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化身博士》中善的自我和恶的自我人格分裂和道德教义研究
2019-07-12赵申宇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200093
赵申宇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200093)
《化身博士》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罗伯特.刘易斯.斯蒂文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英语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1886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先后被改编为包括电影剧本、舞台剧目和动画片在内的许多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观众。通过研读该部作品,笔者认为,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在于它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于人的“双重性格”做了深刻的探索和批判,这是人性研究中经典和永恒的主题之一。
小说书名的直译“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在广大的英语母语读者和外国文学爱好者中脍炙人口,用于指代那些同时具有善良和邪恶双重性格,两种性格交替并发生冲突的“两面人”。正是对人性的思索,对道德的拷问和对社会的质疑促使斯蒂文森完成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主人公杰基尔博士是一名医生。他知道人性是由善与恶构成的混合体。如果能够把人的性格的恶的一面从它的善的一面分离出来并分成为两个拥有不同独立性格的人的话,那人性中的恶就可以恣意妄为。对此想法他十分着迷。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发明了一种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他可以创造另外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自我,这个自我吸收了他的所有的邪恶本性。这个靠杰基尔服用药物变成的邪恶自我面目狰狞可怖,他把他叫做“海德先生”,在他身上杰基尔释放了所有他人性中的邪恶。海德博士的性格完全是邪恶的,且在与杰基尔医生的性格斗争中逐渐占了上风,犯下了一桩可怕的谋杀罪行。后来,随着药物逐丧失了把他变回杰基尔博士原型的药力,杰基尔博士时常不由自主地变成海德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令他越来越难堪。最后,就在他“变身”的事情即将被人发现大白于天下和面临被捕的关头,杰基尔医生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性虚伪和贪得无厌是导致杰基尔人格分裂和最终毁灭的两大原因。
杰基尔出生时,他就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而且天资聪颖,长大后事业有成,广受他的病人和周围的人尊敬。正因为他有着这些优势,为什么广受尊敬的杰基尔医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把自身性格邪恶的一面从善良的那一面分离出来并创造了海德,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读者。正是这种对自我的放纵,让自己为所欲为地在善和恶双重人格的两岸游走才造就了海德先生,后者做出了种种劣迹斑斑的罪恶之事,最终导致了其原型杰基尔的毁灭。
从年早年起杰基尔就发展了一种对放荡不羁的爱好,但是他的阶级背景和家庭出身却不允许他放松对自己的约束,过这种放浪形骸的生活。作为这种矛盾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它偷偷摸摸地追求寻欢作乐的生活,另一方面“在人们面前摆出一副与众不同的庄重神气。”当他长大成人时,他发现他已经过着一种双重人格的生活。每当他的人格中受到压制的恶的欲望与现实即他的真实自我发生冲突时,不是努力去克服这种邪恶的欲望,反而认为自己发现了关于人性的普遍真理——“人事实上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学会了认识人的彻头彻尾的原始的两面性。
