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移民经验的中国表述
——评陈瑞琳新著《去意大利》兼及其他

2019-07-12四川赵渭绒

名作欣赏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华文散文移民

四川 赵渭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开始进入纵深发展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作家作品,从创作内容和风格来看,也逐渐呈现出相对成熟与稳定的特性。随着这一领域佳作迭出,国内学界逐渐开始重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对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与提升,对涌现出的新作品也在不断跟进与研究。旅美作家陈瑞琳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她本人既是北美华文文学领域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是华文文学研究的评论者与研究者。因此,对应到她本人的文学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散文创作方面的成绩,二是文学评论方面的成就。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讨论其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特点与艺术成就。

扫描北美的新移民作家散文创作,以男性作家居多,陈瑞琳则是女性作家中散文创作的翘楚。从她第一篇根据自己在美国餐馆的打工体验创作的散文《餐馆辛酸》伊始,陈瑞琳的散文创作已经历时二十多年,先后陆续出版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家住墨西哥湾》《他乡望月》等,可以说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越。《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是其最新的散文集,包含了《去意大利》《寻找雨果》《走进阿尔卑斯山》等49篇旅行散文,内容涉及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是作者的旅行见闻及异域思考的结晶。从创作内容上来看,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维度:

他乡望月:情系故土的原乡记忆

与大多数旅居海外的华文作者相同,陈瑞琳的文学创作从移民美国后的小试牛刀到后来在散文创作上的集中发力,都包含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这份乡愁既有对故国在情感上的皈依,也有对既往生活经历的宝贵回忆。其作品深深植根于母语文化的血脉之中,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细诉倾吐,情感细腻、表达真切,常常令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笔者在韩国的大学做交换教授期间,无意中在网络上读到她的获奖散文《他乡望月》,随之被她吸引。当一个人远离故土,新的环境尚未融入,旧的环境已经脱离,整个人处于一种“between in”的状态,感到的是文化上的疏离,这种边缘与流散的状态更令人的精神无处安放,倍感孤独寂寥。《他乡望月》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是作者牵着小儿的手在墨西哥湾休斯敦的一片月色中,深情回忆儿时长安的散文,一路读来,一种淡淡的落寞与忧伤像月光一样洒遍全身。再到文章后半部分,虽然身处异域,观赏着异国的风土人情,在情感上覆盖的却是浓浓的中华之情与思乡之情,中国经验在不自觉地进行移植:“南端的大西洋里的岛寻到海明威的故乡,加州的淘金谷里看见了马克·吐温的小镇,新英格兰的秋天漫山是惠特曼歌唱的草叶,西北荒原上看得见杰克·伦敦笔下狼的战场。然而,走在这样的风景里,心海上却总是浮着屈原的汨罗江、陈子昂的幽州台、陆游的沈园,更有曹雪芹西山交往卖风筝的草屋。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面前,想到的竟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走在华州的维尼亚冰川雪山之巅,感觉里完全是杜甫老先生的‘会当凌绝顶’。”作者在面对异域的各种景象时脑海里浮现的仍是故土家乡里的各种景象,这种情感上的自然移植不禁使作者反思:“难道真是这样,生命的脚步离故乡的堤岸越来越远,灵魂里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可以说在思乡类散文中,《他乡望月》是极具代表性的。

此外,《我的中国肚子》《一缕茶烟》《来碗羊肉泡馍》则是在异域中对故乡美食的贪恋与赞美之情。《一缕茶烟》的语言风格颇具诗意,在表明了咖啡、酒与茶之间,唯独爱茶的嗜好外,更是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在异国他乡爱茶喜茶的落寞情怀:“待到午后,终于有了片刻的‘闲’,遂想起早先在伦敦街头看见的喝茶读小报的英人,豁然给自己斟一杯热滚的清茶,那淡淡的茶烟确实是从手中袅袅升起,心却不能静,窗外红尘依然,不能诉说,也无从倾听,空寞的世界只有从手中沙漏般流淌,敲打着我‘独饮’的哀伤。”这缕茶烟,对在伦敦街头的英人是惬意,忙碌的一天中的短暂放松;对作者则是落寞的情绪与缥缈的情丝,如烟如缕,虚无缥缈,逐之不去。茶在这里象征着中国文化,而在茶烟中缥缈的思绪将寄居海外的孤独寂寥、忧伤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颇有一番“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飘零之感。离开是为了更好地怀念,正如旅美作家啸尘所说:“我清楚自己的远走他乡,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因为要圆那样一个悠久的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自己对故乡有某种程度上的离弃。于是在我的理解里,那所谓的乡愁便一度成了一种奢侈的情感。”作者由于在距离上与故乡的遥远,在精神上却更显牵恋与依赖,作者满怀真情地将这些诉诸笔端,尽情地倾吐,这种情绪大概是每一位海外华人共有的情感经历。这也是陈瑞琳的散文容易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

