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卖:义的追问,爱的反思
2019-07-11陈立军
陈立军
义卖活动的狂欢
三月,学校组织了每年一次的爱心义卖活动。
活动选在一个晴朗的周五下午,地点在学校的篮球场。各班学生使出浑身解数,有以大幅海报吸睛的,也有用劲歌热舞招揽顾客的,还有以跳跃扣篮吸引男女粉丝的……整个卖场被热闹的叫卖声和音乐声淹没了。
K351班也不示弱。摊位上摆满了同学捐出的物品,有书本、明信片、镜框、存钱罐、镇纸、寿司、蛋糕……十多名同学坚守大本营,热心售卖,更多同学拿着不是很畅销的商品当起了“流动商贩”。
临近黄昏,爱心义卖活动圆满结束,据统计,学校共筹得四万多元义卖款。
后来得知,这空前的盛况和可观的善款并不意味着这次爱心义卖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盛况与硕果背后还有许多故事和细节值得追问和反思。
对义卖之“义”的三个追问
义卖是指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出售物品。显然,义卖的义,应当理解为正义、公益。我们出于正义、公益进行义卖活动,如果整个活动的过程有不合宜的地方——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那么这个“义”会不会打折?
追问一:合法乎——截留义卖款是无可厚非的吗?
义卖款被截留了?!
义卖活动结束的当天晚自习,还没来得及总结义卖活动,就有学生告诉我:K351班共筹得近一千一百元善款,生活委员只上交了七百多元。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我找到生活委员,她承认扣留了三百多元用来慰劳辛苦售卖的同学,并告诉我,当时她问了身边的几个同学,没有一个同学反对。
是责怪生活委员,教训全体同学,还是苦口婆心地分析说理……好像都不太妥。我选择了将这一事实在全班公开,请大家对事不对人,只就扣留善款一事(不问是谁扣留)交流想法。
七嘴八舌说义卖截留款
生活委员第一个站了起来,她承认了自己的私心,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同时,她也说了截留义卖款的另外一个缘由:别班有同学说义卖款中有一小部分会用于校团委的建设,而学校从没有就善款的去向做过说明。
“我非常想知道钱的流向,哪个乡,哪个镇,哪个山区,我都不会在乎,我在乎的是每个同学的爱心是否传递到了。
生活委员由理屈转向了理直。
这时有一名同学和她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学校捐款流程不够透明,学生才会生疑,起私心。
一事当前,不是自我反省,而是对他人指责,这样也可以吗?
还好,有一名同学开始自我反省:“那天生活委员说要扣留一部分钱的时候,我就在她身边,如果当时我表达了不同意见的话,扣留义卖款的事也许不会发生吧。”
生活委员继续补充:“诚然,这次有我的私心作祟,但如果爱心义卖的流程依然不完善,我有理由相信,這种抽钱的事绝不会消失。”
我提出疑问:“我已从团支书那里了解到,义卖款用作团支部建设的消息纯属谣言,善款的去向也张贴公示过,只是大家可能没关注到。现在我们退一步想,即便学校在爱心义卖活动流程上少了公示义卖款去向这一环节,即便像传言那样,其中的一小部分用作团委建设,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扣留义卖款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呢?”
瑾站起来说:“一般来说,一个人付出的同时期望有所回报。但以义卖之名行索取之实,就不可取了。”
思雨说:“我们在不确知善款去向的情况下,对学校抱一种怀疑态度很正常,可我们为何又一定要将对学校的怀疑和不信任当作我们扣留义卖款的理由呢?”
也有同学提出质疑:“如果我们辛苦筹得的善款一部分真是用作团委的开支,那我们为什么要全部上交呢?”
有很多同学明确表示不应该扣留义卖款,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如果义卖款去向不明或者可能挪作他用,那么,截留义卖款就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不只是涉及义卖的问题,更有如何做合格公民的问题。
理性认识义卖,做合格公民
我请学生百度:什么是义卖?义卖所得的使用原则是什么?违规使用义卖款意味着什么?
