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十大策略

2019-07-10曾文珍

师道·教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民素质教育素质

曾文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公民素质作为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对水云轩小学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状况调查的结果分析,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水云轩小学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初步总结出实施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十大策略。

一、强化育人意识,明确公民素质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公民素质教育是培养和引导公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系统性基础工作,学校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公民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加以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成效。扎实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校制宜开展适合学校实际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活动。通过创设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学习太极扇、武术操、背诵武德训等活动让全体师生在吸收和涵养现代文化的同时能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促进学生朝着品德高尚、行为健康、心智完善、情趣高雅的方向发展,努力创建富有内涵、具有特色的公民素质教育模式。

二、完善公民素质教育机制,让公民素质教育獲得制度上的保障

学校应根据校本实际情况进行建章立制工作,要从制度上保障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所需要的政策和资源,同时在德育工作评价中应建立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相应标准和指引。制定“五级联动”管理机制(以校长为首要,以德育处为枢纽,以班主任为主体,以科任为辅助,以共建单位和家委会为协力),明确岗位职责,分级管理,形成全员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格局和运行机制。制定学校日常性公民素质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学校行政蹲级、跟科、落班工作,为小学校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少先队组织形式,建立学校少工委,选拔优秀的教师担任少工委总辅导员和副总辅导员,具体负责指导年级、班级的少先队组织开展公民素质教育体验活动。

三、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提升小学生公民素质认知水平

我们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优美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中耳染目濡,接受美德的熏陶和文明的养育。努力打造能养育精神、陶冶性情、启迪智慧、浸润心灵、升华人格的育人环境,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打造“名人园”“对弈园”“经纬园”“美德庭”等主题庭园,无声地向学生传递中华美德和文明风尚。同时学校要用传统文化养育现代精神,在学校公民素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在校园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在教育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在特色活动中展现传统文化,并且结合现代文化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学生对公民素质的认知水平。

四、加强公民素质教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参与公民素质教育氛围

学校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以优化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为公民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建设全员德育队伍,优化校园德育软环境建设,引导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评价。构建优质高效的班主任团队,加强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和学习,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班级公民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加强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班主任班级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管理实效。加强少先队辅导员和中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少先队在公民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作用,让公民素质教育更扎实更全面地开展和推动。

五、拓宽公民素质教育的渠道,搭建学生公民素质行为的实践平台

公民素质教育的渠道要多样化、全方位、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同时贯穿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要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德育课使学生提升公民素质的认知水平和增强小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和获得文明行为规范的常识。同时把公民素质的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尤其是通过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及时、准确地挖掘学科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常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涵养公民意识。开展以亲子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少工委、特色班级建设多渠道构建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我们”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民素质教育网络

学校要主动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深入务实地构建“大公民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通过家访、校讯通、家校联谊、亲子义工活动、家长委员会议等家校平台的建立与,形成抓好公民素质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市区两级开展的全民修身行动作为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载体,并以修身学堂建设为主线,使修身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明显。通过家长学校每学期开设的专题培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亲子沟通的能力。加强与社区的联动,深化“乐活社区”敬老活动主动,联合共建单位和周边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让公民素质教育延伸到社区和社会,并且从中吸收公民素养,拓宽教育资源,优化教育途径。

七、发挥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引导小学生自觉养成公民素质

开展公民素质教育要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在认识上清楚哪些是一个合格小公民应该有的素质,哪些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其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分层制定“小学生公民素质成长目标”,并把“小学生公民素质分层成长目标”与少先队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激励评价体系——雏鹰争章进行整合。把培育小学生公民素质分层成长目标具体化为“十大成长奖章”。为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制定《水云轩小学雏鹰争章标准》,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护自救、行为习惯、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争取十大公民成长奖章。发挥本土人文优势开展“伟人故里中山章”申报活动,通过孙中山先生的伟人效应和思想境界引导队员自觉提升公民素质,立足中山放眼世界,开启世界公民意识、建立服务社会的愿景。

八、创设民主公平的成长环境,启迪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校作为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首要职责是对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进行初始阶段的,科学系统化的启蒙,并为学生公民素质的教育创设一个公平、民主的环境。凡是市区级一级的学生荣誉一律要求候选人向全校分享成长心得,让全体学生人手一票进行选举;通过开展民主选举班队干活动和定期举行中队长联席会议和少先队代表会议,从而增强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民责任意识。举行“我是校园真正主人”的演讲赛,让学生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思考怎样去行使自己的主人权利与义务;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自愿参与和自主选择的方式,在校园内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受好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社团里放飞,让学生的特长在社团活动的孕育下自由发展。

九、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发展。首先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次是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热线,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成立关注特殊学生个案小组,并对个别特殊学生展开辅导和跟踪的工作,同时发挥驻校社工的作用开展辅导工作和举行社工服务活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中都应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有效途径。

十、培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具有世界公民素养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说教对小学生来说并不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应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把行为习惯融入活动中,发挥家长、师长以及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点滴积累,反复引导,习以为常,这才便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应结合重大节日举行主题性活动,让学生在典礼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的意愿,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我们要重视家校合作,通过了家长会、家访、电访、QQ群、微信群、亲子团队拓展、短信平台等渠道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将习惯养成的教育延伸到家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注:本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中小德育课题“小学生公民素质养成与教育现状研究——以中山市水云轩小学为例”(课题编号:2017ZXDY07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公民素质教育素质
论公民美育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十二公民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