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2—2016年安徽省种植业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2019-07-10岑丹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种植业安徽省

摘要 对2002—2016年安徽省种植业三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是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进行计算与跨期比较,发现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以及主要经济作物的三大比较优势指数存在品类上的差异性,并且各类作物的三大比较优势指数的跨期变化多样。根据三大比较优势指数与其变动结果,提出了关于安徽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种植业;比较优势;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2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6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hre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ices (scale advantage index,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of planting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02-2016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ategories among the thre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ices of major grain crops and major cash crops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thre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ices of different crops change diversely in different periods. Based on the thre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ices and their change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planting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Planting industry;Comparative advantage;Anhui Province

作者简介 岑丹(1995—),女,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收稿日期 2018-12-13

2016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2]。从前,我国各地无论是否具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都被要求实现粮食的区域自给。在农业发展政策向以市场经济为支点的政策转变阶段,继续使用传统国内资源配置方法、实行粮食自给政策,会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极大障碍,产生巨大的福利代价[3]。安徽省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省份,拥有超过5 000万农业人口,农业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hm2左右,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农村改革以来,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常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6位,油料居第6位,其他如棉花、烟叶、药材等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因此,通过测算安徽省的农业比较优势,让其充分发挥其地区优势,合理调节种植业内部结构,安排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1 农业比较优势的评价方法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最早从贸易领域发展而来[4]。比较优势是区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基础,各地区应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放弃没有优势的产业,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益[5]。国外对比较优势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局限于具体产品的国际间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不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某种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较多[6-7],但是关于某地区不同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跨期比较的研究较为欠缺。目前学界关于农业比较优势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国内资源成本法

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是指从事某项产品的生产以赚取(或节省)一边际单位外汇(国际价格)所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的价值(国际价格)。将DRCC与临界值1相比可确定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生产的绝对优劣势水平。徐志刚等[8-9]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比(RDRCC),这一指标用以分析农业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为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直接依据。定义如下:

RDRCCij=(i地区X产品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j地区)/(X产品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C)

1.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比较优势(RCA)计算方法如下:

RCA=(国某商品出口额/该国出口总值)/(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世界出口总值)

当RCA>1时,说明该国该商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当RCA=1时,无比较优势;RCA<1时,具有显示比较劣势。与显性比较优势类似,运用李毳等[10]的比较优势指数算法分别计算生产效率优势指数(EAI)、生产规模优势指数(S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EI)=(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i地区总播种面积)/(全国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全国总播种面积)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地区j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i地区全部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全国j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全国全部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综合优势指数(AAI)=SEI·EAI

上述公式中,SEI、EAI与AAI的值超过1就说明其具有比较优势,且数值越大比较优势也越明显。

1.3 专家调查法

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各地区自然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倾向性评分,得到各地区农业种植的综合评价指数来衡量地区农作物的生产优势。这一方法的优势是简单易操作,但缺乏科学性,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倾向打分时难以保证客观性。

1.4 投入产出分析

构造多地区多产品模型以及考虑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比较优势等多种问题。应用动态的线性规划分析方法,可以对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动态变化分析。这种方法在知道各要素成本的情况下效果极好,但是数据要求较高且较为复杂。

除了以上4种比较优势计算方法,还有劳动密集指数法、农产品有效保护率法、社会净收益法等。该研究主要运用比较优势法[5],分别计算2002—2016年安徽省种植业的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来评价安徽省种植业的比较优势变迁。

2 安徽省的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2.1 数据来源

该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2002—2016年安徽省与全国的种植业生产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2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EI)分析

2002—2006年,安徽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8 99.761万hm2变为889.361万hm2,总面积略有下降。2002—2016年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规模优势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从主要粮食作物来看,安徽省的稻谷、小麦、豆类始终具有规模比较优势,且这3类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玉米和薯类始终具有规模比较劣势,其中薯类的规模比较劣势逐年提高。

