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政策视域下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建设
2019-07-11■郑浩
■ 郑 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共青团工作研究所,北京 100089)
长期以来,关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的探究一直贯穿青年研究发展的始终,这既是青年研究自身发展需要直面的现实困境,也是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中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学者们从“领域”和“学科”的多重标准出发,对青年学科是否可以成为独立学科、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困境、独立学科建设的意义和具体对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注参见林升宝 等:《总结百年青年研究经验 共商青年学学科建设大计——“青年研究百年——中国青年发展与青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观点集萃》,载《青年学报》, 2015年第3期;黄志坚:《学术研究与普及应用——论加强青年学研究之双轨并进》,载《中国青年研究》, 2018年第1期;何绍辉:《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年第2期。,为推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从事青年研究的学术群体和专业机构的不断发展,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也日渐提升,青年研究为党和国家青年政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青年研究也正凭借其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为自身的学科化建设赢得了合理性依据。201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2017年4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则进一步提出,应“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加强‘青年学’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青年研究的学科价值已获得社会认可,青年研究极有希望获得“独立学科”建设资格。因此,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更加迫切[1]。
作为青年研究人员,我们在为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振奋的同时,也要对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后续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系统的论证与研究,特别是在青年研究有希望获得、但尚未获得独立学科地位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学科管理制度对青年研究学科化的积极作用,为青年研究学科在学科制度上取得独立学科的地位做好现实准备。具体来讲,需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对照我国的学科政策对学科设置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青年研究具备了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吗?从学科制度角度看,确立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地位有何意义?如何建设青年研究独立学科?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
一、学科政策中的独立学科标准
学者们在探讨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问题时所提及的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观点,其本质上是指,青年研究在学科建制上要摆脱依附其他学科的地位,发展为独立学科[2]。这就将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转化为:对照我国独立学科划分的基本标准,青年研究都满足这些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吗?如果满足,青年研究就可以被国家学位管理部门顺理成章地认定为“独立学科”,获得“独立学科”的法定地位;反之,则依然不是独立学科,或者仅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
从严格意义上分析,“独立学科”是一个中国式概念[3]。在西方学术界,“学科”的概念通常与大学教育相伴而生,“学科”被定义为一种或者一类规约知识[4];而与之相对应,人与知识之间的制度关系框架则被认为是“学科制度”,学科制度具体又包括学科准入制度、学科划分制度与专业人才培养制度[5]。从欧美国家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看,学科认定和学科划分大多仅具备统计功能,不具备国家进行学科管理的作用,各大学对学科划分和认定享有很大的自由决定权。而在我们国家,学科除了指某类知识以外,更多的是一个行政管理概念,是政府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的基本行政单元,是国家行政管理力量在学术上的体现,其意义远超欧美国家单纯的统计、教育和研究范畴。
在我国的学科制度中,涉及“独立学科”的政策主要包括两种:学科专业目录、学科目录设置办法。1983年,我国颁布第一份学科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设置了60个“一级学科”,666种学科、专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二级学科)。此后至今,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先后三次对学科、专业管理目录进行了修订,基本实现了“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的目标(见下页表格)。
直至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公布执行,我国的学科政策中只有学科、专业目录,却没有专门针对学科、专业目录如何设置与管理的具体政策文件。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为规范和加强学科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目录在学位授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共同制订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管理办法》)。
《学科目录管理办法》是学科、专业目录的执行性文件,规定了学科门类和具体学科确立与取消的条件和标准,可以说,学科管理政策是独立学科能否成立的重要法理依据和现实判断标准,为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操作性依据。因此,探讨独立学科问题必须在我国现行学科管理政策(狭义上可以说是学科目录管理办法)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我国四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基本情况表[6]
综合《学科目录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和青年研究的实际情况,“独立学科”认定标准涉及4个主要方面: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社会认可与需求[7]。其中“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标准,虽在判断独立学科是否成立上具有基础作用,但标准本身表述模糊、学术界分歧较大、可操作性不强,本文囿于篇幅暂不做讨论,仅围绕青年研究学科力所能及且有现实可行性的其他标准展开论述。
