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名人故居简介铭牌英译初探

2019-07-11杨丽辉周园园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铭牌故居英译

杨丽辉 周园园

(天津市北辰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401)

引言

“石柱回廊,拱顶圆窗” 展现了一卷中西合璧,文化元素星罗棋布的天津建筑风貌图。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风貌建筑,既诉说着西方的特色风格,也体现着民族的地域文化。数千幢风格迥异的历史风貌建筑分布在市内六区及市郊区县,其中,111幢名人故居及237处住宅作为主要建筑类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折射出天津乃至中国近代的历史印迹。搭载“一带一路”这趟列车,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将进一步迈向国际并发挥其传播中华建筑文化的作用。作为窥见窗口的简介铭牌的英译在其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简介铭牌内容分析

名人故居简介铭牌多设于建筑入口处,由黑色大理石材料制成,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人物简介和建筑简介。人物简介即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其经历的或革命、或进步的事件。如“张学良……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 颜惠庆……任民国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建筑简介可分为如下几点:体现建筑的材质:如“红瓦坡顶,青砖墙面”(顾维钧旧宅);“ 砖木结构楼房”(张自忠故居)。体现建筑的外观:如“建筑造型严格对称……”(李叔福旧宅);“ 建筑呈不对称构图,形体富于变化”(金邦平旧居)。反映建筑的风格:如李叔福旧宅具有古典主义特征;孙殿英旧居和汤玉麟旧宅具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许氏旧宅带有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特点。

二、简介铭牌英译分析

(一)铭牌的简练性

建筑铭牌作为一种公益性质的标识,不仅有传递信息的作用(李海欢,2018),还具有加深理解、引发兴趣、服务社会等功能(岑秀文,2013)。简介铭牌空间的有限性,要求翻译在忠实原文基础上,力求用词简洁准确,句子短小精悍。本文整理30幢名人故居简介铭牌,利用语料库在线对中英文本词汇数量、句子数量进行统计,并采用陈会军(2003)引用的Ure提出的篇章词汇密度计算方法对英文文本词汇密度进行计算,即文本实词数量除以单词数量再乘以100%,从而得出文本的词汇密度。

结果发现:英文单词数量均少于中文,但句子数量略多于中文句子数量,且文本的平均词汇密度为65.59%。较高的词汇密度反映出文本的简洁度(李诗品,2018),表明铭牌英译遵循了翻译的简洁性原则。

(二)铭牌的问题

简洁醒目,通俗易懂的铭牌翻译在传播天津历史建筑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简练并非唯一翻译目的。下文将分析铭牌英译简洁的原因,同时指出译本采用了不同翻译策略与技巧,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译文阅读障碍、译文不佳以及欠斟酌现象。

1.直译忽略内涵。名人故居简介意在传播中华文化,因此体现文化内涵是简介铭牌的重要特征。中文表达含蓄,形式简单但意义丰富,决定了翻译不仅将汉语的意思翻译出来,还需根据具体意境翻译得更为深刻。然而,名人故居简介铭牌英译多属直译,不但不能传达中文意思,而且会增加阅读障碍。关麟征旧宅中有一句“……重创日军,……称为‘关铁拳’”,英译版为”……has hit the Japanese…so he was honored as the Guan Iron Fist……”。“关铁拳”直译为“Guan Iron Fist”,利用COCA语料库查找,Iron与fist的搭配使用共307,表明搭配上没有问题,但进一步探索发现,“iron fist(s)”多用来形容残酷、黑暗统治。

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直译不但不能表现出关麟征的英雄气概,反而会丑化形象。

李叔福旧宅中有一句“……大盐商 “李善人”之后”,译文为“ ……was the descendant of the famous salt merchant Li Shanren,” 译文直接将“李善人”直译为“Li Shanren”,省略了双引号,容易产生歧义,错将“李善人”称号认为名讳。直译虽使翻译更为简练客观,但却难以明确地挖掘原文内涵,顾此失彼,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缩略缺乏严谨。缩略语的使用,基本准则之一是“公说公用”,“公”阐明了缩略语需广为人知,涉及较大范围的对象且根据具体文本要求。简介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因此其语言应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即结构严谨,用词规范(李海欢,2018)。否则会在客观上造成使用不规范、误导民众等后果。下面两句分别摘自张学铭旧居与周叔弢旧居“新中国成立后任……”、“建国后,曾任……”两句话都有表达新中国成立后的字眼,但出现了两种译法,即“P.R.China”和“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虽然“P.R.China”使用较为广泛,但面对国内外众多游客,以及根据文本的需求,此处应避免使用缩略语,做到客观严谨。此外,笔者认为应保持表达形式的统一性,增强名人故居简介内容的信度与效度。

3.减译丢失信息。与注重客观事实的英文相比,中文略显华丽。由此,译者常采用调序、增译或减译等方式对原文进行加工以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得当的减译可凸显英文的简洁明了,但减译不得体反而会使信息缺失,使有用信息的价值被埋没。徐树强旧宅“抗战期间出任伪天津公署水上警察分局局长,1945年任伪唐山市市长兼警察局局长”,译文却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职位合并”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he served for the puppet regime in Tianjin and Tangshan(T’ang-shan)”,致使错误产生,信息缺失。张作相故居将“日伪政府”翻译为“Japanese government”。但熟知近代中国史的读者都应知道二者不可等同。日伪政府是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建立的政权,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日本政府。此处减译缺乏合理性,违背了历史与政治史实。

三、结语

“一百年中国看天津”,而近代天津历史变迁过程大多反映在其中西兼容,古今相聚的风貌建筑上。要实现天津市名人故居乃至全部风貌建筑的现代化,建筑铭牌需呈现高质量的翻译。通过名人故居简介铭牌的英译分析可知,建筑铭牌翻译仍然任重道远。如何使原文和受众,直译与意译,貌合与神合间达到平衡,仍是名人故居乃至全部风貌建筑铭牌翻译的长期话题。

猜你喜欢

铭牌故居英译
“英国海军之魂”纪念铭牌被盗
卫立煌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摘要英译
基于分类模板数据库的电气铭牌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气铭牌可变区域识别方法的研究
电源铭牌要这么看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