学院,规范中医教育体系
建立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教育体系,是加强中医文化制度形态的重要体现,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内的体系,二是建立国外的体系,三是建立国内与国外的交流体系。当下,国内中医教育虽然体系完整,但对外输出人才的能力明显不足;国外中医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高水平师资也不足;国内外的交流既无畅通的渠道又无明确的思路,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依托孔子学院打通国内外的中医交流,建立规范标准的教育体系,确立《黄帝内经》作为主要教材的地位,规范教学要求与考核标准等,均能推动《黄帝内经》的海外传播走上新台阶。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更结合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对后世哲学、文学、天文历算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均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海外传播进程,有利于进一步打破传统国家和民族团体的限制,符合当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