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城情
2019-07-11方丽芬
方丽芬
那年,像无数的求学者一样,一个娇憨的少女,在家人的陪同下,搭乘时速三十公里的长途汽车,历经三个半小时的颠簸,从近百公里的县城来到这座城市。
就读的母校当年称漳州师院,刚由漳州师专升级为本科院校。校园不大,楼房不多。高大轩敞的门,一条大道直通校区。道旁种着果树,开花时节,一串串黏着浓蜜的香甜小花,引来成群的蜜蜂嘤嘤盘旋。放假之际,果树上沉沉垂挂着一串串鹅黄粉绿的芒果,穿行树下,果香阵阵,却没人去攀援采摘。
果树下鲜花夹道:菊花、圣诞红、绣球花、唐菖蒲……按不同的季节交替更换,花盆相同,大小一致,干净整齐。菊花是罕见的“虎爪菊”,花朵硕大,花瓣似虎爪,弯曲俊健,刚劲有张力;圣诞红是树中奇葩,远望红于二月花,近看却全是叶子;最神奇的是绣球花,一团团像绣球缀在绿叶间,从初绽的碧绿,渐变为浅绿、珍珠白、粉紫、红紫,红得发紫大概是这么熬过来的吧;唐菖蒲,也是初见,不管红白橙粉紫黄,一律妖娆明媚,却又刚劲如剑,一串串从飞刀般的叶片间往上挺。
果树南侧隔着草坪有几座红楼,那是学校的核心区,是院领导办公处。楼下是图书室、阅览室、医务室、练功房、会议室,当年参加古典文学兴趣小组曾经走过的木制楼梯。红楼隔着池塘与漳州二中相邻。
果树北侧也是草坪,草坪四周有几株地标性大树,东北角是榕树,树冠庞大,树径粗壮,有孔穴,可容两人对坐,曾带着女友和三妹在孔穴中聊天吃零食。
西北角有两株木棉,高大粗壮。秋天,掉光叶子的枝干突然冒出许多钉刺,强硬的枝丫像刀,像剑,又像戟,直顶蓝天白云。当年最爱舒婷的《致橡树》,这两株木棉树也成了解读的意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它们并肩抵御流岚风雨,渴望自己也长成木棉的模样。“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唯美的灵魂伴侣!
开花时节,光秃的枝丫骤然冒出花苞,缀满花朵,硕大,娇艳。走过树下,不时有花朵跌落,沉沉地,像火炬,像叹息,“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吟咏诗句,莫名地,泪眼婆娑,原来,自己一直是个多情的女子啊!
秋天,坚硬的果实随风绽裂,雪白的飞絮迎风起舞,当此之际,我们都成了坏孩子,趁老师板书,全部右转,偷偷地捕捉它们飞舞的身影。
草坪北边是教学楼,楼前有两株凤凰树,树冠庞大,伸手可及,无花时叶子秀美,开花时花团紧簇,课间,总有许多同学倚栏赏之。
当时教室不足,幸亏课时不多,可以流动使用,大课、小课、公共课各有不同的教室。没有固定的教室,晚上想读点书,就得在晚饭后把书本拿到教室或阅览室占位置,才可以安心散步。
教学楼前的草坪成了晚自修的憩息地,趁着休息,到教室后的小卖部买几瓶冰镇可乐,几个牛角面包,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漫谈闲聊。那面包确实香,雪碧也很爽口,我的体重在大学期间不断飙升,牛角面包功不可没。
走过三湘石拱桥,里面是生活区。离桥不远有个礼堂,每年的迎新座谈会和周末舞会都在这里举行,还记得师院美女团支书的“既来之,则安之”,音韵铿锵,绕梁不绝。礼堂前的通道是我最爱的羽毛球场。
走过食堂后花园,三个食堂呈曲尺状交簇在一起,一个半开放式,一个窗口式,一个全开放式,以餐厅为主,兼营小炒或现煮汤面。二千多的师生,这些食堂明显太小,倘若早課,十一点去打饭最好,饭菜刚熟,新鲜,热腾,也不拥堵。待到下课,食堂就成了人群高密度区,都在长身体的年纪,又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对饭菜的渴望高于一切,大家也顾不得颜面,高举盆碗往里挤,有人还拿着盆子汤匙,一路敲打,一时间,各种声音自成闹市。有聪明的学生,把饭盆带到教室,一下课就朝食堂猛冲,抢在高峰期前快速完成打饭工作。但饭盆带到教室也有诸多不便,有时还要打开水,只好把书抱回宿舍,再返回购买盆底的那点残羹冷炙。不过,师院的饭菜声名远扬,附近几所学校常有学生前来就餐。