答案如下:
1.义卖:为正义或公益事业筹款而出售物品。
2.义卖所得款项应专款专用,并公布明细。
通常有如下几种违规情况。
滞留,未改变用途,未挪作他用,只是拨付时间晚了,但还是按照专款用途支了。
截留,应拨未拨,应支未支、未用,好像也不打算支了。
挪用,顾名思义,不但截留而且挪作他用了。
3.《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内容告诉学生什么?
如果学生真用这三百多元来慰劳自己,那么,他们的行为有可能是违法的。这样说大家可能会更不服:我们用自己挣的钱慰劳自己竟然可能违法。
我给学生举了个例子:卖馒头的人去买肉,买到的是注水肉;卖肉的人去买奶粉,奶粉里放了三聚氰胺;卖奶粉的去买馒头,馒头里放了染色剂……结果会怎样呢?我们将买不到好肉、好馒头、好奶粉……这样一来,社会的诚信体系将会面临坍塌,我们的生活就可能完全没有了安全感。
所以,每个人都要加强公民意识,做合格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知道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每个人都不提醒不制止别人的假与恶,也不保持自己的真与善,在抱怨他人很冷酷的同时,更冷酷地对待他人,在抱怨这个社会很现实的同时,变得更现实。如此循环,是强化恶之链条,还是加速爱的传递,善的接力呢?答案可想而知。
学生似乎豁然开朗。生活委员准备补交义卖款。
意料之外的插曲
晚自习后,曦告诉我,下午回到家,她把扣留义卖款的事情说给妈妈听,没想到妈妈赞扬生活委员很有经济头脑,严肃地指出她的想法很不正确。她有点沮丧,没和妈妈继续说下去。晚自习,经大家交流讨论,老师指点迷津,她才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对此事有了更明确的判断。曦的话让我意识到,成年人首先应该是合格的公民,如果成年人不能做合格公民,甚至教导孩子走向反面,那么即使我们在学校里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合格公民教育,当学生接触社会的时候,所接受过的教育反而会让他们失落、失望。每个学校的校长很有必要将成人的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培训课程。
追问二:合理乎——献爱心,为什么会略带失望?
爱心义卖结束后的第二周朝会上,学校表彰了义卖中的优秀班集体——善款在1000元以上的班级。这一表彰,犹如一块石子被丢入湖心,一下子在师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K351班学生心中会有怎样的涟漪呢?
在图书角的小本子上,我写道:
学校表扬了捐款在1000元以上的班级,对此事,许多人提出了质疑。
有人说,爱心义卖的重点应该在爱心,而不在卖。事实上,每个班的同学都倾注了最大热忱和最大爱心。学校怎能以钱数多少定优秀?
也有人说,单独拎出几个善款超过1000元的班级进行嘉奖,意义何在?是赞扬他们的爱心,还是对他们的善款数的表扬?
你怎么看?
跟帖如下——
一楼:每个人的力量虽微薄但不容忽视,不能只表扬那些筹款多的班级,想必那些班级也不是冲着奖励才义卖的。每个班级都应该被肯定和表扬,因为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楼:学校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使我们能获得不一样的快乐,每一声叫卖,每一次挥动手臂,你将体会到帮助他人带给自己的快乐。然而,这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快乐不能,爱心更不能。
三楼:明明是为了献爱心筹善款,不知不觉之中便成了一种攀比。
四楼:全部表扬太笼统,不表扬也不好,怎样的表扬可以皆大欢喜呢?
五楼:宣传栏内,每班一个版面,呈现各班义卖创意、心得、活动照片等如何?
……
学生言之凿凿,否定的言辞里也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帖子的末尾,我回复:
大家热情洋溢地献完爱心,为什么会略带失望呢?
