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与分析
2019-07-11朱德琴
朱德琴
摘 要:一堂良好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好的课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可以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成绩。因此,以初中语文为载体,并结合自身实践,对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与分析的论题进行个人观点的论述与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信息化;互动式;体验性
初中语文是一门对学生很重要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发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以生为本”的写作教学理念,实现教师初中语文习作的教学目标。
一、视听结合,构建信息化的初中语文课堂
“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目前中学教学的一种主要趋势,传统教学方式单调重复,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课程建构可以将新媒体与课本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当然,教师需要掌握其中的“度”,电子化阅读的时代总是缺少那么一点“书墨香”,因此,教师要将信息化、多媒体化、科技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课堂实效性。多媒体不仅可以单独参与教学的导入、开展、总结等流程,还可以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新代旧,视听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已经并将继续推广到初中语文的课堂当中,优化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合理高效地开展了视听结合的信息化初中语文课堂,笔者首先为全班播放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的视频影像资料,演员生动鲜活的表演,丰富的情节再现,夸张的动作,原著的旁白叙述使文字一下就鲜活了起来,多媒体的设计进入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提升课堂的整体丰富性、立体性与延展性,从而鲜活名著人物,加强学生的印象,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二、有问有答,构建互动式的初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的语文课堂是指师生互动性强,生生互动性强的一种课堂形式,较强的互动性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语文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基础开展合作讨论的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角色的责任感,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能。构建互动式的初中语文课堂首先要由教师提出一个课堂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这样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构整合下来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通过合作化的学习模式可以一起讨论研究问题、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魅力。
例如,在教授《马说》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针对课文提出了问题“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学生经过分析探讨得出:“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然后笔者继续提出问题,“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这样一个具有互动性、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活动实践,构建体验性的初中语文课堂
实践性的语文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课程的整体升华,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打开学生眼界,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不能只把学生禁锢在课本知识上,应该展开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灵感,努力将课本与实际相融,让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道路迈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式的课堂,向外延伸,向上发展。体验式的初中语文课堂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才能,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助于语文知识学习的优秀节目,安排学生进行文艺表演,例如电影片段、经典话剧、国外童话等都是可选择的题材。总之,构建体验性的初中语文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文学功底,提升人文修养。
例如,在教授《黄河颂》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构建了体验性的语文课堂,将语文课与音乐课进行有效融合,首先将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第一节的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的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感叹词的出现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增强了情感态度,随后,笔者根据这首歌词鼓励学生进行演唱表演,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体会学习的乐趣,构建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觉性,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整体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不断完善课程的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打造趣味性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邹伟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87.
[2]阳丽涓.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學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