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职业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19-07-12甘肃电大平凉市分校74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与学教学资源

(甘肃电大平凉市分校 744000)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31日,“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2018年11月22日,首个获批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启动建设工作,将在5年建设期内多措并举实现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建思政和现代教育治理五个方面引领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固然,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遵循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每一位教师应当为之而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但在“互联网+教育”的大潮中,要想不落伍,做一个社会认可、学生满意、自我认同的合格教师,就必须清醒充分地认识信息技术素养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极端重要性,并科学预见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与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未来的“教育(必将)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必将成为未来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势必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三种主要的教学结构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指出: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而随着web技术地进一步发展和运用,随之兴起了既可适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也可适用于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和网上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新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网络结构。通过对三种教学结构的特点及优劣对比分析,普遍认为“主导—主体”网络教学结构是比较理想的结构,也将成为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结构。

(二)信息技术时代,教与学的发展和趋势

比尔.盖茨曾说过:“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要帮助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也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在与各种传统产业和行业发生着聚合和融合,也必将对教与学的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资深顾问、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庞鼎全在2014年中国大学MOOC发展论坛上对信息技术时代教与学的发展和趋势做了概括,庞教授认为最上面一层具有“高度互动性和协作性”、“所有传递和互动都使用在线”为显著特征的教学模式是理想的教学模式,也必将成为信息技术时代,未来教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信息技术素养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体,才能从容应对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给教学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抓住由此而俱来的机遇而不是被不知不觉地边缘化,甚至是被落伍。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

作为教师,必须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践行积极教育观,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必须在客观评价和掌握学生现有学习基础的和学习能力技巧的客观情况下,因材施教、寓教于乐,通过教育的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环境让学生或者愉快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习持续进行。而不能苛求所有的学生都是“三好学生”。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出发,自觉地做一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维持者和动机激发者。

(二)教学资源的提供者

世界已经进入到了富媒体和富资源时代,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各种媒体和各种资源,教学资源也不例外。但是,网络上形式形态丰富多样门类庞杂的的各种教学资源本身并不是学习有效发生的直接条件,相反它们还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甚至是误导。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教学资源做系统的梳理和优化,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进行甄别和筛选,有针对性地将经过加工的资源有计划,科学合理地提供给学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学习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惰性,学习过程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学习过程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度,尤其是要在各个学习环节的关键点上下功夫。比如,在哪个时间段学生需要完成哪方面的学习任务或者操作,自己首先应该心里有数、做有心人,做好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必要的监控,做一个合格的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四)学生学习情绪的倾诉者和心理协调者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除了对学生学习本身的关注和支持,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情绪的倾诉者和心理协调者。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人的心理距离有时却相反地愈来愈远,这种变化有的人能够适应,或者以此为快乐、游刃有余,但是有的人对于这种突然的变化却显得无所适存。老师必须要有这种意识和担当,重视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困惑和迷茫时及时给予必要的心里支持,做合格的学生学习情绪的倾诉者和心理协调者。

三、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路径

(一)培养高度自觉的信息化意识

信息技术是手段,观念和理论是灵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观念不更新,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教师必须培养高度自觉的信息化意识,通过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使自己清醒地洞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而以新的理念武装头脑,用新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为提升信息化教学奠定坚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新的信息技术

教师必须要有一种危机意识,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抽时间、挤时间,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新的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时刻留心和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和前沿,某一项信息技术“今天”可能只运用于通讯、娱乐和其他方面,但是也许不久的“明天”就很有可能在“互联网+教育”中大行其道,成为教师必备的技能。因此,要想作“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佼佼者,就必须要有比他人更加敏锐的信息技术眼光,在信息技术的了解上要先人一步,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要深人一分,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高人一筹。

(三)育人与育己相结合,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但是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与育己相结合,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尝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有效教学,而不能一味地躲避或者是逃避甚至是抵触教育信息化,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固执地走着传统教育的老路而对信息化教学无动于衷。相反,要必须克服畏难情绪,敢于运用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教师信息技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每一个学生的技术问题、每一次教学互动正好是教师信息技术方面应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与学教学资源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