二、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
笔者根据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与《学科目录管理办法》,同时从青年研究(学科)发展历史与现实出发,对青年研究符合独立学科设立的条件和标准进行分析。
1.研究对象
明确而清晰的研究对象是独立学科设置和建立的首要条件,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就无法开展,学科建设更无从谈起。青年研究在字面上就界定了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青年群体”,这一研究对象具有明确性、差异性和独特性,符合《学科目录管理办法》对研究对象的要求。
(1)研究对象的明确性
作为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阶段,青年是按照年龄划分的人类群体。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虽然学术界对青年群体的年龄界定一直没有定论,但是我国的很多政策文件都将青年的年龄范围规定在14-35周岁。可以说,现阶段我国青年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14-35周岁的人群。
(2)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青年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类群体,因此也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可避免的研究范畴。如此看来,青年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划归为现有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无需单独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然而,一旦我们把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青年群体进行对比就会发现,青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差异性。
一方面,青年群体是青年研究的所有和唯一研究对象,却只是其他社会科学的部分研究对象,青年群体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例如,在心理学中,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在社会学里,14-35岁的人群也是家庭社会学、人口学等分支学科的一个经典话题或研究领域;在高等教育学内,以青年为主的大学生、研究生也都涵盖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内。因此,从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任何一个非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出发,都只能研究青年群体的一个侧面,难以涵盖青年群体的全部。
另一方面,青年群体对于其他社会科学来讲更多地具有“工具性价值”,但对于青年研究而言则具有不可替代的“目的性价值”。简而言之,青年群体之于非青年研究学科的“工具性价值”是指,从本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出发,把自身学科建设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对青年群体的研究,达到丰富本学科学术理论和完善学科体系的目的。青年群体之于青年研究学科的“目的性价值”则是,青年研究学科把青年群体和青年研究本身作为价值主体,突出青年研究活动在满足青年发展和青年研究学科自身的理论、学科建设需要,主要体现在服务青年发展、满足青年工作需要、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学科理论和学科体系建构等方面。
目前,青年研究的很多学术成果主要来自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但是青年群体对这些社会科学研究来讲,更多的只是个别学者的“兴趣爱好或是本职研究的需要使然”[8]。在绝大多数的非青年研究学科的学者眼中,青年群体只是这些学科理论的“特殊案例”与“实验田”。他们研究青年群体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解青年本身,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和发展各自学科的基本理论,完善各自的学术大厦”[9]。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青年群体仅仅是为了解释、验证、创新该学科的某些理论而选用的研究对象,具有“工具价值”。
相反,青年研究把研究青年现象、解决青年问题、发现青年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是一个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学科。其研究的目的性价值是把青年和青年学科作为价值主体。是社会科学向青年群体和青年工作本质的一种回归。总之,青年群体对于青年研究而言具有“目的性价值”,这种目的性价值呈现出强烈的理想性和终极性[10]。
(3)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青年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体现在,除了研究青年群体外,青年研究还关注被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忽略的研究内容,如共青团工作、党的群团理论建设等的基本问题。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重点关注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这些都是青年研究重要的研究对象,但是对于其他社会学科而言,更多的却是“边缘领域”。总之,研究对象的独特性更加彰显青年研究学科化建设的重要性。
2.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长期以来,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研究方法的专门化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青年研究是否可以成为独立学科的焦点。这种以传统“范式”概念来划分独立学科的依据不仅不符合青年研究的现代学科属性[11],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学科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4次学科、专业目录改革的经验表明,我国学科管理部门对学科、专业的划分和设置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同时,越来越多的现代学科已经成为独立学科并成功进入我国的学科管理目录。在1997年和2011年两次学科管理改革中,学位管理部门先后增加了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三个门类,这些学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按照职业和社会需要进行划分的,而不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知识理论体系逻辑。此外,学科目录中新增加的独立学科基本都是现代学科,而且行业和职业性质明显,如公安学、风景园林学、护理学等。从2011年版学科目录实施以来,我国现行的学科管理规定在保持原有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依然对个别的独立学科进行“应用取向”的改革。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作为工学学科门类下的新增独立学科,该学科正是一门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但社会发展特别需要的现代学科。
