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2+1”模式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9-07-10袁冬梅
袁冬梅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讲授,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有些学生即使阅读和习作完成较好,但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结果成绩还是不够理想。所谓“2+1”模式,“2”指阅读和习作,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1”指写字习惯。下面就从海量阅读、以读促写、快乐习字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海量阅读,让学生快乐“悦”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大量阅读的前提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首先,推荐图书,指导方法,让学生自由“悦”读。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学习,我预先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寓意深刻的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或漫画,如《格林兄弟》《安徒生童话》等。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精彩的文章内容,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我还注重教会学生根据各种不同的阅读书目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浏览、速读、细读等。
其次,重视文本,多作积累,让学生迁移运用。学习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习作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整理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
二、以读促写,让学生快乐练笔
在习作内容上,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依我拙见,“读写结合”就是带着目的性地读书和有感而发地写作。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对所阅读文段的审美分析、写作手法分析;练笔时注重学以致用,穿插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手法。例如:学习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三次问话后,我话风一转:“可是昔日美好的时光再也不回来了,留在鸟儿面前只有一团灯火。此时她心里有多少话想对好朋友说呀!孩子们,拿起你们的笔写一写鸟儿最想对树说的话吧。”这时,学生马上提笔,化作故事中的那只鸟,写下内心独白。八分钟后,一篇篇感人真切的话让在场的听课老师为之动容!
为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编写故事、续写故事或改写故事,并鼓励学生把阅读后的收获或感想写下来,写得好的读书心得在同学之间交流。交流的方式有:朗诵会、我爱阅读分享会、读书笔记展览会;评选“阅读之星”“小作家”等。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大大丰富,写作能力大有提高,在班级举行的“限时作文比赛”中,同学们都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三、培养习惯,让学生乐于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其中第四点提到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要求重视书写美观、整洁的习惯。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我校一直推行“让学生写一手好字”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书写,从2012年起开设了“静心习字”校本课程,积极开展“静心习字”教学活动。每天下午2:00—2:15为静心习字时间,另外在每节语文课中,我会适当安排10分钟的写字时间。在写字教学中,我遵循写字教学规律,不断规范、反复巩固学生坐姿、握笔姿势,并坚持每次练字前进行3分钟静心训练。班内定期举行静心习字比赛,每月评出“我是写字小能手”“我是小小书法家”等荣誉的评比活动。班级利用“雏鹰争章”、公告栏、荣誉栏及时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通过多种途径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海量阅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书写整洁,既能深化對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这“2+1”教学模式只是新的尝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愿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