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周末”: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综述
2019-07-10高原
2018年11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大学艺术学沙龙第10期暨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2期“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与批评实践”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202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原主持。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卉主讲理论阐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王懿聪、张若瑾、丁湛、朱信宜主讲批评实践。同时,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所副所长赵卫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邱章红教授,《电影评介》副总编辑曾珍等嘉宾出席并点评。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博士生、硕士研究生等数十人参加了对话活动。
一、电影工业美学理论阐释—— 结构、历史与挑战
陈旭光教授首先阐释了电影工业美学的对象、历史、理论背景。面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升级,他将工业与美学相结合,于17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率先提出“电影工业美学”的概念,受到代表的广泛关注。随后北京大学举办了高层论坛,《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电影新作》《上海大学学报》等刊物陆续刊登了专题。电影工业美学倡导的是产业观念,是对于制片人的服约。对此,徐洲赤回应商业电影不应排斥电影诗性,认为工业美学体系中应该纳入诗性内核。李立回应电影工业美学更多的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现象解析,作为国家电影理论,其缺少原创性与思辨性。
电影工业美学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电影产业发展同时所带来的资本投资、运作机制问题,另一方面是具有电影观念转型的革命意义。在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革新电影观念,具体的理论资源有三点:第一,大卫·波德维尔的中间层面研究;第二,大众文化理论;第三,技术美学。正如巴赞所认为的,好莱坞电影表现出的是协同的系统天才。所以,工业美学的内核不仅是重工业电影的视听效果,更是电影开发中彰显技术美学的形式美、功能美、协同美如何系统科学的与电影生产体系相结合。
借鉴艾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原理,可以将电影工业美学体系在静态层面建构为以下四个层面:第一,电影世界,研究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第二,电影生产者,讨论导演的不同生存方式;第三,电影本体,包括剧本生产、类型研究、视听标准等;第四,电影受众,传播营销及市场研究。四个要素之间协调互动,连贯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电影才符合其作为核心性创意产业的定位。
随后,李卉博士在报告“关于电影工业美学的争鸣以及回应”中详细总结了学界对电影工业美学提出的质疑与批评,并作了简要回答。她梳理了与电影工业美学相关的15篇文章,并总结了将电影工业美学作为核心论题的电影节论坛。在此基础上,她将对于电影工业美学的质疑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对电影工业性的讨论;第二,围绕工业与美学、个性与标准等二元对立命题的讨论;第三,从文化工业角度批判电影工业美学的艺术降格;第四,批判电影工业美学重工业轻美学的方法与传统电影产业研究没有不同。
对此,李卉回应:第一,学界与业界的共识是中国电影质量提升需要工业整体升级,同时电影工业美学在强调工业升级的同时也同样重视个人的创造性。第二,自包豪斯学派开始的“普遍统一性”引起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电影工业美学同样是超越二元对立,实现对立统一的辨证观念。工业技术的提升是解放艺术。第三,电影工业美学推崇的是大众审美,它不同于自上而下的国家分配,也不依赖于艺术家的天才。它是以工业升级来保证艺术生产,从而为大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选择。第四,电影工业美学是对于艺术决定论与产业决定论二者的双重纠偏。正如学者约翰·卡德维尔提倡的,电影工业美学是一种“整合式文化——产业分析”,目的是交叉求证某一方面的话语是否与其它方面构成紧张、矛盾抑或补充、强化关系。
二、电影工业美学批评实践
张若瑾硕士在报告“消费时代艺术片的市场化”中,探讨了当下艺术电影的商业化现象。她首先区分了商业片与艺术片,即商业片重于视听本身,艺术片重于视听的代表物。这导致如果观众以商业片的观影经验观看艺术片,就会形成难以调和的落差。而观众是市场的主体,这使得艺术片的市场化成为“艺术片被市场接受”和“市场迎合艺术片到来”两个方面,前者是艺术片做出改变,后者是观众接受艺术片。
以贾樟柯为例。从《山河故人》开始,贾樟柯的电影开始有较大的商业宣发,这使得影片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也改变了贾樟柯处理题材的方式,电影在某些内容的呈现上不再抽象。具象的表达让影片更加容易理解,但却看起来不再那么贾樟柯了。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江湖儿女》依旧被同期的《黄金兄弟》票房碾压。
