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检测及CT血管造影检查研究

2019-07-11戴永锋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脑梗死

戴永锋

【摘要】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检测及CT血管造影检查。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成无斑块组(33例)、稳定斑块组(4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4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病情进展状况、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CI)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及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无斑块组病情进展率(6.06%)和稳定斑块组病情进展率(30.43%)均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后循环TIA和CI发生情况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三组患者MMSE、ESS及Barthel评分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评分均显著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下肢评分和平衡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CI复发率(14.29%)和穩定斑块组复发率(20.00%)均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66.67%),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显著优于不稳定斑块组,且CT血管造影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狭窄;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血管造影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8.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8-00-03

近年来,随着后循环缺血发病率的飙升,脑梗死(CI)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脑组织坏死、脑血管堵塞所致,而引发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2]。有研究结果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病理特征是斑块沉积和粥样硬化,且大部分CI患者的发病和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3]。而临床诊断也证实约有半数以上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4]。目前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是血管造影检查,且随着超声等无创检查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评估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对预测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研究,以探究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3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后循环缺血相关诊断标准者;(2)经颅脑MRI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狭窄者;(3)具有肢体乏力、眩晕、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像脑肿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者;(2)合并其他栓塞和病因不明者;(3)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4)研究前3个月发生颅内出血者。其中男58例,女55例,年龄45~78岁,平均(58.4±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成无斑块组(33例)、稳定斑块组(4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34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整个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后应用美国Picker公司生产型号为6000的螺旋CT扫描仪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扫描层间距为3 mm,扫描层厚也为3 mm,150 mA,120 kV。一共扫描2次,第1次平扫,第2次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扫描,两次均经主动脉弓向颅顶扫描。扫描图像和数据均传至工作站进行相应的图像重建。

1.3 评价标准

病情进展评价:采用NIHS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于患者入院时、入院7 d后分别进行评估,比较两次得分情况,入院7 d分数较入院时增加>1分为病情进展。

神经功能评价标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进行评估。MMSE总分30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1分及其以上;中度:10~20分;重度:9分及其以下。ESS总分100分,轻度卒中:60分以上;中度:31~60分;重度:30分及其以下。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轻度依赖:61~99分;中度:41~60分;重度:40分及其以下。

运动功能评价标准:采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下肢总积分34分,平衡功能积分14分。

预后评价:采用MMSE、ESS及Barthel评分进行评估。

随访:患者出院后对CI患者随访1年,每2周1次电话随访,每2个月一次门诊复查,观察记录患者CI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数据处理应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病情进展比较

无斑块组病情进展患者2例(2/33),其比例为6.06%;稳定斑块组病情进展患者14例(14/46),其比例为30.43%;不稳定斑块组病情进展患者21例(21/34),其比例为61.76%,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3.784,P<0.001)。

2.2 三组患者后循环TIA和CI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后循环TIA和CI发生情况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但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三组患者MMSE、ESS及Barthel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MMSE、ESS及Barthel评分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评分均显著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但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下肢评分和平衡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三组患者CI复发率比较

无斑块组CI复发1例(1/7),复发率为14.29%;稳定斑块组复发3例(3/15),复发率为20.00%;不稳定斑块组复发14例(14/21),复发率为66.67%,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442,P=0.005)。

3 討论

后循环脑梗死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狭窄,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5-6]。当椎基底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后,其粥样斑块沉积堵塞血管导致管腔狭窄而出现后循环缺血,同时,血管壁弹性降低也影响后循环血流灌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是由于初期的稳定斑块引发后循环病变所致,而随着斑块性质的进展,其脂质核心体积逐渐增大,原来均匀且较厚的纤维帽也逐渐变得不规则又薄,因此极易发生脱落堵塞血管,最终导致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7-8]。

相关研究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作为后循环缺血的一种类型,主要发生于后循环缺血早期,虽然椎基底动脉狭窄导致血管堵塞,但脑血管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满足供血需求,因此神经功能在此期间的损伤程度较轻,而脑梗死则是由于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后循环管腔完全堵塞所致,因此其神经损伤具有不可逆的特点。相关研究表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肢体乏力、眩晕、意识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9]。本研究中,通过应用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发现无斑块患者和稳定斑块患者病情进展较不稳定斑块患者更平缓,其病情进展发生率也显著更低,说明椎基底动脉斑块性质稳定性是监测后循环CI的重要因素,其稳定性越差,其发病率越高。同时,有研究结果显示,椎基底动脉斑块性质稳定性也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10]。本研究结果显示,无斑块患者和稳定斑块患者MMSE、ESS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不稳定斑块患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因子在脑血管堵塞时合成显著减少,而神经细胞胞浆内蛋白因为脑血管缺氧缺血导致出现破裂和损伤,大量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这也说明椎基底动脉斑块性质稳定性影响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其稳定性越差,其神经功能损伤更明显,预后更差。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1]。本研究中,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发现无斑块患者的运动功能基本正产,但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运动功能均出现障碍,证实上述研究结果。此外,临床有研究显示,CT血管造影操作简便、检测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在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12]。本研究中,通过应用CT血管造影在检查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应用发现,其能较为准确检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情况,证实CT血管造影确实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总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运动功能障碍,且CT血管造影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岐平,陈英道,李育英,等.急性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1):12-16.

[2]禹萌,张道培,任雅芳,等.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1):99-101.

[3]王丹,刘伟,胡月新,等.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8):893-896.

[4]张岐平,陈英道,李育英,等.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7):1040-1043.

[5]张永刚,刘希胜,王敏,等.PWI联合MRA评价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后循环远端无症状缺血[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8):1166-1170.

[6]王旭,祁宝昌,鞠维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与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10):916-919.

[7]李迪,高众,王苏平.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92-94.

[8]刘猛,吴坚,盛世英,等.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8):830-832.

[9]李水仙,郑维红,林威,等.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的对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6):336-340.

[10]房硕,王建民,胡岩芳,等.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1c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6):85-87.

[11]白雪,张晶晶.椎动脉颅内近远段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后循环缺血梗死区域、临床症状及伴发脑动脉狭窄对比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43):60-62.

[12]瞿琳娣,张辉,汪凯,等.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8,45(2):110-114.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