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9-07-11孙建秋

新课程·中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孙建秋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舞台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为我国综合文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帮助。现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不断更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取代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改革过程中却始终未脱离教学大纲,七年级语文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列入教学科目中,意在加深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微型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开发与实践

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程紧密结合,其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孝”“悌”“忠”等单独成单元,讲述相关的历史典故。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故事、游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从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的开发与实施现状等方面入手进行阐述,针对该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简介

教学过程中的“微型课程”被很多人称为“短期课程”,即学校通过搜集一定的课程资源,让具有相关能力的教师通过主题模块形式、成立不同小组等方式开展教学。该课程的教学范围和学生规模组织都比较小,却独立、完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是目前中小学院校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而开发的一门新课程,主要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典故为背景,给学生传达一些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忠诚、礼貌、仁义等方面的做人道理。课本分为“孝”“悌”“忠”“信”“礼”“义”六大模块,共23个课时,“养亲有责”“手足情深”“忠于职守”“言而有信”“礼以立身”“义以为上”分别贯穿于六大模块中,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传统文化故事告诉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在课程的开展与实践过程中,以小规模分别进行教学,深刻总结和反思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开展的有效措施,将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大部分中学院校开始引入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这不仅是对该课程开发的有益尝试,更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进步。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发新的教学领域和模式,将《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课程渗透到自己的教学环节中,并对其具体实践措施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与过去机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相差甚远,学生初次接触适应程度参差不齐,导致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受阻。从目前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的开发和实践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选用的课本难度较大,学生阅读能力无法达到课本要求。七年级学生刚步入中学校门,语文阅读能力还相对薄弱,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基本为零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内容基本以古代文言文阅读呈现,文言文专用词汇难度大,对学生的阅讀能力提出过高要求。学生无法理解其真正含义,在阅读过程中逐字逐句阅读,无法正确把握典故表达的核心思想,致使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开展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影响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第二,该课程涉及的汉语言专业知识较广,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授课模式要求过高。许多中学院校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考核不够严格,招聘的语文教师并非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毕业生,这些教师缺乏相关的培训,专业素养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够透彻,在该课程的微型教学过程中自己首先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了解,较短时间内无法为学生传达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另外,在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开展规模过大,无法把握核心等也是目前该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有关开展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具体方法措施探讨

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展成为目前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该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学校在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开展该课程。

第一,学校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宣传力度,让师生认识到开发该课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加深对文言文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为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面对刚步入初中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引导。第二,相关教师在开发和实践该课程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针策略,讲述或者播放有关“孝”“悌”“忠”“信”等典故的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多了解相关课程方面的知识,争取在短时间内充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学校、教师、学生要正确对待该课程,开发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谢芳利.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4):81-84.

[2]郑洁.微型化校本课程与教师课程能力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