综合我国四次学科、专业目录改革的趋势可以看出,青年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其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研究品格和追求学以致用的学科应用价值取向,都符合我国学科管理改革的主导精神和基本要求。所以,“理论体系、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对独立学科的限制和独立学科的设置都是相对的。
总之,从现行国家学科管理制度分析,青年研究开放的理论体系与多元的研究方法不是否定其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关键,反而是其现代学科的突出特征与学科发展优势,符合学科管理改革的发展潮流。
3.研究方向
伴随着我国群团工作和青年事业的发展,很多高校不仅有了青少年工作专业,而且还结合青年工作实际的需要,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逐步开设了诸多青年研究的学科。这些学科围绕着青少年工作形成了青年研究的学科集合和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从青少年工作、青年研究学科的基本内容延伸、细化的分支学科。例如,青年学、青年德育论、比较青年学、青运史、青年工作学、青年规律论、共青团工作理论、少先队学、青年研究方法等。第二类是青年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体学科。例如,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青年文化学、青年组织与管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等。
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下设“少年儿童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一些高校陆续开始设立少先队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这都标志着青年研究已经进行了扎实的学科建设工作,并在学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强化。
4.社会的认可与需求
青年研究学科创立开展至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1988年,黄志坚的专著《青年学》出版发行,被团学系统视为“青年研究迈出了学科化进程中的可喜一步”[12];同年,国家教委将该书列入高校思政专业教材并在全国推广使用[13];199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学科辞典》直接将“青年学”纳入32类的822门学科之中[14]。1999年,经团中央书记处同意,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成立,并以国家一级社团组织的身份在民政部注册。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以国家级和省级的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各团校的青年教学研究机构、共青团机关的研究处(室)和高校的青年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主体的青年研究机构系统。青年研究学科的研究队伍、学术期刊、学术专著、人才培养等学科发展要素也均已建设完备[15]。
从满足社会需求角度看,青年研究学科在完成学科建制以来,我国的青年研究者一直秉持着“问题导向”“咨政建言”的研究使命,积极运用青年研究和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青年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青年研究学科凭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的青年政策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党的青年事业和青年实践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从青年思想道德、健康、婚恋等问题的解决,到青年就业创业、社会融入、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事业的推进,青年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艰辛探索。此外,农民工子女、“蚁族”、“北漂”、网络作家、快递小哥、小镇青年等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新兴的青年群体和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青年问题,都是青年研究学科和青年研究队伍根据时代需求而圈定的研究对象、凝炼的现实问题。这些新现象、新群体和新问题的研究与解答都需要青年研究学科专业研究者的努力工作。目前,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知识化成为现时代共青团改革的要求与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高质量青年研究人才进入各级团组织和青年机构,充实我国青年工作的队伍,提高青年工作的专业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和青年事业发展对青年学科和青年研究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从青年研究学科实际的学科建制上分析,还是从学科政策的具体条件上来对照,当前我国青年研究学科都符合我国《学科目录管理办法》对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研究方向所提出的主要要求,同时青年研究学科也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需求。概言之,从学科政策角度看,青年研究学科已经具备了学科管理政策对独立科学要求的基本条件,青年研究可以从学科政策的角度上被认定为独立学科。
三、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双重价值
总体来讲,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满足现实需要的社会价值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学科价值。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社会价值显而易见,青年研究学科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在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上的科学决策,为国家的青年事业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依据。对于青年研究自身而言,建设独立学科,则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化解青年研究在学科化过程中存在的“学科危机”,也是促进青年研究走向完善与成熟的必然选择。
