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组织要“领”得起来
2019-07-11
上羊市街社区与共和国同龄,是经民政部认定的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诞生地,是党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起点。近年来,我们时刻以传承“历史第一”、努力争创“现实第一”为己任,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作用,以创建“美好社区”为抓手,引导社区“两委”班子、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加油干,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关系和谐融洽,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和谐邻里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主要有3句话:社区党组织要“领”得起来、“统”得起来、“带”得起来。
上羊市街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同开展“邻里好戏”共建活动
“领”得起来
近年来,社区各类组织特别是社会组织发展快、人员多,非常活跃,但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能拧成一股绳,在这过程中,如果党组织不主动加强引领,各类组织可能会迷失方向。同时,只要党组织引领好了,各类组织都会成为党的左膀右臂。
比如,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是城市小区治理的“三驾马车”,但在日常工作中,物业公司认为是市场行为,不配合;业委会认为是自治组织,不服管;社区往往有劲使不上,三方各自为政,导致小区物业管理乱象频生,居民怨声载道。
当时,我们社区的金狮苑小区7幢、8幢物业公司突然撤走,业委会又面临换届,一时间小区陷入瘫痪。面对这个“烂摊子”,社区党委发动党员骨干竞选新一届业委会,并成立党支部,让小区管理有了“主心骨”;又从区住建局提供的物业企业名录库中挑选资质好、信誉高、适合老旧小区的5家物业服务企业,推荐给业委会实地考察筛选,再票决产生新物业;还牵头成立了“业联体”(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治理联合体),建立三方议事协商、问题闭环流转、阳光财务监管等工作机制,规范权责义务;邀请自来水公司到小区现场改造,积极与辖区单位商议协调,拿出30个错时停车车位,实施小区“停车新政”,真正为小区居民解决了停车难、用水难等棘手问题。
我感到,要让社区各类组织劲往一处使,关键就是要加强组织把关,把组织认可、群众信任的人推到前台,打造常态长效的党建引领协同治理平台和机制,让各类组织装上“红色引擎”,合力跑出最大加速度。
“统”得起来
社区党组织离群众最近,社区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但社区资源少、能级低,面对辖区内比自己级别高出很多的单位,往往感觉之间隔了“一道墙”,很难“统”起来。如何借势借力,做大社区平台,把沉淀在辖区的各类资源盘活起来,发挥“1+1大于2”的效果,一直没有很好破题。
我们社区有大大小小的辖区单位300多家,过去社区也和这些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但是经常处于“有事才找,没事勿扰”的状态,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走得并不近,也不亲。“只有相互搭台才能好戏连台”。2017年起,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出打造“和合家园党群共同体”,逐步建立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和“月坛季会”联系机制、“你点我来”服务机制,实行契约化共驻共建共享,常态化开展“社区邻居节”“社区春晚”“幸福1+1”等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服务、邻里舞台、邻里学苑、邻里天地、邻里议事五大空间,构建社区“大邻里”新生态,让辖区单位变成了我们的“好邻里”。
我觉得,党建共建不能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必须把“长效机制”与“常效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搭建共建舞台、创新共建机制、丰富共建形式,让共建单位切身参与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归属感、获得感。
“带”得起来
社区工作者人数不多,但工作任务很多,说实话,光靠我们几个社工连应付都应付不过来,更别说提高服务质量了。现在,基层治理中还有一种现象,往往是社区工作者忙得“五加二”“白加黑”,居民群众却并不买账。我们感到,必须改变社区干部“孤军奋战”的局面,把我们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发挥出来,带动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群防群治,实现综合治理。为此,社区党委总结提出民事民提、民议、民决、民筹、民办、民评的“六民工作法”,把社区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着力实现“美好社区”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比如,去年8月,金狮苑小区24幢1单元居民提出加装电梯需求,但由于房屋构造特殊,需在地下库架空层上加装,既要考虑房屋结构、承重、美观等诸多问题,还要做通车位主人、底层住户的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社区党委动员第四党支部书记担任项目领办人,支持和配合项目团队逐一上门、反复与低层住户和45位地下车库车主沟通,仅议事协商会就先后召开8次,终于达成共识。居民根据楼层高低以10%至40%比例出资,并制定后续电梯管理公约,还申请政府补贴资金20万元作为电梯后续维保经费,实现杭州市首台地下车库架空层加装电梯落地。我觉得,只有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有效引导和规范指导居民有序参与事关自身利益的小区公共事务,社区治理的内生力才会充分激发,资源才能充分挖掘,才能真正实现居民群众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