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库属地管理的实践探索

2019-07-10王志鹏

经营者 2019年21期
关键词:职责安全实践

王志鹏

摘 要 本文以油库属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为主线,介绍油库属地管理的定义、目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查找油库属地管理的问题难点,探索油库属地管理的科学方法提供实践经验,体现持续改进的HSE方针。

关键词 油库属地管理 职责 实践 安全

一、引言

“严格问责”更需“层层负责”。目前,安全环保形势日趋严峻,油库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虽然公司编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操作规程,但受限于相对落后的安全文化,部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HSE履职能力不高,执行力不强,安全管理仍然依靠被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而加强油库属地管理,其实就是传统岗位责任制的继承和延伸,是促进基层员工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的着力点,是形成良好安全文化氛围的有力措施。

二、属地管理的定义、目的、内容

(一)属地管理的定义

属地管理是指属地责任人和属地管理人履职尽责,保证属地区域内不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事件,实现油库业务连续运作的过程。

(二)属地管理的目的

属地管理目的主要是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属地管理范围,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我的属地我负责”的安全管理理念,促进员工的安全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逐步转变,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不重复、职责不遗漏、操作不偏离。

(三)属地管理的内容

油库属地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违”行为管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定置化管理、目视化管理、区域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演练评估。

三、实施属地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由于HSE工作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只靠安全部门或个别领导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必须把HSE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层层细分,划分成为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属地区域,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局面,HSE工作才能有序、有效开展。

二是由于隐患排查治理更加重视结果而非过程,这就导致对隐患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分析得不够深入,致使同类问题反弹出现,没有将风險防控控制隐患产生之前,没有起到预防作用,安全责任出现了真空,从而导致油库对过程管理不重视。

四、油库属地管理实践

(一)明确各层级职责

公司机关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监督油库落实属地管理相关要求,制定油库“三违”行为管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定置化管理、目视化管理、区域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演练评估的标准做法,组织油库开展属地管理标准培训,将直线责任、属地管理融入生产作业全过程。

油库应当落实属地管理工作,细化属地管理区域,明确属地责任人和属地管理人。

油库岗位员工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员工应当明白在岗期间应当做什么,作业过程是否可控,描述工作内容应当避免繁杂,要简单扼要地指出想要达到的结果,给出工作标准。工作参与者可以是个人或班组,在执行过程中要将职责分配给所有参与者,周期性地检查职责的落实情况。

(二)进行区域划分

属地区域划分可按照《成品油库标准化定置管理手册》,将油库划分为5个属地区域:发油区、储油区、卸油区、辅助作业区、办公生活区。油库应在每个区域设置责任卡,明确属地责任人和属地管理人,如部分区域已有“领导干部承包要害部位标志牌”“承包区负责人”“油库设备保养三定卡”的,可不重复设置。

(三)开展员工培训

开展员工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使员工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就需要不断培训。培训应当列出培训需求矩阵,按照属地划分的工作内容,详细描述岗位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应当多元化,积极推行小范围、短课时的培训,适时进行效果验证与评估,提升培训的实效性,让属地管理人和属地责任人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四)强化绩效考核

1.结果绩效考核。结果绩效考核是安全考核中的被动绩效指标,即上级给下级设置的否定指标、结果指标、拟定事故及伤害级别的扣分标准。设置结果绩效考核指标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一旦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则采用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否定所有的安全绩效。

2.预防绩效考核。预防绩效考核也叫主动绩效考核指标,即拟定各项管理标准,根据拟定的标准及实际实施记录给予加减分的考核方式,如:紧急预案完整性及演练次数、隐患整改率、未遂事件上报数、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修订件数。设置预防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30%。

3.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绩效考核也是日常安全管理的考核指标,即按照日常管理工作,拟定各细项考核标准。如:安全会议每月次数、审核每月次数、审核次数及质量、参与工艺安全分析与风险评估次数、各种报表上报率及发现隐患次数,给予加减分;在加减分时可根据纪录和安全审核发现均可执行。管理绩效考核一般占整个安全绩效考核的40%。

(五)人员变更管理

岗位人员变更后,应当对工艺操作、设备维修等属地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知识能力指导,对岗位危害因素、风险防控?、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置程序进行培训,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五、结语

要更好地落实属地管理,靠的不是一纸文件和几块现场标识,更需要的是一份责任心和系统的管理手段。只有脚踏实地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落实各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负责,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油库风险防控能力,提升油库员工安全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油甘肃销售仓储分公司)

猜你喜欢

职责安全实践
打孔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不相容职责分离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