异域之思:美国移民经验的中国表述

作为第一代移民,作为个体,陈瑞琳对海外移民生活及海外华人生存境遇有着深刻的体悟,常常在散文中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海外华人的生活境遇,对他们的遭遇或同情或欣喜或反思或叹息。在描述自身的移民遭遇时也是毫不保留,如实地进行记录。如在《来碗“羊肉泡馍”》里,当一个来自秦川大地的异乡女子孤零零地站在休斯敦百利大街无边而绝望的寒冷中时,心里最美的事就是来上一碗家乡的羊肉泡馍。第一代移民在海外求职与生存时的艰难与辛酸不由得在笔下流淌:“太阳开始下坠,休斯敦不相信眼泪,但我需要钱,需要工作。身上的白衬衣浆洗得很白,这百利大道上的餐馆老板非要我说英语或者粤语。这个城市不肯讲我会的语言,这个一点儿都不‘美’的国家也不想给我一条活路。”真实的处境,坦荡的情怀,对故土的思念,对母语的依恋,对家乡美食的渴望,还有骨子里的倔强与顽强,滴着血的疼痛的倾诉,历历在目的真实与真情,读来令人涕零感下。

作为女性作家,陈瑞琳笔下多了对移民女性的关注与同情,正如张洁在中篇小说《方舟》中的开篇题记:“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女人花》中讲述了各式各样的移民女性的故事,是对移居海外的中国女人的集体素描。北京女孩莉莉因为爱上有妇之夫,怀了孩子,不得不嫁给休斯敦石油工,来到美国后整日被关在家里,还经常挨打。最后,迫不得已到夜总会去跳脱衣舞。一位娇小玲珑的上海姑娘,花了5万元的偷渡费被关在大木箱里几十个小时,从卡车上扔下来时脊椎骨差点儿摔断。即便这样,等待她的仍然是未知的命运。而一些有钱的女人,有着大把的银子,却在海外过着守活寡和提心吊胆的日子。在水城威尼斯遇见的来自温州的年轻女子,在海外打拼多年,生活境遇却差强人意。还有上当受骗的网络新娘,原以为在网上结识了“美国情圣”,嫁到美国后才发现这个机场搬运工穷得叮当响,这个男人仅仅凭借一台旧电脑和全球120个女子谈情说爱。最后,这位女性不得不拿着打印出来的数百封情书,希望媒体披露此事,以便保护更多的女性不受欺骗。而生活状态较好的知识女性如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独生女即便过上了“早起看云,傍晚看霞,晴天的时候还能看见苍苍茫茫的中国!”的日子,也不得不忍受远离故土的寂寞,难以避免精神上的空虚。漫游罗马时遇见定居海外来自安徽芜湖的女老板依萍,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善于向西方人学习,已经在罗马拥有两个家庭旅馆。

