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宋代女性妆饰艺术成因及风格

2019-07-12郭晓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010024

名作欣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朝代妆容

⊙郭晓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010024]

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宋代女性的妆容较前朝有了丰富的变化,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以及国家文化政策无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宋代,女性一改前代浓妆艳抹的风格,变得更为素朴淡雅,但其中的新颖之风也并没有减弱。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宋代女性妆饰风格在中国古代妆饰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一、影响宋代女性审美的因素

1.前朝影响

任何一个新的朝代都不会是一日建成的,新朝代的发展必定是建立在旧朝代的基础上,与前一朝代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以前的唐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极为辉煌的朝代,国家经济政治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顶峰,并且把唐朝文化传播到了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甚至成为全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唐代,女性的妆饰艺术极为雍容华贵,唐代女性的妆饰风格也处处显现了当时人们对国家的强盛和发展有着极大自信。

唐末,藩镇割据,唐朝最终走向了灭亡。也许因为看到了唐代的没落,宋代对武将颇为忌惮。宋代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经验教训,空前强化君权,重文抑武,文化的发展在宋代也空前繁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到了宋代,在面部妆饰上,唐代女性流行的浓厚粗犷的妆容已经很少见到了。宋代的女性更喜爱的是一种含蓄淡雅的美感,但宋代女性的面妆所包含的额黄、花钿、眉妆等妆饰中,还是可以看出前代所遗留的痕迹。

2.理学思想

两宋时期思想上的主流是以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理学的兴起,对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核心,儒、道、佛相互渗透的思想体系,宣扬尊古、复礼、妇教,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们往往喜爱通过对外在事物的观察,不断体会、感悟,以获得理性的认知,认为“理”即“天”,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这种哲学思想也影响到了当时女性的审美观念,在理学家大力对理性之美的发掘和提倡、指导下,格物穷理的思想为宋人们普遍接受。宋代人们对事物渐渐有了一种理性的思辨能力,他们的审美方式也逐渐成为“观物必造其质”。宋代女性妆饰崇尚一种质朴之美,整个宋代的审美眼光开始从唐朝的喜爱丰满变为喜爱纤瘦,从追求奢华变为趋于淡雅。宋人开始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平淡的情趣,宋代的女性也不再像唐朝妇女那样向往浓艳丰腴,而是更愿意塑造含蓄内敛的美,接近自然的状态。

3.男性审美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女性一直处于男权主导的社会中,似乎从没有逃过男性目光的“凝视”。男权文化用规训的方式控制着女性的精神自由和身体自由,男性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审美方式,将女性塑造成他们所喜爱的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男性视角下的女性美就对女性的审美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女性也是渴望“被看”的,妆饰打扮除了满足自我的心理追求之外,得到男性欣赏的目光也是她们所追求的。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女性妆饰风格的变化往往和男性的审美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宋代,社会是“重文轻武”的大环境,男性的爱好不再是“驰骋疆场”,而是转向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品格。对于女性妆饰,大多数的男性也更加偏好雅致、有内涵的风格。苏轼用“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来表明自己对于事物的审美品位。宋代不少男性诗人,都在诗歌中描绘了他们眼中的女性,其实亦是他们心中的女性形象,如“晚凉倦浴,素妆薄试铅华靓。凝定。似一朵芙蓉泛清镜”。陈允平在《侧犯》中将妆容淡雅的女子比作芙蓉,怜爱之情溢于言表。词人柳永的《木兰花》中写道:“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这更是表达了宋代诗人对“天然去雕饰”之美的一种喜爱,浓妆艳抹的女性并不是宋代男性所爱的。素雅接近自然的妆饰更能体现女子本身的媚,是一种内在的表现。这样的男性审美取向自然影响到了宋代女性的审美,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朝代的女子极少再见那种腮红敷满整个脸蛋的夸张“飞霞妆”,即使仍有前代流传下来的“红妆”,也变为略施脂粉的淡淡一层,白皙中透露着一丝粉嫩,这种妆容风格的转变也是迎合当时男性审美情趣的一种重要表现。

二、宋代女子妆饰整体风格

1.朴素简雅之风

宋代女性整体的妆饰风格都是一种朴素简雅之风,以典雅、清淡为美。从已有的绘画作品中和彩塑作品中可以看出,宋代人的脸型长圆,五官较小,细眉开目,在化妆上清淡朴素,面部略施脂粉,细长的眉毛勾勒出一种深情,樱桃小嘴惹人喜爱,多有一种俏丽清秀之美。在宋代圣母殿里的彩塑作品中,女子都眼中常含机智,嘴角挂着微笑,显得文雅、自信。不仅是这些妆饰,彩塑作品中的女子的服装也是流畅简约,没有过度修饰,通过匠人们的处理,显现出了简洁素朴之风。

宋代人的审美观念从唐代时那种注重事物外在形态和直接感受的形式之下,转变为对事物内在的探究,实现了向内的收缩,以“气质”为美。贤淑、端庄的女子形象成为一种风尚,清雅之颜、质朴之貌也成为诗歌、绘画、雕塑作品中所赞扬的一种形象。

2.种类丰富之美

宋代女性的妆饰整体风格虽然追求的是一种朴素简雅之美,但并不代表其妆饰风格是单调的,在整体风格的淡雅之中,内容及表现形式却丰富多彩,富于变化。长额眉中,也有着丰富变化的其他眉形,例如远山眉、柳叶眉、月眉、浅文殊眉等各种弯曲程度不一,但都拥有细长特点的眉形。其中,浅文殊眉因为其眉式淡雅而纤细,特别符合尼姑形象而受到了寺院中尼姑们的喜爱。阔眉中除了倒晕眉,也有出茧眉、广眉这样的眉形,这都与前朝的流行有关,虽然宋代已经少见,但也是流传下来。花钿、面靥、额黄中的材料丰富多样、无奇不有,除了普通胭脂染料、剪纸材料之外,珍珠玉石、昆虫翠鸟甚至也被用来作为面部的妆饰,这些无不展示了宋代女子妆饰内容和形式的丰富。

宋代女子不仅继承了前代的精华,而且大胆创新,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力。这也说明了女性妆容的流行是极富变化性的,在大的审美风格之下,也会始终处于更新与变化之中。

三、结语

中国妇女妆饰有着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历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风,女性妆饰也是时代的一个符号,对理解那个时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晋祠圣母殿中的宋代女性彩塑,还是南薰殿旧藏的《历代帝后像》,都可以看到宋人所展示的一种精神面貌。这一时代的女性形象端庄淡雅,却不失华美,是一种理学标准之下的“美”。同时,它又有着前朝的遗风,也对后代产生着影响。所以说,对中国历代女性妆饰的研究,是一个极有必要的课题。当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时,便会对那个朝代的历史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朝代妆容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点绛唇
猜朝代
浅解三字经(之八十)
朝代谁也不服谁
不懂就百度
出席场合就要“隆重华丽”的妆容
我的妆容魔术师
“油画风”妆容起义别再用惯色打发脸容
拯救妆容的“小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