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入门趣味教学

2019-07-10吴文倩

文教资料 2019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

吴文倩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非汉字文化圈小学阶段汉语学习者学习特点和目前汉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汉字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针对性,汉字教材及教学辅助工具缺乏等,主要从教学理念方面提出建议,并设计了相关教学辅助工具,展示了配合该套教辅工具使用的汉字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以对制定真正符合汉字研究及教学规律兼具趣味性的汉语教学方案有所帮助。

关键词: 对外汉字教学    小学阶段    非汉字文化圈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学科从一个新兴学科一跃成为当前的热门学科。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汉字形体结构较拼音文字来说更复杂,难认、难写、难记,成为外国学生汉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甚至有老师和学生提出只学听说,不写汉字。但大多数学者、教师及学习者仍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中心对象。周健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进行的留学生学习策略调查显示:“汉字学习与汉语学习的正相关显著,汉字学得好的学生往往也是汉语成绩好的,反之亦然。”[1](135)因此,“学习汉字是学习汉语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2](44)。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陷入瓶颈,越到高级水平,学生流失越严重,“所培养出的能真正使用中文的人很少”[3](101)的问题,吕必松(2012)认为“只有对汉字教学和汉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使汉字和汉语学习化难为易”,汉语教学要以汉字为基本单位[4](16)。一些学者们重新审视汉语特点,提出“字本位”汉语研究及教学理念,如徐通锵先生提出“基于汉语言本体研究的字本位学说”;王宁先生从传统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传统“小学”做总结归纳,提出“字本位体系”;白乐桑、张朋朋编写对外汉字学习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提出“字本位教学法”[5](10)。总而言之,汉字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汉语学习,必须加以重视。

类似于曾提出的到底是汉语难还是我们把汉语教难了的问题,在汉字教学中,仍可进一步思考,到底是汉字难还是我们把汉字教难了?周健(2007)总结道:“汉字难学,既有来自汉字本身的原因,也有汉字教学方法不当方面的原因。”[1](106)汉字学习固然有难度,但绝非不能克服,突破口就在于能否找到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1.非汉字文化圈小学阶段汉语学习者的特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特点,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1898年德国学者Leo Viktor Frobenius提出“Kulturkreis”,后英译为“culture circle”,即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指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朝、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受中华法系影响的国家及地区,比如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蒙古等。非汉字文化圈是相对于汉字文化圈而言的,其范围更大,包括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及亚洲部分在语言、文字、社会风俗、历史文化方面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别的国家与地区,这些地区多使用拼音文字,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

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其母语字形历史上曾受到汉字结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触汉字,耳濡目染,更具“字感”①。这类学生不同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即使未进行过专门的汉语学习,也能感知到汉字属于方块结构,笔画横平竖直的特点,不会像欧美学生一样将“口”写出“○”,将“皿”写成“● ”,将“多”写成“夕夕”。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则对汉字感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大量汉字输入和有意识的训练培养字感。

小学阶段的学习者不同于青少年学习者,更不同于成年人。总的来说,非汉字文化圈的小学阶段学习者具有追求优越感,学习积极性高;自由、放松,注意力分散;善于联想,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等特点。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其心理发展及能力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有益的评价标准,利用合理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丰富教学形式,通过趣味化、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和课堂游戏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把教與学、学与趣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6](171)。

2.小学阶段对外汉字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汉字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没有合适的教学大纲及计划、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汉字教学普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目前的海外汉字教学以随文识字为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种做法虽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语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其就字论字的做法忽视汉字内部所蕴含的理据性和规律性,学生识字效率低下,易产生畏难情绪。姚敏(2011)在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2906个汉字进行逐一分析后得出结论:“至今约90%的常用汉字是有理据可讲的。”[7]李大遂(2011)研究证明“运用理据可提高单字教学的效率,减轻汉字学习难度”“迅速提高学习者系统掌握汉字的能力”[8](12-13)。

此外,目前教师广泛采用的汉字教学手段和学习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依靠汉字字形及笔顺展示,重复机械练习的方式,忽视儿童的认知、学习特点,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削弱汉字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缺乏语言训练的互动性。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汉字教材及配套工具是汉字教学的一大问题。目前出版的留学生汉字学习教材数量并不少,但大多是适用于成年学生的“通用性材料”,专门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小学生设计的教材就显得匮乏,且不同程度存在内容陈旧、枯燥乏味等问题,“并未把汉字的构形规律视为编写原则”[9](112),国别化汉字教材更为稀缺。同时,目前出版的教材“以纯纸质版为主”,仅“部分配有多媒体光盘或磁带”,配有字卡、游戏指南等辅助性教学工具的更是凤毛麟角[2](49)。张慧芬在“汉字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讲座中说道:“现在的汉字教材,只适合学习者自学使用,不太适合课堂教学。”[10](85)

3.汉字教学方法与建议

3.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字感。

培养学生汉字字感一方面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汉字输入实现,如给教室内的物体贴上汉字名牌以创造汉字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培养。儿童识字具有“轮廓的感知优于细节”的特点。胡平(2000)指出:“在合体字的辨认中,首先辨认的是字的组成部分,然后才是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字的细节部分被忽略。”因此,“在识字初期,最适宜的材料是轮廓区分度大的材料”[11](72)。象形字就非常適合这一时期的学习需求,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学习指事字,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区分细节。有一定识字量后逐步加入合体字的学习,利用汉字结构图、树形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汉字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3.2培养兴趣,在玩中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保持兴趣、使其不断获得成就感并能够巩固加深学习者的记忆是汉语教学更是汉字教学的重要任务”[2](55)。建立有益的标准、允许适当程度的竞争、倡导合作学习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此外,还要注意汉字教学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包括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学习形式的趣味性两个方面。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单个汉字的呈现和汉字之间的系连上;学习形式的趣味性更多地体现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如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汉字游戏都各有优点,尤其是游戏教学法对于儿童汉字教学有着巨大的借鉴价值。

