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书写的移民文学作品
——以卡勒德·胡赛尼作品为例
2019-07-12余艳娥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650500
⊙余艳娥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
引言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 )是美国文坛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秀。他迄今为止的三部小说都登上了各大权威畅销书榜,并收获好评如潮。2003 年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101 周,仅在美国就售出了 700 万册。2007 年的《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蝉联《时代杂志》畅销书榜 103 周,并领跑榜单达 15 周之久。2013 年的《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而且五个月之内销售就突破300万册。三部小说的接连成功证明胡赛尼并非一鸣惊人之后的昙花一现,也为其在美国文坛赢得一席之地。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外交官,母亲是一位中学老师。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十四岁的胡赛尼随父母逃亡国外,1980年作为政治难民移民美国,住在加利福尼亚州。1996年,胡赛尼进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学习,毕业后成了一名内科医生。胡赛尼热衷于文学创作,在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之前,就已经创作并发表数部短篇小说。
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不能简单地归入畅销书行列。作为一名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的作品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胡塞尼的作品也可归入移民文学。有学者指出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具有鲜明浓厚的移民文学特征。另有学者指出应当重视胡赛尼作品在后“9·11”背景下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的移民文学属性,及其发挥的独特的文化桥梁功能与影响力。
本文将卡勒德·胡赛尼视为一位移民作家,将其三部小说视为移民文学作品,在回顾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类学角度入手对胡赛尼作品中的文化书写进行研究。
一、作为文化书写的移民文学
移民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移民文学泛指一切反映移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在这个意义上,移民文学的创作者既可以是移民,也可以不是移民。在表达的媒介方面,移民文学既可以是使用母国语言创作,也可以是使用移居国语言创作。狭义的移民文学特指由移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移民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应是指由一国迁移到另一国、并取得该国公民资格的作家(即其社会身份是移民)所创作的作品(及相关现象)。”除此之外,移民作家使用何种语言进行写作也被视为移民文学的重要标志,有学者指出美国的移民文学指的是外裔移民用英文写作发表的作品。根据以上移民文学的狭义定义,卡勒德·胡赛尼出生在阿富汗,少年时期移民美国,并能流利地使用英文创作;其小说除《灿烂千阳》之外,另外两部的主人公均是移民身份,移民经历以及文化身份问题是作品的重要主题。卡勒德·胡赛尼毋庸置疑属于移民作家,其作品可以归入移民文学的行列。
与非移民文学相比,移民文学自有其特点,既不同于移民作家母国的文学,也不同于移居国的文学,即是“一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度的文学书写”。“离散”(或 “流散”)因此成为移民文学的特质。卡勒德·胡赛尼作品具有明显的流散特质。《追风筝的人》以主角阿米尔的流散经历为主线,展现了其在流散状态下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以及建构过程。《群山回唱》塑造了在国破家亡之际被迫流散的阿富汗移民形象,并聚焦这些移民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文化认同的追寻。2003年,胡赛尼重返阿富汗。在时代杂志的一篇专访中,表达了返回故国时自己所面对的“回家”(coming home)和“局外人”(outsider)的双重感受。同时,表示自己与阿富汗之间的联系永远无法隔断。
移民作者的移民身份和流散经历必然体现在其对故国故事及故国经验的书写之中。“移民作家创造性的视野可以颠覆官方的历史叙事,可以使‘不在’成为真实的存在,使民族和历史的创伤更加真实地在场。在这种叙事当中,过去并没有被淹没,而是被重新展现。”因此,移民作家对于母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书写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的研究现状
自2006年以来,国内的胡赛尼作品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国内美国文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三部小说中,《追风筝的人》(或译《追风筝的孩子》)相关研究最多。除去部分介绍性文章及同名电影评论文章,主要研究有四类:对小说成长、背叛、救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父子关系等主题的研究;对阿米尔、哈桑等人物形象或人物心理的解读及分析;对风筝等意象的解读;对小说叙事技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象征、重复等写作手法的分析。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张国龙、陈晖从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关注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把《追风筝的人》作为典型的成长小说,风筝意味着成长的受挫与新生;王建荣对小说中风筝意象的多重解读;李争、张秀丽对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焦虑及找寻过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小说的现实意义;张俊萍、李梦丽《追风筝的人》中“影身人物”的设置,通过对小说中影身人物与主人公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李颖、李璐从《追风筝的人》中的文化背景和宗教特点入手,分析胡赛尼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
