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2019-07-11张喆
张喆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三病区,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细胞的持续性缺血缺氧致病,患者多伴随有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刺激下导致冠状动脉内斑块碎裂而形成血栓,而血栓则会直接导致人体血流障碍,在卧床治疗下以及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多种后遗症且风险性高[1]。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重视程度不高,在预防护理措施中无特殊处理措施,仅在遵医嘱下开展并发症防护,缺乏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对深静脉血栓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导致健康宣教内容中较少涉及,患者也难提起重视,护理依从性不高,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该研究将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案例,对比分析有无开展综合护理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情况的差异,阐述综合护理的实施措施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59.43±4.01)岁,有男性 75 例,女性45例。120例患者以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综合护理为观察组,每组有患者6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指南开展护理工作,遵医嘱下进行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和定时查房等,关注患者下肢皮肤变化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以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1)风险评估,提高每位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每位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风险制定护理管理等级。(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健康宣教期间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知识纳入重点内容,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栓的危害性、不良后果、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更主动地配合治疗护理[2]。(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多于患者交流沟通,护理期间做到耐心、细心、尊重患者,用真诚和热情打动患者,了解患者想法,针对性排解负面情绪。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情绪存在较大的联系,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减少情绪波动对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3]。(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康复进程等综合情况制定食谱,严格控制胆固醇、脂肪、盐等物质的摄取,避免大量食用而增加血液粘稠度,多使用易消化且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果蔬,多饮水,以防止患者出现便秘,保障患者的排便顺畅[4]。(5)功能锻炼,患者在发病初期需要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护理人员需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在床上辅助患者进行下肢活动被动练习,适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进展至下床活动,从站立、扶墙走、慢走等循序渐进。在遵医嘱下每日定时穿戴压力袜、足底静脉泵、充气加压装置等进行物理预防,促进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 、χ2检验,计量资料(±s)、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下肢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s)
组别 疼痛消失时间(d)肿胀消退时间(d) 退热时间(d)对照组(n=60)观察组(n=60)P值5.62±2.08 3.05±1.31 0.029 5 6.25±2.30 3.72±1.17 0.023 0 3.72±1.28 2.26±0.35 0.041 8
2.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比较
调查统计120例在不同护理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率为23.33%(14/60),观察组为5.00%(3/60),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加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主动配合用药、锻炼、饮食等护理,遵医嘱穿戴物理预防用具,有效改善下肢疼痛、肿胀症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相似,临床应当提高重视,加强护理人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护中的知识技能培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