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9-07-11黄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患肢伤口

黄俊

(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兴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2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周围血管及末梢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疾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及组织破坏,严重者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截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比例是非糖尿病患者20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针对糖尿病足患者,早治疗,早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意义深远。除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后续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足使得患者身心均受到严重的影响,除了疼痛之外,长久治疗使得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以降低,血糖控制水平不稳定,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2]。该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段,针对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以9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整理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98例该科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思维清晰,可正常交流;(3)下肢无动脉栓塞;(4)了解该次研究,自愿配合调查。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恶性肿瘤患者;(3)精神障碍及智力障碍;(4)配合度不高,不接受长期随访者。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4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9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患者37.8岁,最大患者82.3岁,平均年龄(51.26±4.21)岁,患肢位置:左侧 20 例,右侧 29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患者35.5 岁,最大患者 83.7 岁,平均年龄(50.26±3.57)岁,患肢位置:左侧22例,右侧27例。经综合比较之后得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进行公平对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用药指导、血糖检测及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发展,密切关注患者患肢颜色及温度,出现任何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观察组(n=49)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伤口护理。护理人员换药时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将坏死组织彻底清理干净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必须时实施引流,保持创面的干燥,定期更换敷料,注意创面及周围皮肤清洁情况,促进皮肤组织新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处理伤口,使用纳米银贴敷伤口,使得伤口保持良好的透气性,以免出现感染情况,密切关注患肢情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针对伤口感染严重的患者,使用过氧化氢涡流对其进行冲洗,然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涂抹纳米银,并将伤口封闭起来,防止感染;伤口进入恢复期后,将水凝胶注入患者伤口,缓解伤口粘连情况及疼痛感,促使伤口复原[3]。(2)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相关的宣传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生活中注意事项,及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患肢颜色及温度的变化,生活中常穿透气性好,舒适的鞋袜,做好患肢的基础保护工作。(3)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通,护理人员注意说话语气及说话方式,与患者平等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用心,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同时指导家属多鼓励与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 。

(4)疼痛护理。针对疼痛情况严重的患者,严格遵医嘱使用疼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情况,也可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对患者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帮助其缓解疼痛现象。针对轻微疼痛的患者,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例如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帮助舒缓情绪,或者播放患者喜欢的电视节目,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5]。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包含糖化血红蛋白,餐前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2)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采用英国筛查测试评分系统,对患者6项症状及7项体检进行综合评分,未出现症状0分,出现疲劳、疼痛症状1分,出现灼伤、麻木症状2分;体检评分包括:压力觉、位置觉、温度觉、振动觉、针刺觉、踝反射及足背冬梅搏动等7项,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损伤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比较

通过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比较(±s)

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餐前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7.88±1.23 6.12±1.44 5.618<0.05 7.53±0.68 5.53±1.13 6.549<0.05 11.36±1.52 7.71±1.48 9.268<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结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结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症状评分 体检评分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5.59±2.12 2.15±1.65 9.513<0.05 6.42±1.85 2.38±1.15 10.254<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与运动神经突变、周围血管突变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因素相关,使得足部出现严重的病变,进而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及组织破坏情况,引发其他慢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6]。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病程长,对患者的影响大,使得患者身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不良的心理情绪,不利于疾病的预后。由此可见,针对糖尿病足患者,优质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优质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先对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做一个初步评估之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之后,对恢复概率小的患者,指导其卧床休息,让患者明白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康复目标,树立信心,严格遵医嘱治疗,最终必定能获得成功,有效控制疾病[7]。该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患者的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明显降低,说明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起到积极的护理效果。除采取有效的血糖控制措施、足部护理及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宣教,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方面的指导,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明显降低,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患肢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伤口“小管家”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