当时的学生宿舍共四座,女生集中在5、6两号楼,中间隔着花园,视力好的同学可以清晰地观望对楼的动静。当时对面住着几位青年教师,有位教师与学生谈恋爱,他们的恋爱完全处于被监视之中。两座楼各5层,每层11间,每间8或10人,中间有公共洗手间,兼具洗刷、如厕、浣洗等功能。每日清晨,排队洗刷是常事,永远的冷水,没有淋浴处,在宿舍围个布帘就成澡房。常在周末租自行车,到北京路洗温泉,而后来一碗甜糯的红豆汤,再加个外酥里嫩的春卷,生活也变得美好了。
男生住在8、15两号楼,分别是7和9层,没有电梯。他们偶尔会结伴过来串门,不常。
宿舍楼前面是操场,清晨可以跑步,也有男生打球。黄昏时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整个操场沸腾了。夜晚的操场是月下散步的好场所,有点光,不偏僻,安全满满。
校园呈半开放式,没有后门,生活区连着田园。晚饭后,常结伴到九龙江,穿过田园,爬上防洪堤,几分钟就到了。江岸有竹林,风吹林动,竹韵咿呀。远处,圆山成完美的弧度摆放在视野的尽头。听说圆山这几年成了水仙花海、荔枝海、金谷园,可惜无缘谒见,大学时曾到那里野炊,有相片可供回忆。
那时自己是个勤奋的孩子,除了准时上下课,还参加九龙江文学社和苔花诗社以及古典文学兴趣小组,因为底子薄,积淀少,自然得努力奋进。每晚抱着书本往教室跑,熄灯后又转到图书阅览书,直到宿舍熄灯,才悄悄地摸黑上床。
舍友们经常在宿舍聊天打毛衣,交流多了,自然成了好友。我却有点独来独往,除了夜读,也常跟社团的人在一起。每逢家里寄来生活费,必到新华书店或晓风书屋逛上老半天,有时也到澡堂,或到香港路、台湾路、新华东为祖父采购小百货,然后到长途汽车站办托运。看到舍友们彼此了解,亲密无间,有时也心生羡慕,不过,却还是跟着感觉走。
大学最后一学期,本想参加终选,考个本科再读两年。买了新概念英语,每天死啃单词,万事具备,考虑到家里弟妹多,家庭负担重,最终放弃考试,也失去了再呆两年的机会。
情深未了,毕业第九年,师院第一次招本科函授,考试难度不亚于高考,三百多名考生,只招五十名。埋头苦读了三个月,把二十多本教材精读了三遍,结果以第二名324分的成绩被录取,开始了本科三年的函授。
三年六学期,基本安排在寒暑假,每次二至三周。那时的时间过得真快,除了听课、考试和作业,好像也没去哪里,只在车站到师院的往返途中,隐约感到这座城市一直处于建设之中。
后来,也常到这座城市,新教材培训、继续教育、改卷、说课、访友、闲游。像风吹过小径,云飘过蓝天,船行过海面,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和记忆。
五六年前,参加了漳江诗社,才知道开漳历史,知道这是一座千年古城。参加作协之后,知道了林语堂、许地山、杨骚等是这座古城的文化名片,知道了小吃之外的历史文化,在喜爱之余多了一份敬慕,称赞之外多了一些深思。
前年改卷之余,与女友骑着小黄车,逛遍古城,寻访古迹,品尝古早味,还悠游了新景区,又回到母校逛了一圈。母校比原来扩大了好几倍,除了旧校区,其余的都很陌生,也许高校就必须这模样,有很多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艺术楼、图书馆、体育场、食堂,花园式的学校,环境优美,物质丰富。今天的大学生是幸福的,但他们的幸福感有多少?竞争,压力,以及对幸福的麻木……没机会与他们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就是代沟,人生总有许多遗憾无法打开和了结。
今秋重游,感想联翩,灵感奔涌。确实应该走出去,才能广集才思。居家虽好,却见识狭窄,思想封闭,才思贫瘠,灵感衰竭。恰当的时机,合适的游伴,美好的风景,正确的打开顺序,恰到好处地唤醒封存的记忆。古城与新区,回忆与探寻,完美地珠联璧合,在脑中流淌回旋。