3.3设计适合汉字教学的汉语课本及教辅工具。

随着汉字学习的重要性被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老师提出要单独开设汉字课。毫无疑问,这对于汉字教学的进步有着巨大帮助。但就现实情况来说,单独开设汉字课在国内大学易于实施,在国际学校及国外中小学,由于课时量和教师资源的限制,开设专门的汉字课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设计符合汉字构形与认知规律的汉语课本及适应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更为可行。

4.利用字卡进行趣味汉字教学

4.1“木”系列汉字教学设计。

字卡是汉字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工具之一,但对以往的教学工具加以设计依然能够让汉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下面笔者将以“木”系列为例,说明相关字卡及教学活动设计。

本套字卡分为主题字卡、系列字卡和基础字卡三个层面。

主题字卡和系列字卡均采用拼图的方式,由基础字卡组成。在一幅图中,展现一系列相关汉字,既符合识记规律,又方便利用拼图组织课堂活动。

主题字卡·自然                  系列字卡·木系列

每张基础字卡正面为释意图画和甲骨文,帮助学生感受汉字象形的特点,同时根据图画和甲骨文的提示,发挥想象力,联想识记汉字;背面采用可书写防水材料,主体部分为空心楷体汉字,汉字中部用箭头及数字示意笔顺,学生可根据提示,直接在字卡上练习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可以带给学生新奇感,让学生不觉得自己是在“写作业”。同时,在字卡上直接书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避免反复书写错误的汉字,形成偏误。

教师利用“自然”主题字卡带领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汉字,最后复习“木”字,然后分别展示“本”“末”两张字卡,让学生根据图画猜测字义。然后将这两张字卡组合在一起,拼成一颗完整的树,即“木”字,引出本课主题——“木”系列汉字。

教师展示本课课文:

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这天,小猴子要和大象比赛采果子,看谁采的果子又大又好。小猴子很快找到了一棵苹果树,树上的苹果又大又红。小猴子摘了很多苹果,抱着苹果找大象。走了一会儿,它太累了,就靠在树边休息,这时它看见大象拖着一棵香蕉树正在向它走来。

利用简单有趣的小故事引入更多与“木”有关的汉字,让字义、词义在语境中浮现,也便于学生记忆。在找相关汉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细心区别、判断,选出真正有关的汉字,如“林、森、果”等,排除干扰汉字,如“大、苹”等。在此阶段学生运用整体字形策略初步熟悉本课目标汉字的大致形体结构。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找出和“木”有关的汉字(森、林、采、果、棵、树、休),然后对比手中所有字卡,找出相同的汉字(森、林、采、果、休),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学习并练习书写这些汉字,并在“本”“末”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拼图。

4.2汉字游戏参考。

汉字练习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但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应该多加考虑。在一节课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应该选择侧重点不同的游戏形式,让“认字”和“写字”的技能都能够得到训练。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让相同的练习内容产生变化,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动一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游戏中可以采用比赛、竞争的方式,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表扬或小礼物等,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

4.2.1认读练习

4.2.1.1汉字简笔画:教师展示字卡背面汉字部分,请学生轮流在黑板上根据拿到的字卡画简笔画,其他学生猜该学生画的是哪个汉字。

4.2.1.2汉字五子棋:教师带领学生制作5×5的方格,学生可在方格内填上本课要求掌握的任意汉字,同一汉字可多次出现。填写完后,两两交换检查是否有书写错误,如有错误,则此小格作废。游戏开始,学生依次报出一个汉字,其他学生听到后,在这个汉字上做标记,一次只能标记一个汉字,最先有5个汉字连成一条直线的学生获胜。

4.2.2书写练习

4.2.2.1汉字功夫拳:教师带领学生用夸张的动作像练习中国功夫一样将汉字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书写”出来。

4.2.2.2汉字火车:教师在黑板上给出核心字,如“木”,学生给“木”字不断添加笔画,组成更多的汉字。

根据汉字结构和汉字内在逻辑关系和规律,结合汉字识记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汉语学习教材及教学辅助工具,寻找真正适合儿童的汉字教学模式,利用游戏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汉字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研究意义与价值的,值得不断研究、讨论。

注释:

①白剑波、刘艳妮(2006)指出:“字感”这一名词主要是根据“语感”提出的。字感作为对汉字的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模糊性和敏捷性等显著特性。此外,字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是对汉字规律的体味、领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猜测或假设。见白剑波、刘艳妮《试论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字感培养与获得》,《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月,第104页。

参考文献:

[1]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别红缨,黄柏林,王蕾.汉字教学方法与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

[3]刘珣.关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4]吕必松.我们怎样教汉语——兼谈汉字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汉宇文化,2012(1).

[5]施正宇.关于对外汉字教学一些问题的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2018(3).

[6]冯冬梅.试论游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8(9).

[7]姚敏.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

[8]李大遂.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2).

[9]施正宇.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2008(4).

[10]王丽,朱宏.对外汉字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

[11]胡平.汉语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及其给教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1).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乙肝防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例谈小学品德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在小学阶段如何实施挫折教育
浅论小学阶段数学阅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