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浏阳市香禾田矿区金矿地质特征

2019-07-11吉德平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矿脉板岩硅化

吉德平,陈 聪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 株洲 412000)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杨子陆块江南地块的东南缘,与南华活动带武功一褚广山褶皱带紧邻。经历过武陵、雪峰、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六次大的构造运动[1-3]。

1.1 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新元古界板溪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及第四系。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是区域内的赋矿地层。区域内大面积出露的是中元古界冷家溪群,约占图区总面积的60%。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分布于王仙~兰桥一带的图区东侧,约占图区面积的25%。

1.2 构造

区内构造变形复杂,具有多期次、多层状(中深至浅层)、多型式(逆掩、伸展拉张)、多级次的构造岩片叠置堆积等特点。

区内主要出露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构造线走向为近东西~北东向,构成本区褶皱基底,坂溪群构成本区似盖层,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构成本区主要盖层。盖层和似盖层出露面积少,分布零星,其构造形迹不显著(见图1)。

图1 湖南省浏阳市香禾田矿区区域地质图

1.3 岩浆岩

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又强烈,具有多期次特征,既有本区南部大面积的花岗类岩体(板杉铺岩体),又有大量的基性一酸性岩脉,及花岗斑岩体(王仙岩体)。

1.4 区域矿产与成矿地质条件

本区是湘东地区乃至湖南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区内的金矿产丰富。据统计,区内有金、铜、银、铅、锌矿床(点)15处。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首先本区处于构造的复合部位,构造活动持久强烈,能为成矿提供理想的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其次区内大面积出露的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富含Au、Ag、As、Hg、Sb、Cu、Pb、Zn、Bi、W等元素,能为成矿提供充足的矿源;区内多期次强烈的岩浆活动,其活动和冷凝过程中析出的流体与变质水及地表水一起能为成矿提供必需的热液;长沙~萍乡断裂系一切壳深断裂带,为深部金等成矿物质运移提供了通道。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勘查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Pt2x)、黄浒洞组(Pt2h)和雷神庙组(Pt2l)。黄浒洞组和雷神庙组为矿区主要含矿层。

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Pt2x),出露在矿区北西角。岩性为灰绿色,砖红色粉砂质板岩,灰黄色浅变质砂岩。

中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Pt2h),出露在矿区北西部、中部和南东角。岩性为灰黄、灰绿色浅变质砂岩、粉砂岩、绢云母板岩、粉砂质板岩(交错层理、平行层理)。

中元古界冷家溪群雷神庙组(Pt2l),出露在矿区北中部和南东部。岩性为深灰、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夹浅变质砂岩。

2.2 构造特征

区内主要构造行迹为NE向构造,其次为NWW-近EW向构造,局部发育近SN向构造。

(1)NE向构造。①褶皱:褶皱构造主要表现为以雷神庙组(Pt2l)为核部,两翼为黄浒洞组(Pt2h)和小木坪组(Pt2x)的不完整背斜和次级向斜,走向NE,受断层破坏,两翼地层不完整。②断层。

(2)NE-NNE向构造。是区内的主要显性构造,发育广泛,一般规模较大,主要有第公祠-竹山坝-香禾田的F3断裂和骆家排-杨花的F2断裂等,均为区域性断层,走向NE,延长大于15km,切割中元古界小木坪组、黄浒洞组、雷神庙组,倾向北西,倾角50°~80°,具逆断层性质,硅化破碎明显,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在主断裂旁侧发现有成群出露的NE向展布的断裂,局部见有金矿脉和矿化体,其中主要有4号矿脉和24号矿脉,厚度0.5m~2.48m,品位0.51g/t~11.18g/t。

(3)近EW-NWW向构造。区内较发育,从北到南主要见有4条,编号F201-F204,走向NW-NWW,局部近EW向,倾向N-NE,受NE向主干断裂构造限制,长度1.5km~5km,规模中等,断裂带中及其旁侧局部见有金矿脉和矿化体,南边部麻子坡至枚咀冲一带由4条规模较大的含矿破碎带组成,矿脉延长400m~1000m,宽2.0m~3.5m,产状10°~35°(170°~200°)∠30°~55°,工作区范围内地表控制了3个矿(化)体,编号1号、2号、3号,厚度0.30m~1.50m,品位0.95g/t~7.45g/t。

(4)近SN向构造。工作区范围内较少见,东部谭家坡见有1条,规模较小,长度约1km,厚度0.6m~1.5m。

2.3 岩浆岩

矿区内暂未见岩浆岩出露。

2.4 矿脉特征

矿区内发现主要的金矿脉有近东西向的3条,北东向的4条。

1号矿脉位于矿区南侧的枚咀冲,有TC3、TC5、TC2501、ZK1702控制,长约860m,不连续,形状不规则,被断层切断,大致倾向北东(320°~60°),倾角30°~55°。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含矿体为顶板粉砂质板岩。具褐铁矿化,接触围岩绢云母化强烈。矿体平均厚度为1.03m;金平均品位3.04g/t。

2号矿脉,有TC3、TC502、TC1702、ZK101、ZK902控制,长约750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8°左右,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石英脉中褐铁矿化一般,与围岩接触处绢云母化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0.78m;金平均品位1.82g/t。

3号矿脉,有TC3、ZK902控制,长约800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5°。属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石英脉较破碎,局部呈团块状,硅化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1.14m;金平均品位4.58g/t。

4号矿脉位于矿区南西侧,有BT24、ZK401控制,长约660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275°~310°),倾角47°~61°,厚度0.5m~1.6m。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主要由硅化破碎板岩夹石英脉及石英团块组成,具有较强的褐铁矿化,围岩为具较强的绢云母化粉砂质板岩。矿体平均厚度1.05m,金平均品位:1.25g/t。

5号矿脉,由BT23、BT30控制,出露长约480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矿体平均厚度为1.03m;金平均品位2.65g/t。

24号矿脉位于矿区东部的牛头坡,有TC16、LD22、BT28、ZK2001、控制,长约1000m,走向北东,倾向315°,倾角4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石英脉与碎裂板岩中见较强的褐铁矿化,围岩绢云母化较强。矿体平均厚度为1.37m;金平均品位6.92g/t。

30号矿脉,由BT22、ZK2002、 ZK2401控制,出露长约800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5°。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矿体平均厚度为2.32m;金平均品位1.76g/t。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矿区金矿主要赋存于黄浒洞组和雷神庙组;北东向、北北西及近东西向构造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主要为硅化破碎蚀变带型。根据前期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判断该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猜你喜欢

矿脉板岩硅化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上公山隧洞4+439部位TMB卡机地质条件及后护盾顶部塑性变形分析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