因为爱心本无优劣和等级,它完全是出于我们内心的善意。谁能说那充满真诚与汗水的微薄善款不是充满爱心的呢?誰又能说那微薄的善款只代表微薄的爱呢?上千名同学共同播撒的爱心种子,是种在每一个孩子心田的,那是义卖的本质所在。爱心就如同一朵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那份圣洁,任周围多么嘈杂,有多少纠纷,它始终不参与竞争与比较,不管是在一个怎样钟爱评价与比较的年代。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应努力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民主、公正、人道、受尊重、鼓励理性参与的环境里,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教育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对学校的不妥之处,我们在宽容的同时,更应该献计献策,让学校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完善。对我们自己而言,要让义卖行动背后的爱心永存。
追问三:合情乎——义卖中的人情及其他
有好几名同学在周记本中写到了义卖中的人情负担。
其中路路同学这样写:
义卖接近尾声时,看着班上还有许多杂志堆在课桌上无人问津,我便带着杂志去人较多的地方售卖。刚走几步,以前高一的同学急匆匆地向我走来,一把拉住我的手臂,说:“路路,来我们班买几本杂志吧,就2块钱一本。”我尴尬地抱着我们班的杂志,不知所措。她见我不说话,就将我扯到了她们班的书摊旁,我这时才反应过来,连声说:“不了不了,我们自己班的都没卖完呢!”她看了看我们班的杂志,将我扯得更近了:“看在高一我们是同学的面子上你就买一本吧!就一本!”我站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时我才感受到人情给我带来的尴尬。忽然想起,我卖出的东西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这种人情卖出去的。我有点惭愧:失去了所谓的人情,我又能卖出多少物品呢?
我在文后批注:人情本是朋友亲人之间无形的联系,它意味着彼此的牵挂与帮助。人心暖,人情长,爱心汇聚是天堂。但如果沦为捆绑他人的绳索,则休矣!
也有同学写道:
同学们对于昂贵的装饰品、食物的热情似乎远远超过廉价的书。这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更注重物质享受而非精神享受呢?
我在文后批注:以小推大,是否可以概括整个社会的风气?当对书本的热捧超过对美味的喜爱时,也许我们就迎来了“新常态”。
还有同学写道:
除热卤、蛋糕、沙拉等满足了我的胃,义卖现场还有一些更吸引我的东西。
劲爆的音乐穿脑而过,漂亮女生略施淡妆,热舞而来,街舞社的女生用这些勾勒出青春的弧线。
好吧,至少在当时,美食、音乐和美女是我这种人的最高追求。
我在文后批注:就事论事,将心比心,喜欢美食、音乐与美女无可厚非。若说最高追求,还是在义卖中献爱心。因为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让爱心义卖之爱成为发自内心的对爱的需求
义卖款扣留风波,献爱心后的失望,义卖中的人情及其他,或不合法,或不合理,或不合情,我们都进行了深入的追问和思考,而更应该让我们反思的是,如何让爱心义卖活动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爱的需求。
学校:创设平台,完善机制,激活爱心,培养公民
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爱心义卖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在创设平台后,学校还需进一步完善机制。义卖款扣留风波在提醒学校完善制度,建立透明可见的监督体系、相关程序、相关宣传等。
同时,还要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的爱心。学校只有用好的教育把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爱激活,人性中的善才能在更大范围内被激活。否则,学生人性中的恶就可能释放出来。
最重要的是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不仅要将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落实到具体的校园生活中去,还要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教育生活中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公民;不仅要让学生健康成长,还要促进家长公民意识的加强,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学生:积极体验,理性认知,奉献爱心,满足需要
学校举行爱心义卖活动,首先是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式学习的环境。学生不仅要主动参与,更要积极体验,加强互动,在参与、体验和互动中增进个体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展现个体人格魅力。
其次,在大量的信息面前,要加强理性认识。唯有加强理性认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看到的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本质,正确理性地支配个人欲望。
再次,乐于奉献爱心。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义卖就是为了献爱心。当人人将内心这份爱的需求变成信仰时,这个世界才能真正成为爱的人间。
最后,满足双方爱的需要。爱心义卖,不只是满足受施者对爱的需要,更是满足施予者对爱的需求。正如舍得舍得,舍即是得,献爱心也一样。关心帮助他人就是关心帮助自己。济慈的义工帮了别人,还会对被帮助的人说谢谢,这是什么逻辑呢?义工们有这样一种理念:做义工,不是我们帮助他人,而是他人帮助我们,是他人满足我们内心对爱的需要。
当帮助别人成了我们自己的一种需求,我们才会视付出为得到,才会因奉献爱心而更幸福更温暖。
因此,爱心义卖,不仅需要爱的行动,更需要改变理念:义卖,一方面是帮助他人,另一方面,更是满足我们自己内心对爱的感受和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