从主要经济作物来看(表2),油菜籽、芝麻、棉花以及麻类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其中油菜籽、芝麻和棉花的规模比较优势2002—2016年逐年降低,药材从2002年的规模比较优势变为2016年的规模比较劣势,相反麻类从2002年的规模比较劣势逆袭为规模比较优势。花生、糖料、烟叶、蔬菜、药材、其他农作物以及青饲料始终处于规模比较劣势中,其中糖料、烟叶、其他农作物以及青饲料的规模比较劣势较强,其每年的规模优势指数均未超过0.5,但是蔬菜以及青饲料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逐年升高。

2.3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分析

从单位面积产量上来看,2002—2016年安徽省的种植业各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提升。2002—2016年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见表3。由表3可知,稻谷和小麦始终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玉米和豆类的效率比较优势随着年份的变化略有波动,但总体上是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的,薯类从原来的效率比较优势沦为效率比较劣势。

由表4可知,安徽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中,花生、油菜籽、棉花、烟叶2002—2016年始终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其中,花生和油菜籽的效率比较优势较大,两者的效率优势指数均超过了1.50,芝麻、麻类和蔬菜都由原来的效率比较劣势转变为效率比较优势。安徽省糖料作物始终处于效率比较劣势。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的跨期变化上来看,花生、油菜籽、芝麻、麻类、烟叶以及蔬菜的效率优势指数大体上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相反,棉花的效率优势指数大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糖料的效率比较优势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2.4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分析

从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表5)来看,稻谷、小麦以及豆类始终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且三者的比较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提高的趋势;相反玉米和薯类的均从原有的综合比较优势沦为了综合比较劣势,且指数还在不断的下降。

如表6所示,2002—2016年在安徽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中,花生、油菜籽、芝麻和棉花始终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糖料、

烟叶以及蔬菜始终处于综合比较劣势;麻类与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1上下波动,说明综合比较优势不稳定。从跨期变化的角度看,花生的综合比较优势正逐渐降低;油菜籽与芝麻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形势;棉花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1.20附近上下浮动,说明综合比较优势较为稳定;麻类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波动较大;糖料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年降低,已低至0.50以下,说明其综合比较劣势明显;烟叶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0.50上下波动,综合比较劣势跨期变化不大;蔬菜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年增加,已突破0.90,有望化综合比较劣势为综合比较优势。

3 对策建议

3.1 合理调整作物种植比例 从主要粮食作物来看,稻谷、小麦和豆类比较优势指数的跨期表现都大于1,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安徽省这3种作物的比较优势始终存在,建议扩大种植比例;一些比较劣势明显的主要粮食作物可降低其种植比例。同样,油菜籽和棉花作为始终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也应提高。有些作物具有效率相对比较优势但是规模相对比较优势较为缺乏,也应扩大其种植规模。

3.2 利用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对于具有规模比较优势但缺乏效益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可通过农业技术的运用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如蔬菜和药材的种植可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通过技术的运用可逆转经济作物的效率比较劣势,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由于一般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大于粮食作物,所以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调整上还应考虑更多因素,这里不做详细讨论。

3.3 发展优势作物产区

种植业的结构性调整应该与地区的地理面貌相结合,安徽省以淮河为界,南部以丘陵地区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以平原居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在发展优势作物产区时,皖北地区可打造国家专用小麦、安全玉米、高蛋白大豆粮食生产区;江淮丘陵地带可以建设国家优质的水稻、油菜籽生产区;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一带可以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依托山区资源,建设有机稻米、高山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基地。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傅琳琳,李海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历史回顾、问题实质与改革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1-5,152.

[2]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5.

[3] 蔡昉.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J].经济研究,1994(6):33-40.

[4] 林大燕,朱晶.中國主要粮食品种比较优势及进口市场结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2):115-126,129.

[5] 李玉龙.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研究[J].江西农业,2018(24):123.

[6] 冯雪芹.粮食主产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及结构调整思考: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2):103-109.

[7] 罗其友,李建平,陶陶,等.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6):27-33.

[8] 徐志刚,傅龙波,钟甫宁.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异及其变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4):113-116.

[9] 徐志刚,封进,钟甫宁.江苏省农业比较优势格局及与周边省市比较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4):341-346.

[10] 李毳,李秉龙.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3(5):4-5.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9,47(11):233-236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种植业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种植业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种植业饲养业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