作为移居美国的知识女性和海外华文文学的开拓者与推动者,陈瑞琳的笔下少不了对海外知识女性群像的描绘。《又见融融》以轻松愉快的笔墨回顾了与海外华文女作家融融之间的友谊与相处细节;《约会张翎》中两位华文女作家共同为海外移民倾注了热情与关注,在多伦多移民数量已经多达四十万的情况下,张翎创作了《新移民服务站的二十四小时》,刻画了初来乍到、笑话迭出的新移民故事;《棕榈深处有人家》描述到《我爱棕榈 我爱棕榈》与《移民家庭纽约洋过招》的女作家余国英家做客的情景;《这个冬天,想起张爱玲》,梳理了哈佛华裔女学者张凤女士对张爱玲史料的挖掘与搜集,反思了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个人命运的变化及遭遇;《“笑”看红尘》则抓住了海外女作家吴玲瑶最重要的个性特点“丰面带笑”,来反映其精神气质和阅读其作品的感受;《她是“游牧人”》则刻画严歌苓,重点刻画她“婷婷的身姿里蓄满了谦虚的孤傲和诚恳的简洁”的神韵,同为远离故国旅居海外的作者,陈瑞琳对严歌苓关于生命移植的看法深表赞同:“到了一块新国土,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新鲜的,都是刺激的。即便遥想当年,因为有了地理、时间,以及文化语言的距离,许多往事也显得新鲜奇异,有了一种发人深思的意义。侥幸我有这样远离故土的机会,像一个生命的移植——将自己连根拔起,再往一片新土上栽植,而在新土上扎根之前,这个生命的全部根须是裸露的,像是裸露着的全部神经,因此我自然是惊人地敏感。伤痛也好,慰藉也好,都在这种敏感中夸张了,都在夸张中形成强烈的形象和故事。于是便出来一个又一个小说。”

放眼世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陈瑞琳有着对世界文化的热情与关注,坦言:“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睁眼看世界,看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放眼世界是生命的激情所在,在放眼世界的同时,其作品既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接纳又有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整合。在《去意大利》的序中,她指出了国人在经济腾飞后,伴随着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却是对文化生活的轻视和怠慢,这样就使她的作品颇具时代批判的精神,她说:“就在开始动笔写意大利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一队一队、一船一船、一家一家的中国人在意大利;在威尼斯的河道里,坐在贡多拉上面的游客也几乎都是中国人。在意大利的商店里,我曾看见中国的小伙子一掷千金,为女友买奢侈品。当我问他:‘你最喜欢意大利的什么?’他回答说:‘当然是精品店啦!’我不禁由喜而悲,喜的是中国人有钱了,可以走向世界,悲的是有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去了意大利,却对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走马观花。”

在描述自己喜爱的佛罗伦萨时,作者多用互文性的手法以不同作者的文字来共同聚焦这一地理名胜。这时候,佛罗伦萨就不仅仅是一个风景名胜,而上升为一个文化意象,在这个被物化了的对象中注入热情、激情与生命中的爱。看看她引用同为散文家朱琦的文字:“我叩访了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圣殿,在这座被誉为‘意大利先贤祠’的教堂里默默转了好几圈,逐一辨认文化巨人的坟墓。达·芬奇死后葬在了法国,但丁、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和马基亚维利等人都安息在这里。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赋予一个城市千年荣光,佛罗伦萨拥有好多位。纵然没有达·芬奇,佛罗伦萨也让人忍不住想探究一下,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这座城市的文化巨人可以成群结队?”由于对欧洲文化的热爱,在游览佛罗伦萨、梵蒂冈时,作者并未一一描述所见所闻,而是将自身的哲学、美术与文学知识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由柏拉图、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徐志摩等共同组成的中西熔炉式的艺术想象的多维空间。