回溯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研究学科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青年研究从提出学科化建设伊始就饱受质疑和否定,即使是在青年研究学科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做出了重大的社会贡献、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可的情况下,青年研究学科也随时面临着被取代、被终结的悲惨命运。直到今天,依然有一些社会科学的专家对青年研究建设独立学科持否定意见,认为现在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完全适用于青年研究,满足青年问题研究的需要,并无设立独立学科的必要。面对质疑,以黄志坚、秦云、陆建华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青年研究专家知难而上,在一线青年工作者的支持下,确立了以问题为导向、从实践到理论的“自下而上”的学科建设路径。这种凭借“结果有效性”为自身学科发展进行辩护的策略,虽然在学科建设起步阶段争取到了社会认可和政府支持,满足了当时我国青年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年研究学科的系统理论建构薄弱、学科建设不足的“内生性问题”,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地位始终存在争议。
进入21世纪初期,随着国家对青年事业和青年发展提出新要求,以共青团系统为主体的专业青少年研究机构、学术刊物蓬勃发展,有关青年研究是“学科抑或领域”的争论略有平息,但这并不代表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地位就此确定和巩固。加之新青年群体、新青年现象和新青年问题层出不穷,青年研究在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时常显得独木难支,跨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成为青年研究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推崇,但是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也因此再次备受争议和批判。即便如此,青年研究依然保持着作为“现代学科”的统合性与开放性,从多学科发展的成果中汲取自身学科建设所需的有利要素,这不仅丝毫没有降低青年研究的学科价值,反而让青年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加入,壮大了青年研究学科的人才队伍。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学科建设和管理模式也进行了改革。由于学科竞争和科研压力日渐增大,一些高校出于提升学科排名、扩大学科学术影响力、竞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的需要,开始对不利于学科排名实力的学科实行“关、停、并、转”的改革。如个别高校原有的青少年工作系办得风生水起,颇有特色,然而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了提升学科排名或进一步申请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就将青年研究学科取消,或者并入普通思政专业,青年研究学科从一个分支学科下降为一个研究(培养)方向,招生培养也和思政专业其他方向同质,青年研究、青年理论甚至成为了思政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及其他学科的补充教学内容。此外,由于期刊评价体系的发展完善,一些原本以刊发青年研究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也开始放弃“青年研究”的特色,转而追求“大思政”“大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期扩大稿源,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期刊排名。
可以预见,青年研究机构的异变、刊发青年研究学术成果的专业期刊的减少、青年学科的存在感降低,以及青年研究学科人才培养与思政专业、社工专业同质化,已经使青年研究学科在高校学科建设和学科目录管理体系中的生存状态严重恶化,如果任由这种情况蔓延,青年研究学科最终将会被其他社会学科所兼并取代。如果说,青年研究学科在创建和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内生性理论不足”、“多学科研究范式”等理论危机还可以在共同体的学术争鸣中加以解决,那么,因国家政策改革、一流学科建设等外部政策带来的学科竞争危机,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青年研究的独立学科制度建设加以破解和应对。
虽然将青年研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并不能从理论上解决青年研究自身的所有矛盾与困境,但是独立学科建设可以使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得到国家学科管理体系的进一步确认,学科地位和建设资源会得到加强,从而摆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而存在的诸多窘境。从学科发展的长远角度分析,独立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有益于青年研究学科在一个更高层面的的学科平台上与其他社会科学展开平等沟通,加快建设符合青年研究特点和规律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管理制度,合理地争取更多的学科建设经费和社会支持,进而提高青年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迈向成熟与完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6]。随着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就成为我党群团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青年研究学科作为研究青年的专门学科,也必将获得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在不久的将来,青年研究学科极有希望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新的“显学”。建设独立学科,不单是契合青年研究学科化发展的历史坐标,而且有益于进一步发挥青年研究服务社会的现实功能。总之,加强青年研究学科的独立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青年研究自身的成熟,更有利于我国的青年事业发展。这也是青年研究建设成独立学科的最终价值和追求。
四、青年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当前学科政策体系下,青年研究学科基本符合独立学科标准,可以视为事实存在的独立学科。然而,青年研究学科作为新兴的独立学科,如果和成熟的物理学、哲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又凸显出自身学科建设发展的不足与差异。通常来讲,成熟的独立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是理论创新、研究范式突破、知识探究进一步深化等内在的理论性与发展性困境,而青年研究学科除此以外,更加突出的问题则是外在的制度性和生存性问题,外部学科制度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等人为因素经常使青年研究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这就导致了学科管理制度与青年研究学科之间的一个悖论:青年学科的成长必须依赖我国学科管理政策,但对学科管理政策的依赖又制约了青年研究学科的进一步成熟与壮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当前的青年研究学科仍然是一种“制度存在”而非基于自身理论体系的“知识存在”,其本质依然是一门制度附着型学科。
面对目前所处困境和自身制度附着型学科的先天不足,青年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独立学科,绝不能把自身学科发展建设寄托在空谈学科意义上,而是要从学科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出发,探寻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
