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生物力学研究综述

2019-07-12度,杜

运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站位手腕开放式

冯 度,杜 裕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3)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堪称网球技术的基础,是进攻、防守等各个时机中采用最多的技术,是网球运动中不可或缺击球技术。根据正手击球动作结构将其划分成准备姿势、引拍、挥拍击球和随挥动作4 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容纳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力学知识。在日常网球运动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由于对这些知识掌握的不到位,常常会做出一些违背生物力学原理的动作,日积月累不仅会影响各项网球技术更好的发挥,更甚者会致使运动损伤。

1 正手握拍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网球握拍形式有4 种(大陆式、东方式、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握拍),在当今网坛,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正手握拍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握拍方式。Van Gheluwe, B 等通过研究发现,西方式握拍相较东方式握拍,不仅能产生更大的速度,而且能控制住肘关节的角度。但Pluim B 等提出,西方式握拍增大网球肘发生的概率,因为其在加速挥拍时,肘部外翻的压力增大。程杰、彭杰也指出,半西方式握拍方式比较适宜,它不仅可以处理弹跳较低的球也可以打出强劲有力的上悬,重点是对于肘部的压力相对较小,受伤概率较低。综上,半西方式和西方式握拍都属于常用的握拍方式,大多研究表明西方式握拍对于运动员的力量等身体素质等要求更高。因此,初学者在选择握拍方式时,不应盲目地追寻喜欢的运动员,而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定位。

2 正手击球站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网球站位主要分为开放式站位和关闭式站位2 种。Bahamonde 等结果表明,关闭式站位中,正手击球时肩部内旋的转矩峰值明显大于开放式站位,这对击球会的影响非常大。郭洪伟通过研究也发现,开放式站位时,运动员在击球前臀部、躯干、肩部会预先转动1 次,这势必会增加击球的力量,并且在击球时上体的转动角度较大,几乎为关闭式的2 倍,这将很好地发挥腰腿大肌肉群的力量。但刘金柱,则提出,初学者可以先从关闭式站位入手,逐步向开放式站位过度。因为开放式站位击球对于球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上肢的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较高,初学时难度较大。但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则建议采用半开放式或开放式击球,因为这种打法可以隐藏击球意图、增多击球路线,扩大击球范围。综上,近几年研究普遍倾向于使用开放式站位,因为开放式站位便于横向移动,控制范围更广,且可以更好地隐藏击球意图。但对个人身体素质要求偏高,击球动作难度较大,因而力量训练需要加强。

3 正手击球引拍动作生物力学研究

Wilson 等认为,引拍过程需连贯不应有停顿,因为每停顿大约1s,便会丧失55%的储存能量,2s 则丧失80%,而4s后将几乎全部丧失,这会极大地降低弹性能量利用率。Takahashi 等发现,正手在完成引拍后摆动作时,躯干的扭动角约为30°,这对拉长肌肉有一定的作用。阎帅威等和鲁波均认为引拍后摆阶段是对肌肉进行预拉伸并储存了弹性势能,是为之后前摆挥拍击球的向心收缩做准备。胡启权则提出引拍阶段可采用高肘动作,这不仅可以使手腕和肘关节承受更大的力量,也减少了二者受伤的概率。贾明涛认为在引拍过程中球拍和手臂不应离身体太远,太远势必会增加转动惯量,使转动速度减慢,从而增加了转动阻力。综上,引拍的作用是为了之后的挥拍击球能有更大的力量,这是一个“蓄力”的过程,认为在引拍过程中若有停顿便会降低弹性势能的利用率。同时,球拍、手臂在引拍过程中不应与身体太远,因为离身体较近不仅可以减小了转动惯量增加转动速度,也能将储存在肩、肘、腕关节的能量,通过人体运动协调链更好地利用起来。

4 正手挥拍击球生物力学研究

挥拍击球是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关键环节,前人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正手挥拍击球时的生物力学特征。

Fujisawa,T 等研究发现在挥拍击球过程中,手臂应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肩关节。这样可以预先拉长肩部肌肉,上臂内旋挥拍时可以使收缩更加有力。同时髋关节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不仅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旋转,同时也应保持平衡使腿部的力量可以顺利地传到躯干。Elliott 等发现,在击打平击球和上旋球时,肩的速度对击球速度的作用约为15%,同时击球过程中肩轴普遍领先于髋轴,角度约为10°。

马艳辉=提出击球时,手腕处于“〈”形时有利于发力,否则在球拍触球过程中常会出现,手腕松动,无法控制拍面,最终导致回球下网。而鲁波则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手腕并没有完全固定,他们通常在击球过程中,控制手腕角度将其力量进一步叠加,从而更好的控制球的飞行轨迹,同时使击打在球的力量进一步加大。但由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手腕的力量、协调性以及及对球的整体控制能力的并未达到相应水平。因而,建议击球时保持手腕的固定以避免受伤。

郭坚和张锋等对屈臂击球方式和直臂击球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屈臂击球时,人体对球拍加速的过程中所做的功相对较小,而且肘关节还会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这样不仅可使动作更加经济有效,也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综上,在挥拍击球中首先眼睛要盯球,身体在转动的同时也要控制平衡,运用人体协调链原理由下至上,将每一环的力叠加在一块,最后在触球时充分的释放。在挥拍的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好各个部位的角度,虽然现已有球员已采用过直臂击球的方式,但大多还是以屈臂击球为主,并且大多建议在击球瞬间手腕保持固定,以防止运动损伤。

5 正手击球随挥动作生物力学研究

伦斯特伦发现随后动作是在击球后,上肢动作逐渐减慢,身体各环节的速度也逐渐降低,这个动作有2 个作用:一是防止运动损伤;二是使身体可以快速回位,已充分做好下一次击球的准备。Eygendaal D 也同样提出随挥动作可以避免因制动而导致的能量过耗使运动最佳化,同时对于网球肘的预防有着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张锋等进一步提出,随挥动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球的落点、旋转和速度,这对于击球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鲁波从站位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站位方式对于随挥动作能否发挥其最好的功效是不同的。关闭式站位击球的随挥限制身体的转动,不利于各协调链力量的充分发挥;而开放式站位正手击球后,对于击球其“惯性”并无强行限制,可以充分发挥身体各个部位的转动力量,从而使整个击球动作更加协调、稳定,可以增加击球的质量。

综上,随挥动作是不可忽略的一步,它不仅可以防止运动损伤,也是保持击球动作完整性的重要一步。有研究发现,随挥动作对于球的落点、旋转、速度等起到精细调节的作用,但在国内文献中,并没有具体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这也是后续研究可以关注的一点。

猜你喜欢

站位手腕开放式
基于YOLOV5与Raspberry PI及Arduino的视觉开放式智能机器服务平台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建党百年说“站位”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
常转手腕可通便
常转手腕可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