在欣赏一些世界名胜的时候,作者也不忘将自身的文化移植到西方文化当中。《英伦秋行》讲述了作者在秋天远赴英伦旅行的故事,华人在异域的体验及其与女友在英伦找路时的小小挫折占据了文章的大半篇幅,更多的是将异域之景融入个人感情当中进行叙述。在陈瑞琳的其他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性特点,那就是景是他国景,情是中华情。例如在《雨中剑桥》《大英博物馆》等散文中,眼睛观着异域的景,心里随时浮现的却是中华感情。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种文化的对接显得非常自然融洽,毫无违和之感。例如在喝英式茶时自然联想到周作人关于品茶的趣味;在游览温莎古堡时无意带出英国贵族觉得中国人爱嬉笑、天生乐观快乐的情景;游览大英博物馆时想起席慕蓉歌颂的“五月欧洲的阳光”的诗句;漫游苏格兰高地时想起女作家李黎翻译的湖名;在寻访雨果故居时,作者不限于外景的描摹,而是从历史的深处出发对历史对人性发出纵深的思考,使浅显的旅行散文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此外,布鲁塞尔的中国城,多伦多的中国城,波士顿的中国城,作者每到一处一定要借机造访华人聚居的中国城,而中国城里的中国人在海外的生活现状是作者最为关心的,也成为旅行的重点。脚步踏遍世界各地,在不间断地对千山万水的追寻中,作者内心始终秉有一颗中国心,随时随地表达对中国人的关心、对中国情的关注。在波士顿,她真诚地告诉朋友想去看看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当孩子问,为什么跑那么远来中国城吃饭时,“我不能回答,小小的孩子怎能明白母亲血脉里所沉淀的那种依恋”。脚步越远,心灵越近,在不断地行走观察与对比观照中,作者的胸怀渐渐开阔起来,心中多的是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对自身文化的眷恋,常常不由地发出:“中国人在海外,所努力的除了缔造新生活的梦想,不也在倾心传承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谱写着移民的歌里最动人的篇章”吗?

综观陈瑞琳的散文作品,我看到的是一位长年旅居海外的华文女作家对故国家园的深情回忆、对移民生活的自我超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接纳。其实,身体的流散状态在精神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母国文化的执念,流散各地的海外华人身上流淌着相同的中华血脉,有着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无论相距多远,他们在文化上都有着一致性,在精神内核上有着凝聚力。这就是他们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相遇,都兼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身份,在语言、文字、饮食、习俗、节日、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上多有共性,形成了一个散居世界各地的人类精神的命运共同体。这就使得以陈瑞琳为代表的海外华文作家相互之间有着情感上的依赖与联系,在他们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这个团体更加团结,更加温暖。这种物理属性上的离散并没有成为精神上离心的因素,恰恰相反,他们形成了一个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底色,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表象的特殊精神聚合与交流的空间。这样,离散与游走便具备了精神追寻的哲学意义,正如陈瑞琳在《去意大利·后记》中所说:“我希望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表达自己游走世界各地的文化感受,其中一个个行走的故事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山水游赏,而是进入到新的文化理想的探索。一个东方女人,移居到北美墨西哥湾的海岸边上,倾听着来自加勒比海深处的涛声,亲历过东西方的花开花落,怀想着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文学的意义上思考着‘当东方遇到西方’这百年不解的话题。”

显然,海外华文文学由于特殊的视角,其作品相应呈现出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既包含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排异,又包含文化之间的包容与接纳。而寄居海外的华人作为文化边缘人,不得不面对多种文化,如何合理而巧妙地应对与处理文化之间的冲突,如何在接纳与包容他国文化的时候不被他国化,是每一位在外华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其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其面对各类文化时的困境,还看到了他们关于异域生存境遇的智慧表达。这是一种超越了单一民族与单一文化的处境后,所拥有的地球人的视野与气度,是我们今天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途径之一。今天的陈瑞琳已经不是在餐馆里打工的那个势单力薄的异乡女子,而是拥有众多头衔和影响力的海外华文作家,是海外华文文学与作家的发掘者与伯乐,是推动我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是世界华文文学界的重要评论者与重要推动者。她在完成了个人华丽转身的同时,也推动着世界华文文学的进步,在一些重要的学术年会上她发出许多富有卓见的论断与掷地有声的倡议。细观之下,其文学与批评的视野已经开始放眼全球,她的抱负与胸怀势必会促使世界华文文学走向更好的未来。

①②③⑤⑥陈瑞琳:《他乡望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页,第65页, 第125—126页,第50页, 第15页。

④啸尘:《珍藏的乡愁》,《国风》第11期,1997年9月28日。

⑦严歌苓:《洞房—少女小渔》,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⑧⑨⑩⑪⑫⑬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鹭江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第3页,第5页,第164页,第95页,第240页。

猜你喜欢

华文散文移民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移民火星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