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争端对河北省小麦市场影响分析

2019-07-10张新仕王桂荣王亚楠李艳郭雪红李英杰李海山

农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比较分析市场

张新仕 王桂荣 王亚楠 李艳 郭雪红 李英杰 李海山

摘要:中美贸易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贸易之一。随着美国总统提出“美国优先”政策,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加征关税,根据对等原则,2018年6月18日中国将美麦列入进口加征关税清单。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美麦进口价格的提高对中国小麦主产省份——河北省造成的影响。通过与美国小麦进行比较看出,短期内进口美麦加征关税对河北省小麦产业影响不大;从长期看,对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利大于弊,可以促进河北省优质麦产业发展。基于此,文章从优质麦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建设、扩大一带一路国家小麦进口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推进河北省优质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优质麦;市场;河北省;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8110015

0引言

2017年中国小麦生产总量1.3亿t,占到粮食生产总量的21%。从2017年全国小麦消费情况看,面粉加工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种用消费、浪费分别为9650万t、400万t、520万t、510万t、230万t,国内总需求量达到1.16亿t。中国既是小麦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小麦消费大国。中国每年也适度从小麦生产大国进口优质麦满足国内需求,201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小麦进口关税配额量为963.6万t。其中美国作为小麦生产大国,凭借着质优价廉的优点,成为中国进口小麦的重要国家之一。

产品是贸易的基础,产品的数量、结构、品质和价格是贸易的核心要素,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全面地判断形势。学者王曦等[1]认为研究中美农业贸易的互补性对于促进两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者杜培珍等[2]认为中美农产品贸易总额与中国农业总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美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学者韩灵梅[3-4]采用G-L等指数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在中美农产品国际分工中,中国的国际分工依然处于低端,与美国同类农产品相比,质量、品质还有待提高,学者韩啸等[5]、魏溪冰[6]、杨浩然等[7]认为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互竞性。学者刘建芳[8]、尹伟华[9]、王晓英等[10]认为农产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中美农产品贸易规模、贸易格局、贸易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13]。

2018年7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招牌,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开始生效,中国政府随即发布公告,决定对500亿美元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他硬粒小麦”和“其他小麦及混合麦”被列入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河北省是全国小麦主产省和强筋麦优势产区,此轮贸易争端是否会对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产生影响,笔者需要在全面把握现实情况基础上,从时间和利弊多个维度去分析,辩证地看待和做好系统应对[14-16]。

1河北省小麦发展分析

1.1河北省小麦发展优势

1.1.1河北省小麦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小麦种植面积优势明显。中国是小麦第一大生产国,2017年小麦面积0.24亿hm2,其中,河北省2017年面积达到227.67万hm2,占到全国的9.68%,全国排名第五,近十年河北省小麦面积比较稳定,维持在231.33万~243.33万hm2;2017销可北省小麦单产达到6337.5 kg/hm2,位居全国第二,仅低于河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6.35 kg/hm2,单产实现连续6年增长;2017年河北省小麦总产量达到1504.1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1.2%,位居全国第4位,小麦总产实现14连增,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了河北省小麦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水平,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1.1.2河北省小麦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河北省小麦加工企业实力突出。加工企业分布在河北省小麦主产优势区,对河北省小麦产业提升作用明显。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五得利,在河北省深州、柏乡县、大名县、雄安、赵县等小麦生产大县建立分厂从事面粉加工;金沙河面业集团在南和和沙河建立加工厂,同时培训职业农民;今麦郎总部位于邢台隆尧县,与当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中粮集团与当邢台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签订优质麦供销协议。在企业的带动下,河北省小麦产业出现多种合作模式:中粮集团+合作社+社员,金沙河企业+土地流转+职业农民。

1.2河北省小麦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河北省优质麦存在较大市场缺口河北省优质麦发展优势不明显,河北省发展优质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面积和产量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麥的生产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2017年河北省优质麦仅有20万hm2,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1/10。虽然总产量具有绝对优势,但中国优质麦缺口在200万—300万t,河北省的缺口在60万t。

1.2.2成本持续增加,收益较差从近年来小麦成本和产值变化趋势来看,2011-2014年表现为成本和产值同升,利润不断上涨,2015-2016年表现为成本持续上涨,产值有所下降,利润空间压缩,2016年每公顷利润仅有1474.5元(计入土地成本后),不如农户外出打工一天收入。

2中美贸易争端对河北省小麦的影响

2.1中美贸易争端下河北省小麦与美麦比较

2.1.1河北省小麦单产高于美国小麦单产从整体看,河北省小麦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数值,远远超过美国小麦单产,并且与美国小麦单产差呈扩大趋势(图2)。2002年河北省小麦单产是美国单产的1.9倍,到2017年河北省小麦单产是美国的2.04倍,河北省小麦单产具有一定优势[17-19]。

2.1.2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美国虽然单产具有优势,但河北省小麦成本投入远远高于美国。如表l所示,河北省小麦主要成本投入,除农药投入基本接近,其余投入均高于美国,特别是人工投入,每亩高出4690.8元/hm2。河北省小麦生产各项投入累加高达15019.8元/hm2,比美国高出9819.75元/hm2。主要是美国人少地多,小麦种植主要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主,而河北省小麦种植规模经营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显著[20]。

2.1.3河北省小麦与美国小麦价格差价呈扩大趋势河北省小麦收购价格呈增长趋势,而美国小麦收购价格出现下跌趋势,差值呈扩大趋势(图3),河北省与美国小麦出售价格由2011年的0.23元/kg扩大到2015年的1.09元/kg。价格差的拉大,助推了美国小麦对中国的出口,尤其是对国内小麦加工企业来说,进口小麦价格低,企业会更加依靠进口减少原材料支出,为企业创造利润[21-23]。

