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混交方式对马尾松和檫木生长的影响
2019-07-10龙晓飞
摘要 通过将马尾松与檫木进行不同方式混交,测定马尾松、檫木的生长量,探讨最佳混交方式,为马尾松混交林营建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经观测表明:混交促进了林分生长,30年生马尾松、檫木混交林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林分蓄积增加0.660~113.106 m3/hm2,促进林分蓄积生长效果最好的处理是带状混交。马尾松、檫木均为阳性树种,具有竞争关系,采用带状混交,可调整种间关系发展趋势,缓和种间矛盾,另外,带状混交便于造林施工、抚育管理,林分比较稳定安全。
关键词 马尾松;檫木;混交林;林分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2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140-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3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e growth of Pinus massoniana and Sassafras tsumu wa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mixing methods of P.massoniana and S.tsumu wood,the optimum mixing method wa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ructing the P.massoniana mixed forest.Th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mixing promoted the growth of forest, 30year old of P.massoniana and S.tsumu wood mixed fores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he growth of forest volumn increased 0.660-113.106 m3/hm2,and the best treatment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forest volumn was banded mixing.P.massoniana and S.tsumu are positive tree species with competitive relations, the use of banded mixing can adju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species relations, ease interspecies contradictions, in addition, banded mixing is suitable for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tending management, forest stands a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safe.
Key words Pinus massoniana;Sassafras tsumu;Mixed plantation;Forest growth
作者簡介 龙晓飞(1973—),男,贵州龙里人,工程师,从事营林技术及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收稿日期 2018-12-21;修回日期 2019-01-02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中起到先锋作用,是我国南方林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乡土树种,在贵州省森林蓄积量中马尾松占30%以上。但是大面积马尾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单一,层次结构简单和生物多样性差,因而地力衰退、林分产量和质量低下,松毛虫危害普遍严重[1]。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又有利于预防马尾松毛虫的蔓延发展和森林火灾发生。檫木(Sassafras tsumu)为樟科檫木属,省级特有保护植物,我国特有,具木材佳、质坚韧、富特性、耐水湿、具香气、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等优点,是良好的造船、家具、建筑用材。檫木为阳性速生树种,在幼苗时期稍耐阴,天然整枝良好,林内更新能力弱,适应性强,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檫木无严重的病虫害,落叶丰富,改土效果好[2]。
马尾松作为用材林有着较多的优点,如树形整齐、冠幅较小、干形通直圆满、木材产量较高等,但与阔叶林比较,枯落物数量少,质量差,分解困难、自肥能力差,加上栽培技术上的局限,如炼山、连栽等,引起地力的下降[3],通过营造马尾松檫木混交林,既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量,又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4-5]。笔者通过营造马尾松檫木混交林,采用相同密度,不同混交方式,测定混交林生长量[6-7],探索总结出马尾松檫木混交林营造技术,包括最佳的混交方式及抚育管理技术,为进行马尾松檫木混交林营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林位于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播基分场内,地理位置为107°10′~107°14′E,26°50′~26°56′N。年均温14.8 ℃,极端最高温度33.2 ℃,极端最低温度-8.5 ℃,年均降雨量1 089.3 mm,无霜期283 d,平均日照时数1 248.1 h,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有效积温(≥10 ℃)4 467.1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数少,无霜期长,湿度较大,生长季水热同期。地貌为低中山类型,海拔1 100~1 150 m,坡度10°~15°,成土母岩为砂页岩,自然土壤为黄壤,pH 5.5~6.5,土壤呈微酸性,土层厚度80~120 cm,立地质量中上。
1.2 材料 试验林分为龙里林场播基分场40林班5小班马尾松檫木人工林,该小班为1985年造林,造林株行距为2 m×2 m,造林后头2年每年割草抚育1次,第3年结合高标抚育追施复合肥1次,1994年进行透光伐,间伐强度(蓄积强度,下同)15%,2004年进行疏伐,间伐强度20%,保留株数600~660株/hm2。
1.3 试验设计 选择立地条件差异小的地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种处理,以混交方式表示,各处理为马尾松纯林(对照)、行间混交、行带混交、带状混交。试验小区面积不小于667 m2,设置3个重复。监测不同处理生长动态,筛选出混交最佳方案。
