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32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西医呼吸衰竭证候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59

COPD是临床一种进行性气道阻塞,以患者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属于慢性病,对人体肺部破坏性较大,患者因细菌、病毒感染等致气道阻塞,加之肺泡弹性逐渐减退,造成肺部通气障碍,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呼吸衰竭[1]。临床认为COPD并呼吸衰竭者,两种疾病合并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机体缺氧情况、肺功能损害,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2]。目前临床尚未有特效药可治疗,多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症状,但疗效有限。中医在慢性疾病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 7月我院收治的62例COPD并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共30例,男17例,女13例;病程5~17年,平均(10.9±1.5)年;患者年龄51~76岁,平均(63.7±3.5)岁。观察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病程6~17年,平均(10.9±1.8)年;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63.9±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3]:痰热郁肺证:肺胀、喘息、咳嗽,痰黄且黏腻难咳、便干、身热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浮滑数;西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有关COPD、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用药禁忌症,未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合并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气胸等。

1.4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患者确诊后送ICU,立即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抗感染(根据病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化痰止咳(氨溴索静脉滴注,30 mg/次、3次/d)、解痉平喘(氨茶碱静脉滴注,0.25 g/次、1次/d)、维持水电解平衡、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成:鱼腥草 20 g,半夏、桑白皮、陈皮各10 g,栀子、浙贝母、茯苓、瓜蒌子各15 g,黄芩 12 g,炙甘草、杏仁各6 g,黄连 5 g。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各15 g;阴虚者加麦冬 10 g,沙参15 g,阳虚者加附子 5 g,白术 15 g,白芍10 g。清水浸泡文火煎煮,取汁300 mL,每日早晚服用,每日1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治疗效果。呼吸功能、肺功能观察:耗氧量(VO2)、用力肺活量(FVC)、碳生成量(VCO2)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中医证候评分参照[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主症(喘息、咳痰、咳嗽)、次症(身热、便干、痰黄)严重程度计分,其中主症计0、2、4、6分,次症计0、1、2、3分,分数越低症状改善越好。

1.6 疗效判定 患者主症几乎消失,其他症状改善,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缓解,相关指标好转,肺啰音减少为改善;症状、相关指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FVE1、FVC、VCO2、VO2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VE1、FVC、VC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V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例数 FVE1 /L VO2/mmHg FVC/L VCO2/mmHg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01.2±0.21.5±0.389.2±6.568.2±6.41.4±0.22.2±0.558.3±8.478.6±9.8观察组321.2±0.11.9±0.4∗89.7±6.360.4±5.3∗1.4±0.32.6±0.4∗58.9±8.587.2±9.3∗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COPD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认为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个环节有关,患者因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神志异常、循环衰竭等,尤其对于合并呼吸衰竭者,气流受限加重,通气不足、肺内气体排出延缓,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酸中毒,若不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通气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如何有效治疗是临床棘手问题,目前西医多利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来改善患者肺通气,纠正机体缺氧,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挽救生命。

COPD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病机特点本虚标实、虚实交杂,其中标实为痰、热、瘀,因此临床治疗以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理气化痰为主[8]。本研究方药中桑白皮起化痰止咳、清热平喘之效,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可清上焦湿热,是肺部疾病治疗良药。半夏、陈皮配伍可发挥消痞散结、祛湿化痰、理气健脾之功,加上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鱼腥草、杏仁,以及益气和中的甘草,诸药合用能对因治疗,与西医联合治疗能起到协同作用,从多途径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症状改善[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西医通过对症治疗虽然能减轻气道反应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病情,但其治标不治本,患者后期仍可能复发[10-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有抗炎、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半夏中麻黄碱可促支气管扩张、缓解呼吸道痉挛;而杏仁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咳平喘的效果;甘草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痉、降低肺动脉压作用[12-15]。

综上所述,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

猜你喜欢

西医呼吸衰竭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