所以,比起纯粹的商业电影,折衷后的艺术片依旧不占优势,其对于电影艺术的贡献也是未知的。如果一味地迎合观众口味,就会造成艺术品味的衰竭,而艺术家应当具有引导性。如果说商业片代表了电影文化、商业的繁荣,艺术片就代表了电影艺术的创造力,它应当成为市场的艺术指向标。
丁湛硕士在报告“金城武明星研究个案”中,对近乎“零曝光”的影星金城武进行了案例分析。她首先采用理查德·戴尔的明星文本的研究方法,对金城武进行了年谱分析。将《重庆森林》作为其明星生涯的起点,列举至近年来的喜剧类电影,指出这种时间的纵深感和层次附加于金城武的明星形象上,增加了魅力;而零曝光率则将其塑造成了低调、内敛、神秘的明星类型。明星形象与明星类型共同构成了金城武的魅力。
好莱坞明星制要求通过距离感与形象管理形成明星形象,并通过简化来构成明星的张力。金城武的距离感形成了疏离感和神秘感,最终构成了高级感,这虽然与当下大众文化宣传策略相悖,但却贴合了明星制的神秘感与距离感。明星制具有大规模工业、商业、金融资本的特征,但与电影行业相比则比较混乱危险。所以,如果电影工业美学可以关照于此,对明星制进行系统指导,将大有益于电影產业的发展。
朱信宜硕士在报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建构——以2018年影视作品为例”中,首先总结了陈旭光文中提到的工业美学的五个拓展可能,从市场规模、导演进化、审美进步、生产制度、宣发、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工业美学构建的必要性,呼吁具有中国思潮的电影工业美学构建。
在讨论环节中,唐柔桑硕士从自身编剧经历切入剧本生产制度。她指出,美国在制片人中心制下发展出了专业剧本团队与流程。国内则以散养、放养居多,出现了“养蛊式”、签约、比稿、小编剧写大编剧改等不同尝试。她现在以好莱坞的剧本医生制度作为参考,试图比较分析中国剧作状况。
三、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反思
报告结束后,嘉宾对同学们作了相应点评,陈旭光教授作了总结。
陈奇佳教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努力成果,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一个有概括性和延展性的命题,可以纳入许多电影本质、本体论的观念,如技术美学与电影美学的关系等。作为复制自身美学的文化创意产业,日本动漫业在21世纪初尤其是2006年进入衰落期。与创意相比,工业和技术性可能是更为决定性的。因为我们的感官是由工业体制所发展出的,新的工业可以塑造新的感性与感官。这对于以日本为目标,试图弯道超车的中国动漫产业来说,就需要注意到工业体制的绝对重要性。仅靠“点子公司”,试图依靠创意超越好莱坞、迪士尼,会破坏本土的电影生产力。
美学是对于世界的感性判断方式。它一方面扎根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创新。工业美学讨论如何把艺术灵韵融合到现代工业体制上,这在美学上的前景很可观。但工业和商业还是两码事,商业是以逐利为先,它所有的正当性、合法性均来自于供需关系和利益前景。换言之,商业可以不考虑别的东西,它之所以考虑别的东西,也仅仅是为了假装包容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商业具有一种吞噬的天性。但工业不一样,工业有一些技术上的拓展是看不到商业前景的。一个好的工业体制,天然需要一些非受众和拒绝大众的东西。比如材料技术的拓展,未必知道明确用途,但在工业体制中是必须的。工业体制与商业体制相辅相成,但工业体制有自我的逻辑。如果过分强调“受众为王”,就会让商业逻辑压倒工业自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对于工业美学,我们可以谈更多技术性的问题。
赵卫防老师总结道,陈老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阐述,几位同学在宏大理论的框架下进行了各自的读解,共同形成了一种坚不可摧的理论构建。电影工业美学在陈老师提出后,在学界、业界有了很大反响。但作为一个新理论,需要这样一个从宏大理论到中间层面的构建,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电影工业美学,今天听到系统、完整的描述后,感到受益匪浅。无论是三大理论基础,还是四个构架要素,以及这四个构架要素的协同性和互动性,对建立这样一个理论都起了很大的奠基作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到具体的构建都很详实。是从产业到美学都包括在内的理论。
对于理论构建,赵卫防进一步提出了两点思考。第一,电影工业美学体系的要点是美学。工业虽然重要,但是提升工业是为美学服务的。中国的工业体系、美学体系、文化体系与好莱坞是不一样的。中国具有独特的美学核心。提升电影工业水平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国美学核心,从而让我们的电影更好的在中国生存。比如,新主流大片将香港、好莱坞的经验与中国主流价值观对接,获得了巨大成功;18年写实主义电影与奇幻电影的反差等,都说明中国电影具有独特的工业美学标准。第二,是平衡性的问题。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工业与美学的平衡。中国的艺术精神讲究和谐、平衡。在中国,必须达到某种平衡才能生存。比如戏曲电影,既要电影化又要程式美,二者平衡做的好就是好的戏曲电影。再比如纪录片,是纪实与演绎间的平衡。具体到电影工业美学,就要在艺术与商业大片中掌握一种平衡。在制作中,各部门间也要讲究平衡,不能照搬好莱坞的专业化。在中国,好的摄影、演员也可以去导演,这是制作中的平衡。而对于构建电影工业美学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来说,平衡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陈旭光教授对本场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指出陈奇佳老师对“受众为王”提出的问题,赵卫防老师提出的“中国体制”“本土化”等思考都具有啟示意义,需要进一步思考。肯定了同学发言,并指出可以进一步着重于采访、调研、量化的研究方法。陈旭光对到场的嘉宾、同学表示感谢,第42期“批评家周末”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