1.4 调查方法
造林后第30年调查树高和胸径,标准地面积为667 m2,标准地尺寸为30.0 m×22.2 m,林分内按径阶进行每木检尺,对每径阶分树种测树高,算出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用相应树种二元立木材积式计算蓄积量。按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方差分析,不同混交方式之间多重比较采用q检验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混交方式对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混交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生长,与对照相比,胸径生长量增加了0.62~3.71 cm,树高生长量增加了0.08~4.53 m,平均单株林木蓄积生长量增加了0.019 5~0.233 7 m3;蓄积方差分析表明:F=4.593> F0.05(3,8)=4.07,差异显著,说明马尾松檫木混交对马尾松的个体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混交林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是由于檫木落叶灰分丰富,容易腐烂分解,养分释放速度快,给土壤补充营养物质,为有效养分提供充足的来源[8],改善了林分土壤肥力[9]。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混交方式对马尾松蓄积生长的影响差距较大,经多重比较表明:带状混交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行间混交、行带混交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带状混交平均蓄积生长量增加了0.233 7 m3。效果最好的处理是带状混交,其次是行带混交、行间混交。
2.2 不同混交方式对檫木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混交方式对檫木生长的影响:带状混交高于行间、行带混交,与行间、行带相比,胸径生长量增加了2.114、1.932 cm,树高生长量增加了1.61、1.30 m,年平均单株蓄积生长量增加了0.079 6、0.071 1 m3。但方差分析表明: F=0.606 从调查中看,在该试验的立地条件下,马尾松的生长速度比檫木快,檫木的树高普遍低于马尾松, 檫木也是阳性树种,在马尾松过多的庇阴下,檫木的生长受到抑制。 2.3 不同混交方式对林分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混交促进了林分蓄积生长,与对照相比,林分蓄积增加0.660~113.106 m3/hm2,从表3可以看出,带状混交林分蓄积远远高于其他混交方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带状混交,这是因为行间、行带混交虽然幼林阶段生长稳定, 但进入郁闭以后, 种间矛盾易激化, 造成檫木受压现象, 带状混交适应于矛盾较大、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乔木树种混交[10]。 3 结论 (1)混交促进了马尾松的生长,根据该试验结果表明,30年生马尾松檫木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对比,马尾松胸徑、树高、单株蓄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不同混交方式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2)不同混交方式对檫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带状混交檫木生长量高于行间、行带混交,但差异不显著。 (3)由于马尾松、檫木均为阳性树种,种间竞争较大,因此可以缓和种间矛盾,适应于矛盾比较尖锐的带状混交,对林分蓄积生长促进效果最好。另外,带状混交便于造林施工、抚育管理、采伐利用,营林技术措施简单易行。 (4)混交促进林分生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有利于各树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内充分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10];二是混交林枯枝落叶归还的氮素等营养元素高于马尾松纯林 ,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5)马尾松具有耐干旱瘠薄、易于栽植、用途广泛、速生丰产的特点。但是,长期经营马尾松纯林,林分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群落稳定性差,抗逆性弱,致使马尾松栽培地区土壤恶化,地力衰退;同时,大面积的马尾松纯林造成生态系统脆弱,为森林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发生松毛虫危害,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发展。综上所述,通过营造马尾松檫木混交林,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林分生产力、林分生长稳定性和抗逆性。 参考文献 [1] 朱鹤鸣.马尾松培育技术的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97-198. [2] 陈喜友.檫木不同混交方式生长情况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5,41(4):9-11. [3] 林书荣.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果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00-102,121. [4] 许绍远.中国南方主要混交林类型研究概述[J]. 林业科技开发,2000,14(5):3-6. [5] 项艳,代红霞.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6(2):216-220. [6] 陈际伸.混交林营造及其机理的研究概况[J].江西林业科技,2001(2):26-28. [7] 叶敏.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6(13):32-34. [8] 秦娟,上官周平.植物之间互作效应及其生理机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225-230. [9] 谢福荣.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26(2):161-164. [10] 韦如萍,薛立.混交林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2,29(3):78-81.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9,47(1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