从学科长久发展角度看,制度附着型学科应对和化解危机的根本方法是通过学科知识积累和学术理论体系建设,依靠加强内生知识增长来降低对外部政策制度的附着度。一些曾饱受质疑的新兴学科,如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无不凭借扎实的学科知识积累和学术创新实现学科建设困境的突破。由此可见,青年研究学科只要不断加强学科知识积累,提高学术研究的品质,实现从“制度存在”向“知识存在”的转变,就可以减轻对现有学科管理制度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改变青年研究学科“制度附着型学科”的学科性质,彻底消除学科建设的外在制度性和生存性问题。
着眼当下,解决青年研究学科的外在制度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学科得以立足的确立和发展的保障性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则是维持学科不断成熟壮大的发展性制度建设。结合我国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我们可以紧紧围绕学科管理政策中“理论研究方法、基本的学科建设、社会对青年研究学科的认可与需求”等较为客观和较有操作性的基本条件入手,脚踏实地地推进青年研究学科的独立学科建设。
首先,加强学术理论研究,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做好基本的学科建设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年研究学科要想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就要从根本上夯实自身学科理论基础,只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才能带来青年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取得学术界对青年研究学科的认可。然而,由于学科地位、学科属性一直是当前关于青年研究学科争论的焦点,所以,学术界对“理论”“研究范式”的研究较多,对青年研究学科基本的学科建设工作,特别是二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较少,以至于人们开始淡忘和忽略了二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对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基础作用和现实意义。对照现行学科政策对独立学科设立的条件可知,二级学科是独立学科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开展学术研究最基础的单位,扎实的二级学科是一个学科完成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一门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人才培养质量既是一门学科彰显其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理论服务实践的主要途径,更是保持青年学科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总之,从现实情况来看,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选择一条“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相结合”的学科建设路径更为实际[17],即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继续加强基本的学科建设工作,先争取在现存一级学科下设立青年研究的二级学科,为青年研究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培养一定规模的高质量人才,然后再择机将青年研究学科确定为“一级学科”,从而规范发展为真正的独立学科。
其次,推进学科机构和学术制度建设。学科机构和学术制度是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学科建设的现实依托和保障,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和维系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科机构、制度与学科理论、人才培养唇齿相依,恰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学科机构和学术制度的发展完善标志着一个学科和人才培养的繁荣兴盛。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青年研究的学科机构和学术制度建设,加强各地共青团系统和高校的青少年研究机构、青年工作系、青年学院等相关专业与学科机构建设,让青年研究者拥有独立、固定的研究场所。特别是专业的青少年研究中心(所),是青年研究科学制度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科独立地位的至关重要的标志。
青年研究的发展历史也表明,独立而健全的青少年研究中心(所)是到目前为止最适合青年研究科学立足发展的组织形式,抛弃了青少年研究中心(所)这一组织形式,青年研究科学就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极有可能在学术制度上进入“自我放逐”的漂流状态,更不要奢谈学科理论建设的目标和理想。近几年,国内有一些青少所被撤销、合并到团系统的机关部门,或者被高校改制为思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青年研究在机构和研究内容上看似被升级扩大,但也使青年研究学科面临着专业性和学术特色被消融和淡化的危机。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政策、资源上对现有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学术组织给予帮扶,加强青年研究学科的学术体制建设,同时做大做强青年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传播平台,努力提升青年研究的学术制度规范性和学术影响力。
最后,增强研究的实践价值,以分类贡献的方式提升社会认可度,满足社会需求。青年研究学科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其学科的突出特征在于研究的问题导向和实践价值。青年研究学科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实践价值,即以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于新时期党的青年实践和团的青年工作;另一个是微观实践价值,即聚焦具体的青年群体、青年现象、青年问题,服务于基层团组织、青年组织和特殊群体。由于两种实践价值的实现途径和作用机制存在很大区别,很难有一个青年研究机构或者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同时实现两种价值。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青年研究机构做实践价值实现方式的分类规划,有目的地加以选定,以分类贡献的方式发挥各自功能,提升社会认可。
简单来讲,对于个别面向全国或隶属于高水平大学的青少年研究机构来讲,应该加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发挥高端智库的作用,继续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青年事业;同时,固本培元,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年研究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而对于绝大多数地区性和新建青年研究机构而言,则需要回归研究初心,服务于当地团组织工作,解决当地青年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青年研究工作实践中,提升举办单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可度与美誉度。与之相适应,青年研究学科对本学科研究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考核等制度也要做出及时调整,坚持落实党和国家“破四唯”“立四新”的科研评价政策精神,真正实现青年研究科学内部学术生态系统和外部社会环境的良好互动,为青年研究学科的独立学科建设做好现实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