他幻想着能发明一种药物,可以把他性格的邪恶一面从善良那面分离出来,创造一个和他在性格上对立的人。为了达此目的,杰基尔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做着各种试验。终于,他成功研制了该药剂,但在饮用它前,他踌躇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致死的巨大风险。某晚,经过反复权衡之后,他鼓足了勇气把药剂喝了下去。药物很快就在他体内起了效果。通过这种神奇的药剂,善良、英俊和受人尊敬的杰基尔医生变成了邪恶、矮小和丑陋的海德先生。任何时间只要海德想变回杰基尔,他只要调配出另一种药剂并将其饮下即可。为了向公众和社会掩盖海德的真实身份,杰基尔为他租下一处住处,聘请了一位管家,并立下了遗嘱,万一他身故后,遗产全部由海德继承,还委托了他的好友厄特森律师作为遗嘱的执行人。在做好了这些安排之后,杰基尔就放心变身成为海德,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于是,一切事情似乎都按照杰基尔对双重人格的理解那样进行,依靠药剂发挥的药力调和他的善良的自我和邪恶的自我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杰基尔在实验室调配出的药剂让他在白天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到了晚上则把他变成不受任何道德和法律制约的恶魔。虽然在众人的眼中,杰基尔和海德是两个不同的人,但实际上他们俩是一个人的不同变体。通过两件海德对无辜的人犯下的残忍犯罪行为,海德的为所欲为慢慢地升级到了令人震惊的残暴。一天深夜,花天酒地之后,海德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女孩并把她撞倒在地上。受到他的邪恶的驱使,之后他从那个可怜的小姑娘身上踩过,让她发出一阵惨绝人寰的尖叫声。
之后海德逃离了犯罪现场。返回实验室后,他又变回了杰基尔。此时他对他刚才犯下的故意伤害一个小女孩的罪行和表现出的冷酷兽性感到恐惧。但是海德是杰基尔的邪恶化身,人格中的邪恶战胜了杰基尔的善良,这让他不久之后又变成了海德,犯下另一桩令人发指的谋杀大案。这次的受害者名叫丹佛斯.卡鲁爵士。那天晚上,当爵士在路上碰到海德向他问路时,他用自己的手杖把爵士殴打致死。
当警方抵达犯罪现场时,海德早已逃之夭夭,爵士的尸体上到处是一块块的青淤和血污,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凭借对遗留在犯罪现场的半截手杖,厄特森律师认出这手杖是他多年前送给杰基尔的礼物。他向警方报告了这一线索,并把他们领到杰基尔的住所。他们来晚了。此时海德早就变身回了杰基尔,再一次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海德变身回原型杰基尔后,泪流满面,羞愧难当,跪下乞求上帝的宽恕。满足他的罪恶欲望的变身让他经历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但另一方面,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和对道德的敬畏又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忏悔和痛苦之中。这时他的邪恶自我已经打败了善良自我,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在没有服用药剂的情况下,有时白天也会不由自主地变身为海德。有一天他的药剂用完了,他无法变回杰基尔,在此走投无路之际,他写了一份信给他的好朋友拉尼翁医生求助,后者在收到海德来信之后,给他买来了他需要的药物并亲眼目睹了海德服药后变回杰基尔的恐怖一幕。这时他一切都明白了,原来做尽坏事,被警方通缉的臭名昭著的海德先生是杰基尔的化身。
随着杰基尔的邪恶自我不断恶性膨胀,此时他发现只服用常规剂量的药剂越来越难以制止善良自我向邪恶自我的变身。为了长时间维持杰基尔的形象,他服用的药剂剂量变得越来越大。一天早上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耷拉在床边的他的一只胳膊是海德的胳膊,海德已经成为公众眼里的稳定形象。他对自己再变回且维持稳定的杰基尔形象感到绝望。面对这一严酷的局面,他做出了决定:杀死受人尊敬的杰基尔。他知道一旦结束杰基尔的生命,他的邪恶化身海德的生命也会随之戛然而止。经过反复考虑,他最后用一剂毒药做了自我了断。在自杀身亡前,杰基尔写了一封自我忏悔信,用坦然但令人震惊的方式,讲述了他的变身犯罪源头,展现了自己道貌岸然式的贪婪无情和饮鸩止渴式的种种欲望。这让我们得出一个沉重教训,如果自我放纵和享乐超过了自我克制和道德底线,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结局。
虽然小说发表于133年以前,但仍旧是一部具有重大道德意义的作品。它使得我们明白了双重人格的危险和如何避免这种危险,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压制人性中的邪恶。就这点说,法制和道德自律起了重要作用。在杰基尔医生的善和恶的自我之间的冲突、斗争和妥协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对自己欲望的放纵,深深自责的祈祷,无法还原的痛苦,这些冲突和矛盾也许会让我们对当今社会上已经曝光的腐败现象之后道貌岸然的人、他们的腐朽和放纵导致的人格分裂后可能造成的后果产生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