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大国民企
2019-07-10冯立果
冯立果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经成长为超过3000万家的企业群体。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家从中国出发,再次将“中国制造”的商品输往全球各地,将“中国资本”投向世界各国,不但成就了中国作为新一代“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企业也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为其国际化步伐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能,助推其国际化层次从1.0阶段迈向2.0阶段。
国际化步伐迈进新阶段
中国民营企业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经营地域范围逐渐从国内转向全球,其生产、销售、服务、融资、人才、管理、社会责任、对外交往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又从多方面助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迈进新阶段。
进出口贸易额较快增长。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民营企业主体占比最大,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力量。2017年,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199.8亿美元,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的43.0%;其中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达4325.4亿美元,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的55.9%;进口额占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额的民营企业28.1%。麦肯锡于2017年6月发布的非洲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整个非洲大陆的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90%是民营企业,1/3是制造業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产能合作、绿地投资等成为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华为、复星、魏桥、恒力、协鑫、新疆广汇等民营企业在沿线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以绿地投资为主、兼顾基础设施建设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一带一路”建设影响力排名前50名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42%,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分别占36%和20%,民企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生力军。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快速发展。在境外兴建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园区是中国民营企业移植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经验,与配套企业、上下游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由民营企业主导建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设了20多个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园区,园区相对比较多的集中在农业、矿产、林业、一般制造业等领域。通过兴建境外园区,相关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同时生产能力得以快速提高。如青山控股集团借助在印度尼西亚的优质镍矿,构筑了其在全球不锈钢领域的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跨境企业并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由于民营企业存在强烈的转型升级需求,因此,通常更倾向于在欧美发达国家收购具有较强技术水平、较高品牌价值的企业或资产,而相对比较少在不发达经济体开展兼并收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阿里巴巴、吉利控股、美的集团、万科、海航等民营企业在东南亚、南亚、欧洲等沿线国家的跨境企业并购数量明显增加,并购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物流、汽车制造、制药等,并购目的也逐渐从资源驱动型向核心能力驱动拓展。
总的来看,倡议提出六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并广泛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民营企业高度重视跨国业务的战略布局,同时更高度重视投资效益、投资质量和投资风险防范,在选择跨国并购标的时更倾向于轻资产、高回报、高技术类的项目。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民营企业实现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并力争实现“能盈利”“能回来”。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跨国公司梦”,打造了国际性企业品牌,逐渐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若干矛盾问题不容忽视
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面临大调整、大变动以及中国经济面临动力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民企海外投资。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是在母国发展态势良好。如果在母国发展出现问题,那么其在海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势必受到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民营企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均面临巨大压力。国内看,主要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环保强监管等政策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企业流动性面临较大困难,不少民营企业通过质押上市公司股权或靠民间借贷融资,许多民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负面影响,其海外经营步伐随之放缓,或者收缩海外战线,通过出售海外资产来渡过难关。诸多因素都对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严重负面作用,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受到重挫,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在海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
国内相关配套不足难以形成有效支撑。这里主要是对外投资政策趋紧。过去,中国在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时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但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减少,对外投资政策转向趋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对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的政策。这使得民营企业赴海外包括“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频率、规模都显著下降。其次是金融支持不足。由于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差,西方金融机构较少在这些国家提供信贷融资业务,而来自中国的商业银行支持也十分缺乏,目前的金融支持主要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金砖国家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府性金融机构,它们主要支持国有企业、大型基础设施等政府性投资项目,对于民营企业发起的市场化项目则支持较少。再者是中介组织较少,如国际化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等,无法满足企业海外投资需要。
部分沿线国家的非经济风险较为突出。沿线部分国家存在政治及政策变动、军事、宗教等非经济风险。许多国家法制不健全,腐败严重,营商环境较差。有的国家政局动荡,社会稳定性较低。有的国家政策连续性较差,机会主义特征严重,对来自中国的投资的态度时有变化,甚至存在被国有化的危险。有的国家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政府效能和办事效率相当低,导致企业投資周期长,难以及时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的国家税收政策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执行程度或执行过程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于此类风险,单个民营企业完全无力应对。所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许多民营企业对部分“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只能敬而远之。
相关国家对“中国资本”存在偏见。中国民营企业代表的民营资本与国有企业代表的国有资本,虽然在投资资金来源、投资项目选择、风险偏好、投资模式等方面存在若干差异,但在外国被统一看作是“中国资本”。近年来,对于“中国资本”,相关国家的“心态”比较复杂。一些发展中国家有较强的民族主义情绪或敏感心理,对“中国资本”很不适应,有的既欢迎又警惕,有的甚至欢迎度不高。一些发达国家则对“中国资本”的收购或投资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甚至有较强的“怀疑、防备甚至恐惧”心理。西方媒体在全球拥有舆论主导权,常常集中火力刻意渲染“中国资本”的负面信息,歪曲“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投资的作用。这些深刻影响“一带一路”国家对待中国民营企业的态度。这是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正视的国际环境之一,也是部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不利的重要原因。
切实解决发展后顾之忧
民营企业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重要的政策性原则和方向。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实事求是说,现在仍然有很多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重大理论困惑。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关于“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重要论述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政治方向。国内理论界要勇于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理论,真正为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吃下“定心丸”,切实解决民营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后顾之忧。相关部门也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担心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问题。
坚持“竞争中性”原则。2019年3月,竞争中性原则第一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成为中国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原则。竞争中性原则应贯彻在有关民营经济政策的一点一滴之中,包括在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也要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在投资备案或审批、外汇使用、政府性服务等方面,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国家级智库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风险披露和预警报告。统计部门要及时发布口径一致、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齐全的“一带一路”数据库,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开发布。同时也要重视市场性中介机构的做大做强以及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开展国际业务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服务。
作者供职于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