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探讨

2019-07-10李永志

财会学习 2019年1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李永志

摘要: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电子制造业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但随着行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利润上涨的空间不断缩小。通过减少成本扩大利润区间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成本的控制也涉及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大小。因此,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加强内部管理的手段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对策

一、成本控制管理概述

成本的控制管理主要由成本分配和成本控制两个环节组成。成本分配主要是对企业各产品或者服务所需要的成本进行核算,按需分配;成本控制则是对企业经营中各项活动所分配的成本进一步优化,对成本进行控制,使企业成本最小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深化改革,电子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和以往大不相同,尤其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的生产量大大提升,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以往通过大量铺设市场以高销售额提高企业利润的模式已经走到了瓶颈。科技的进步也使企业产品丧失绝对竞争力,行业之间竞争力越发激烈,使各企业产品的价格难以有太多差异,而对成本的控制管理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

二、成本控制管理在电子制造企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企业的盈利主要受到收、支两方面的影响,对企业来讲,收入受到市场行情、市场大环境、企业资本流动、决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对收入进行精细化控制。但企业的支出一般较为固定,在电子制造企业中,主要的支出来自于原材料的采购、设备的采购等,可以对其进行成本管控,企业支出明显减少。同等条件下,采用成本控制管理的企业盈利空间变大,盈利增加。

(二)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的重要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制造企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维持自身在市场的地位是企业稳健经营所必须考虑的事。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使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企业利润下降。同时由于产品供过于求,购买者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产品在服务、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增加了企业在生产中的投入,而利润上升的速度抵不上成本的增加速度,企业经营稳定性受到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降低了企业成本的支出,并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一方面“节省”下来的资本可以用于企业购进新设备等研发产品,通过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这部分资本还可以用来降低产品的价格,在利润空间不变的基础上,实施成本控制管理的企业的产品价格更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从而使企业应对内外部压力的能力上升。

(三)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成本控制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的控制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中的各个活动,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使其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收入-成本,依据这个公式,明显突出了利润不单取决于企业的收入,还涉及到其成本,如果收入的增加速度难以超过成本的增加速度,企业的发展必然不可以长久。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从单一产业逐渐形成产业链,经营逐渐复杂化。同样风险的种类和发生的概率也变大,没有对成本的管控,容易促使企业在项目中投入过多,在应对风险时,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危机。相反,当企业重视对成本的管控时,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项目所需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并在经营中严格控制成本。一方面,对成本的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收集经营中的信息,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对成本的管理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促进企业对其他制度的建设投入,从而推动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三、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电子制造企业从经营初始就一直涉及到对成本的管理,但大部分企业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只停留在事后管理,对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也完全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但财务部门的工作主要重核算,使企业对成本的管理限制在成本核算上。大部分电子制造企业缺乏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思想认识,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并未涉及到管理成本的战略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缺少长期指导计划,管理层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带有厚重的主观色彩,降低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二)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以往经营中的习惯,电子制造企业在成本控制制度的建设中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对成本的管控主要放在是否存在数据错误以及减少“中饱私囊”上,并未重视事前分配、事中控制。企业建设的成本控制制度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层对成本控制制度的轻视度。同时,成本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成本数据失真,影响产品定价。除此之外,成本控制方法也较为单一,大部分电子制造企业依旧延续以往的以产品产量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2]。

(三)专业人才的缺失

在成本控制管理专业人才上的缺失是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企业主观认为成本控制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但同时又由于企业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停留在核算和编制报表,使企业对财务部门的投入较少,多数员工“身兼数职”,且员工专业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成效甚微。

四、对电子制造企业优化成本控制管理的建议

(一)从全面的角度认识成本控制管理

在电子制造企业建设成本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从解决企业管理层思想上对成本控制制度的偏见,明确成本控制管理不是简单的成本核算,其从事前分配、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三个方面来进行。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思想概念的树立,企业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参考。首先,需要端正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管理的态度,可以采用挂钩绩效考核的强制措施;其次,需要对管理层进行全面、正确的成本控制管理,企业可以采用专家讲座、企业交流等方式;最后,加强对普通员工的思想认识。一般来说,在管理层认识到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后,他们才会通过制度、奖励等方式推动普通员工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进一步促进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1.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电子制造企业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角度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其制度必须覆盖企业经营中的各项活动,囊括信息成本、服务成本、技术成本等。设置相对独立的成本控制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企业经营中各项活动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同时结合成本控制管理中反映出的数据以及市场发展变化对企业经营成本控制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同时,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成本控制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成本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時进行修正和补充[3]。

2.更新企业成本管理方式

电子制造企业的经营在发展中也不断复杂化,传统的成本管控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比如责任成本法。而且在发展中企业的业务也在多元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也要不断紧跟时代变化。比如目前市场上较为受欢迎的作业成本法,其对企业中的成本进行动态跟踪,由此得出的数据更为准确。不过作业成本法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一般企业可以将传统和新式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上述问题是目前大部分电子制造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电子制造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优化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措施,从而推动电子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华.电子制造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方法与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7 (19):53-54.

[2]彭丽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控制对策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8,601 (11):76-77.

[3]付洪垒,徐莹.电子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 (24):110-11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