2.1.4进口小麦整体品质好于国产小麦从小麦进口商反映来看,进口优质麦在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普遍优于国产优质麦。这与国内外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国外的规模化生产保障了品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一致性。另外,也与生产中选用的品种有一定关系,国内的部分优质麦品种,受生产条件影响,年度间和区域间品质指标后有所变化[24-25]。

2.2中美贸易争端对河北省小麦产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河北省小麦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且在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美国优质麦相比在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和整体品质上处于市场竞争劣势。中美贸易争端对河北省小麦产业的影响,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去评判,这要看贸易争端的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国内对这种影响的反制措施的力度与效果,需要从时间和利弊多个维度去分析。

2.2.1短期内影响不大河北省进口小麦总量较低,2016年河北省全渠道进口小麦数量23.98万t,仅占到当年总产量的1.67%,再加之加工企业尚有一定原料库存,省内优质麦供销短期内尚能保持平衡。同时,加征关税措施的影响和国内产业的反映也会有一个滞后期。因此短期内,对河北省优质麦发展不会带来较大影响。

2.2.2长期影响有利有弊从长远看,对河北省优质麦产业既有不利冲击,也带来发展机遇。受到不利冲击的,主要是需要进口优质麦原料的加工企业。近两年河北省优质麦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但强筋小麦缺口仍然有约60万t,2018年河北省优质麦生产遭遇天气等不利影响,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影响,对进口小麦的需求量短时间内难以降低。对美国小麦进口加征25%的关税,将会直接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加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到企业效益和带动增收能力。

但同时,这也给河北省优质麦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图4可看到,7月对美国小麦加征关税后,美麦到港价格与河北省小麦价格差值在逐渐缩小,美麦到港价格已经高出河北省小麦价格。进口量的下降和国内优质麦价格优势,会对省内优质麦种植起到一定刺激作用,2018年优质麦种植面积将有所上升。

3对策建议

3.1加快推进河北省优质麦产业化经营

河北省优质麦种植存在小、散、杂问题,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麦与普通小麦混收现象较严重,降低了优质麦的价格和品质。河北省应该借鉴和推广中粮集团、金沙河、今麦郎等龙头企业与政府、经营主体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企业+政府+农户”等多种规模化经营模式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在邢台、衡水优质麦优势区域,大力推进河北省优质麦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

3.2加强优质麦标准体系建设

从优质麦品种品质、栽培技术、产品品质等方面,加快制定河北省优质麦标准体系。(1)制定优质麦品种品质标准。以满足强筋小麦原粮加工企业品质要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品种品质各性状指标,兼顾抗逆性、节水性和丰产性,完善提高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制定优质麦保优栽培标准。依托省小麦产业体系创新团队等技术力量,研究制定强筋麦标准化绿色保优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原粮生产技术水平;三提出产品品质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有关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研究提出河北优质强筋白硬冬(HWW)小麦产品的原料标准。

3.3扩大“一带一路”国家小麦进口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开始,中国进口美国小麦的数量将有所降低。为满足河北省对小麦品种调剂,可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麦替代美国小麦。2017年中国首次进口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小麦,价格优于美国小麦,缓解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对美麦的依赖程度。河北省可以尝试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麦满足省内企业对小麦品种的调剂,降低中美贸易战对河北省小麦影响,防止小麦价格的大起大落。

参考文献

[1] 王曦,帅传敏中美农业贸易的互补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0(4):81-84.

[2] 杜培珍,谢思娜,刘合光中美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展望,2013,9(9):61-64

[3] 韩灵梅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的农业贸易策略探究——以中美2002-2012年贸易数据为例[J]世界农业,2014(7):119-125

[4] 韩灵梅中国农业发展的启不-基于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算[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8):101-104

[5] 韩啸,周云.中美农业合作空间研究.基于农业互补性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28-34

[6] 魏溪冰中美农产品贸易失衡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

[7] 杨浩然,刘悦,刘合光经济结构转型与农业部门的产业增长——中美农业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5):171-182

[8] 刘建芳新保护主义倾向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分析与展望[J]世界农业,2017(9):39-44

[9] 尹伟华伞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农业双边贸易分解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8(6)

[10]王晓英,王嘉铭.中美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8(8).

[11]付信明中国粮食出口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贸论坛,2008(12):16-21.

[12]孟丽,乔娟中国小麥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J].中国粮食经济,2004(9):26-30.

[13]张庆君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国出口贸易波动特征分析[J]国际贸易,2007,23(7):23-26.

[14]张建清金融危机下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波动分析——基于中美应对危机政策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0(3):56-59

[15]钟永玲2014/2015年度国内小麦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11)

[16]刘正敏中国小麦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J]粮食与油脂,2001(10):15-17

[17]常清,秦云龙国家小麦储备与小麦价格变动关系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s1):24-25

[18]马惠兰,贾改风,曹守峰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主要农产品贸易研究[J]欧亚经济,2010(11):26-31

[19]顾尧臣,哈萨克斯坦有关粮食生产、贸易、加工、综合利用和消费情况[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2):60-62魁

[20]陈东升方良静国际谷物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 1,25(7):30-33

[21]陈凯中国的粮食贸易及其大国效应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2]曹春柳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弹性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3]程国强,陈良彪.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J].中国农村观察,1998(3):1-6.

[24]陈婷,戴尔阜,傅桦.运用AHP法构建粮食安伞预警体系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评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68-74.

[25]丁守海国际粮价波动对中国粮价的影响分析[J]经济科学,2009(2):60-71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比较分析市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