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开展策略分析
2019-07-11何建霞
何建霞
摘 要:当前阶段,初中的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求并不严格或者方式不对,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教材编写的问题,而是教师自身受到了过多的传统教学约束,从而产生问题,教师在制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并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初中语文写作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策略分析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写作兴趣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之中,作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但是很多教科书上只是对于写作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作文水平训练的引导和教学,其内容与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差异。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很多教师缺乏相对完整的教学计划,所有作文教学并未从学生本身的需求出发,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速度相对较慢,很多教师只是随便地布置一个文章等,没有具体考查学生能力的目标,这样的命题相对曲高和寡,学生没有兴趣去写作。例如学生大多接触了一些记叙文的写作,对于作文感情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如果教师在下次布置写作内容的过程中,依然告知进行记叙文的写作,并布置一系列的记叙文题目,则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对写作产生惧怕的情绪,讨厌学习,更是不想去接触写作。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写作的圈子。必须将生活融入写作之中。写作如果离开生活注定会成为一潭死水,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与生活脱轨,写作的内容应该体现生活现实。
(二)教学方式和环境固化
作文的水平高低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写作技法的高低,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思想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习作文需要热情,而不是片面的教导,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固化教学的问题,即一味向学生讲解优秀作文,背诵一些优美句子等,但是没有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不能再坚持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对于作文失去了一定的兴趣,因此让其写出情感丰富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幻灯片等教学形式不断出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更多针对性的教导短片等,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语言知识,但是现阶段教师仅仅使用这些新科技进行传统语文知识的教导,语文课堂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发展与提高,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师更是不喜欢接受新事物,难以让学生产生写作的热情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致写作教学水平较低。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适当降低学生的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写作能力
有些写作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加强学生对于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不能只是使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有些学生写作很有真情实感,但是因为自身写作功底的原因,因此写作效果较差,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更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爱上写作,老师跟同学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适当降低学生对于写作的要求。另外,不同学生对于写作的悟性不同,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展现自己的感情,有着高超的语言功底,写作更是如鱼得水,喜欢写各种散文與记叙文,但是另外一些学生思维较为缜密,喜欢写一些议论文,喜欢向别人表明自己对事物的观点等,因此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指导,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针对性地给出作文写作建议,可以给予学生多种可选择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擅长的文体,教师因材施教,给予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写出真情实感,还能够提高对于语文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自然得以提高。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时代在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文教学工作者应该敢于创新,语文写作毕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学生掌握再多的技巧也难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例如,可以使用幻灯片放映或者纪录片播放的方式,通过一些古典文化的教育或者是一些祖国河山文化的教育等,带学生领悟自然,感受自然的巨大魅力,对未来的生活或者学习更加充满兴致,可以播放一些名家的纪录片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更好地探索未来,在作品中更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身的情感,从而最终得到作文习作水平的飞跃,通过良好学习环境的构建,学生自身的文学境界得到提高,更具修养,为未来的语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教学的能力,必须加强对教师水平的教育,尤其引导教师进行新技术的学习,抛除传统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建立高效作文教学课堂。
新时代新气象,教学工作者必须敢于直面时代的发展,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建立高效作文课堂,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梦想。
参考文献:
[1]杨德全.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微作文”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1):113-114.
[2]李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4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