在古街,我们避过了琐碎的美食场面,直奔百年老街台湾路和香港路。当年的黄毛丫头,骑着单车,在光滑的石板路上一路晃悠,在指定的商店采购指定的商品;庄严肃穆的文庙,令人心生敬仰,琅琅的诵读声赏心悦目;武庙焕然一新,却是古城开漳第一武庙。
越过高墙,依稀看到高大的芒果树和熟悉的屋角,急忙打听,果然是侨村!哦,这是西桥市场,那是二中,隔壁就是母校!我差点泪奔,激动溢于言表。见我喜欢,方叔说,走,带你们去看看。
数十几栋风格迥异的独体别墅,像众星捧月环抱一汪绿水。这些别墅建于20世纪60年代,都是归侨们自己设计建造的。曾与舍友漫步湖边,见老人清扫落叶,衣着朴素,温文尔雅。湖边少有行人,夜晚更加荒凉,因而成为人们恋爱的场所,我们称那湖为情人湖。
穿行侨村,同行者一路赞叹,如此奢华幽静有情调,有着古典的文化气息,又融西洋石雕与中国木刻于一体,院前篱内还有满架的藤蔓和满园的鲜花,坐在院中,会友、品茶、观花、赏月,该是多么享受。可惜无缘谒见屋主,这些宅院已由政府收回,租赁给商家经营各种美食、饮料。
湖水更深更绿,湖边的树木却依然如故,如果它们有记忆,应知道今日故人来,深情地回忆曾经的过往云烟。
南湖公园紧挨南山寺而建,直抵圆山,绵延数公里,面积近千亩。走入园区,各种颜色的三角梅夹道欢迎,以各自的姿势和容颜,等待着我们前去合影留念。雖值深秋,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花瓣洒落其上,让我情不自禁地扮了一回仙女散花。
穿行园中,芳草萋萋,柳树迷离。荷花初萎,却别有一番情致。蓝天下,湖水涟涟,几对天鹅浮游其间,优雅,自在。
奇石馆内,各种奇石组成满汉全席,惟妙惟肖,让人惊叹。路边的唐老鸭不倒翁,引得骑行的少年停车拍照。湖畔的茅草亭,似在等待故人来。湖畔蒹葭苍苍,完全符合拍照美学。“每天发呆五分钟,胜吃人参一个冬”的大头娃,新颖有创意。我们忘了年龄,一路走,一路笑,不停地变换姿势,跟着摄影师拍个不停。
天桥、拱桥,都新奇,别致。华灯辉映,湖波荡漾,南湖定当更迷人吧。漫步坝上,东段南湖呈月牙状镶嵌在红花、绿草和垂柳之间,前有红色苇花,自成完美构图。南湖北面,有柏油路紧挨着九龙江向东延伸,宽敞笔直。
南湖西段,湖光潋滟。天边,漳州博物馆、规划馆、艺术馆披着霞光,分外迷人。远处,圆山垂挂天幕。国庆期间,圆山下近百亩水稻成熟收割,成为节日焦点。秋收之后,那里就是百亩水仙花基地了。
久闻南山书院,今日终会。古往今来,许多建书院者,都是大儒或学者,他们闭门研修,招募弟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潜心学术,收藏奇书,成就自己,造福别人,也为后代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在碎片化阅读年代,能够静心品读经典者已经寥若星辰,能够潜心著书立说者,更是凤毛麟角,而南山书院正是传播这样的文化。
南山书院毗邻九龙江,是一座古典小木屋,里面有国学堂、图书架、读书角、阅览室、展览厅、会议室、观景台。书院不大,但清净典雅,适合阅读、修行、观景、清谈、授课、交流。书院外面,有书籍漂流屋和朗读亭。
开院两个月,书院已初具办学规模。目前有太极班、合唱团、朗诵团、文创团、英语广场,还在筹备书画社和摄影社。历来书院都以收集书籍为己任,现在网络传播方便快捷,书院拟建两个平台,通过摄影图片配文字,以直观的方式传播书院文化,同时收集市级以上的作家作品。相信这只是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文化没有疆域,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一定能夯出一个香气四溢的精神大面包。
万事开头难,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目前有很多省市领导、各界人士及海外游客前来视察、关心和旅游。美好的理念,坚定的信念,佐以努力和实力,在国学迅速升温的今日,他们肯定会做得很好,祝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