《灿烂千阳》的相关研究可归纳为四类:对小说主题的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对玛利亚姆、莱拉等小说人物形象及人物性格的分析;对小说成长、创伤等主题的解读对作者叙事艺术、叙事策略的分析。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尚必武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应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对《灿烂千阳》中与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相关的评价性词汇进行分析,揭示了阿富汗女性的多舛命运。李青霜通过文本细读,对小说主题进行了深入且独到的解读。刘喜波,葛健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主体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关于《群山回唱》的研究,除了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的研究之外,大部分研究聚焦小说的家庭伦理、创伤书写以及身份书写。代表性研究包括,刘靖宇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曲涛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小说中的三个阿富汗男性人物所面临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陈倩通过对小说的细读,细致考察了胡塞尼的家国观。
对于三部作品的整体性研究不多,以刘靖宇和曲琳琳两位学者为代表。刘靖宇从家庭伦理学的视域入手,对三部小说中的创伤叙事进行研究;曲琳琳对《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揭示阿富汗妇女的悲剧命运及努力抗争;高晶、于芳通过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强阳》进行解读。
综上所述,国内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以及相关文化身份、女性主义、道德伦理等主题的分析。作为移民文学,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具有文化书写的价值和功能。然而,现有研究对其作品中文化书写的研究明显不足,未能充分发掘其文化书写的价值所在。
三、卡勒德·胡赛尼作品中文化书写的研究路径
作为移民文学作品,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中有大量关于阿富汗历史文化背景的描写。除了小说的情节、人物、象征和主题等,对于阿富汗历史和文化的呈现也是其小说成功的关键所在。虽然,胡赛尼本人更希望读者被自己的故事打动,但是他也并不否认自己的作品是“了解阿富汗的一扇窗”。
《追风筝的人》中提及的阿富汗历史事件,对于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关系的描述,《可兰经》、馕饼、清真寺等文化符号的反复出现,关于阿米尔父亲的房子、喀布尔城市格局的细致描述,阿米尔和哈桑看的电影,阿里哼唱的歌曲,以及阿富汗冬天风筝大赛的展现……以上文化书写除了服务于小说的人物创造、情节塑造以及主题之外,还是对阿富汗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与记录。在这个意义上,移民文学作品具有民族志的含义。
文学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表征方式,因此也是认识他者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民族志是人类学研究和表述的经典范式,是对他者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记叙。文学作品和民族志的相似性对移民文学研究的启发在于,可以尝试从人类学对于文化的书写入手,对移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书写进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移民作家对于母国社会文化的塑造和想象,揭示作者的文化书写策略以及作者对于母国文化和移居国文化的态度,最终回归移民文学关于离散经历、文化身份等重大主题的讨论。
在具体分析和操作层面上,人类学家格尔茨所强调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可以作为移民文学作品文化书写分析的突破口。有学者指出,民族志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对深描(详尽细致的描写)的注重。“人类学家在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写时可能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其实更像是在写小说,同样,写小说的文学家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其他人类学家眼中称职的学者。”
结语
“9·11”事件让阿富汗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舆论的焦点,人们对阿富汗充满了好奇。随后的恐怖袭击和全球反恐又让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出现了很多对于阿富汗文化的误读,甚至是歪曲和丑化,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恐惧。在此背景下,具有阿富汗文化背景的少数族裔/移民作家的作品在文学文本之外又兼具塑造阿富汗文化形象及开展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功能。因此,对阿富汗裔作家作品中的文化书写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人类学“深描”这一文化书写及阐释方式的启发下,把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视为移民作家,将其三部作品视为移民文学作品,全面梳理胡赛尼笔下的阿富汗文化形象,分析其文化书写的方式和策略,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或移民文学进行文化书写研究。
[1][10] 潘苏悦:《从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看“移民文学”的发展趋向》,《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
[2]王娟、孙妮:《卡勒德·胡赛尼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3]邓利:《移民文学:一个亟待规范和重视的研究话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6] 曹惠民:《华人移民文学的身份与价值实现——兼谈所谓“新移民文学”》,《华文文学》2007年第2期。
[5]董鼎山:《浅谈美国移民文学》,《华文文学》2006年第1期。
[7]王慧敏、荆蓁:《身份流散下的精神守望与追寻——论〈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题与身份构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2期;李争、张秀丽:《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找寻——读〈追风筝的人〉》,《学术界》2013年第2期。
[8]Steinmetz,Katy.Moving the Mountain
.Time,vol.181,no.20,May 2013:58.[9]孙冬:《论移民作家的阈限空间——评哈金的〈移民作家〉》,《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11]李菲:《民族文学与民族志——文学人类学批评视域下的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2]刘珩:《部分的真理——文学文本与人类学民族志的“书写”》,《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