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从官署到学堂
2018-12-04胡乐乐
胡乐乐
书院最早现于唐朝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朝。
书院最初为读书的书楼。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设于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
唐代书院普遍不具有学校的性质。
清代文人袁枚在其《随园笔记》中谓:“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这句话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认为书院之名起源于唐代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二是明确指出后代书院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即所谓的“士子肄业之所也”,而丽正书院、集贤书院则不具备这一功能。现在来看,袁枚的这一论述符合历史事实。
书院真正具有学校性质,是在唐末和五代基本形成的。闻名于后世的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龙门书院,都始建于五代。
宋朝书院成教育機构
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岳麓、白鹿洞、石鼓、嵩阳、应天府、茅山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创立。
南宋书院的发达与兴盛,公认的标志有二:一是它与理学的一体化,二是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完全确立。南宋书院制度不仅吸取了官学与私学的经验教训,而且采纳了佛教尤其禅宗丛林、精舍,以及道家宫观传法讲学的经验。书院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进入了官学、书院、私学三轨并行的时代。
元代继承了南宋的书院衣钵。在书院的发展史上,元代的最大贡献是弥补了辽金时代的缺憾,将书院和理学一起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南北文化差距。
明代书院进入成熟推广期
书院的数量在明代出现大增。据统计,明代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远超唐宋元三个朝代的总和。
明朝书院分为两类:一是重授课与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
明代书院的分布总体上由先进发达地区向边远落后地区推进,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推广阶段。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禁锢政策,担心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会撼动统治基础,严格控制书院活动,抑制书院发展,并使之官学化。清代书院分为三类:一是重视义理与经世之学;二是以考科举为主,主要学习八股文制艺;三是以朴学精神倡导学术研究。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新式学校及其制度的引入,光绪皇帝于1901年诏令全国书院一律改为新学堂,中国书院及其制度就此结束。民国建立后,在香港和台湾均有学校称作书院,如著名的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和联合书院,但其实它们与古代书院不同。
书院千古名联
大门对联,是古代书院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当陌生的访客走近,它便迎面彬彬有礼地递上,告诉你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深沉的思考和殷切的寄望。
湖南岳麓书院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河南嵩阳书院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浙江崇文书院
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扫榻湖滨开社会;
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桐帽,扶筇花外听书声。
湖北紫阳书院
白鹭山房,著述文章皆妙道;
紫阳理学,东南邹鲁得真传。
广东韩山书院
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把酒吊马将军庙,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海南东坡书院
谪宦到南荒,得畅谈海外文章,任孤鹤横江,赤壁泛舟无此乐;
除书承北阙,不再假田间笠屐,觅飞鸿印雪,虚堂载酒有余思。
(摘自七一客户端/《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