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钢琴课程的新尝试

2019-07-09黄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弹奏钢琴学院

【摘要】本人教学的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综合类大学。学院里面有二级学院即艺术与设计学院,其中音乐系开设有钢琴基础课程。目前,有两个问题在困扰我们学院领导班子,也刺激着我们每一位钢琴老师的神经,就是钢琴课时严重不足,部分教师没课上,一到年终评审,直接影响奖金。所以基于这个问题,我初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钢琴;零基础;课时膨胀;钢琴考试;公平性;评语;录音;课外课时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我们地方高师艺术学院的音乐系大一新生近一半是钢琴零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保证我们学院一直以来的高质量教学,同时又能保障课时不超过教务处的最高指标,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通过对大一零基础的教学模式改变缩减课时。省下来的课时留给真正需要提高钢琴演奏技能的一对一小课的课时需求。

理由是以其它专业测试考上高师音乐教育的大一学生,例如琵琶、杨琴、舞蹈、管乐等专业参加艺考获得大学录取的新生,在钢琴演奏上是零基础的学生入门学的内容,基本都是共性、常识性的问题。例如弹奏的手型与正确的弹奏方法、基础的读谱知识、必要的基础性内容的消化时间等。这些问题都比较以常识性、通识性的状态存在,每一位学琴者都要吸收消化理解巩固运用。所以,鉴于这样的教学内容的一个共性特征,我们是否可以安排学生来上集体课。例如,可否把原先每个人20分钟的一对一小课调成零基础全体学生一起上的80分钟的大课。

大课优点:这样安排,孩子们在这个大课里,既能详细接触到弹奏基础技术与音乐理论等常识性问题,又能在课堂上实践练习,并且还能让老师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检查评估,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及时改正改善。最后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促进、有效竞争,更加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年教学,观察到非钢琴专业的学生进校后对钢琴的学习热情,自己对钢琴难点的克服能力,甚至到四年过后的实际演奏能力来看,都显得不到位。甚至有些学生两年过后,仍然在599初期同等程度的作品上徘徊,看著实在可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透彻了解教学内容,在课下没有有效完成作业内容的造成的。在这样课上与课下的脱节教学中,学生也确实很难进步。再加上当今社会的外在诱惑实在太多,学生不成熟的心智很难把控自己,因此,也更难在专业上安下心来认真学习。所以,在大课的教学时间里,老师可以有效设定教学环节,例如教学新内容的讲解示范、学生的吸收消化、评估反馈等这些教与学环节,并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在一次大课中可以有效的完成解决。

大课缺点:增加教务办和钢琴教师的工作量,要求老师有更多责任心,以及提出对期末考试公平性的考验。因为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学生可以改变自己的上课模式,可以接受更加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教学。

第二,针对这样的上课模式的改变,需要多个工作与教学环节配合,但在这里先提出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工作配合。

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规定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即在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针对大课学生的考试评估,考试成绩决定接下来是否学生要转变成一对一小课,或者仍然留在大课里。这个要根据总体的课时数,确定有多少学生可以转变成一对一小课,这样就有指标问题。在这个指标的推动下,也可以有效激励学生争取这个更直接、更细腻的上课模式,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身努力后争取的结果。

第三,根据这一规定,就涉及到考试的公平性问题。针对目前的学院内钢琴考试,我提出几个看法,这几个看法想提出之前想说的是,不是我们钢琴老师不认真教学,也不是我们学生不认真练琴,而是考试制度漏洞太多,让学生投机取巧,尤其在考试前钻空子。所以,鉴于这样的现状,可否这样设计考试要求与环节:

首先,考试曲目抽签,教师当场抽签的同时,当场公布考试曲目信息到教师群里与学生群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私下有操作。并明确提出要求在填写曲目时,写清楚作品的名称和作者,最重要的作品号。如果没有作品号的作品,也可以用曲目所在的教材或乐谱出处来标明曲目信息。规范要求书写作品的书写格式,这也应该是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例如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op13的第一乐章。然而,学生总是丢三落四,要么忘写要弹奏的第几乐章,要么忘了作品号,要么不写作品体裁等。学院与教师应从细微之处共同培养,塑造学生各方面的音乐素养与修养的形成。

其次,考试过程中,可否考虑全程录像、录音作为考试评分的依据。现在技术发达,这些都很成熟,方便使用。二十年前,我大学考试,无论声乐还是钢琴都录音、录像作为考试依据之一。学生对自己成绩的重视,可说明他对自身学业的认真态度与投入,我们学院与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尊重。并且学生的成绩也关乎他们的奖学金优秀生的评选,所以他们的重视甚至到斤斤计较的程度,我们校方都应给予更全面、更公平的支持。

再次,考试过程中,教师拿到的评分纸页面,可否再填两项内容:第一是各层分数档的评分标准内容。为什么打85或65,都需要明确依据。虽然每位钢琴老师心里有数,但学生没数,由于钢琴小课的师生特殊关系,应该有感情分在里面,包括笔者在内。所以在每位学生的名字旁边的表格里,应该有至少四个层次标准:不及格的、及格的、良好的、优秀的。老师根据学生弹奏可以在这四个层次里选择划√或 ,来表明学生考试时的层次;第二是分档旁边应再罗列一个空白地方来给教师手写具体的评语。例如可以让教师更明确地提出在打优秀90~95这个档内,我为什么给你90分的理由。因为错在哪里或不当在那里,写明缘由,甚至是老师对一个作品的个人喜好的理由也可以写出来。这也恰恰是艺术的特性,并且这些可以公布给学生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亮点与不足之处,从而促进他们认清日后的学习方向与需要改善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等问题。

第四,考生演奏的作品乐谱,无论程度高低,要求在上台弹奏之前发到教师群里,这样我们的评分更有事实依据。可以更加准确地提出各种错误,可以精确到音乐乐句里的最小单位,或哪种不恰当的演奏方式的运用。同时,教师们可以更加细致地读谱,可以再次熟悉乐谱教材,可以再次备课,也可以更多地接触更宽广多样的作品,因为到更高层次以后老师自身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喜好也是不同的。所以此时对老师也是一个学习机会。

包括我在内,孩子们在弹奏作品时,因为弹得太不熟练,太没有音乐感,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翻翻。想想,还不如此时利用手机看作品,可以做到有依据地给分扣分,又同时进一步熟悉自己的专业教材,最宝贵的是也可以学习其他老师对作品的不同看法或处理,一举多得。

第五,地方高师钢琴教学内容中曲目的新尝试。笔者想应该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性的钢琴教学内容;第二是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样风格的音乐名作;第三,结合地方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就业过程中实际弹奏的教学曲目。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目前我们全国师范院校都应该用统一个的教材,即四册《钢琴基础教程》,同时会搭配其它常用的教材,类似《小奏鸣曲集》《巴赫二三部创意曲集》等;第二部分,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会采用世音乐界名作的简版,或者相对织体与演奏技术不太复杂的经典作品给学生弹奏。無论是文学或艺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永远离不开对经典作品的研究学习。所以,在钢琴教学中也不例外。这里要注明的是,这些经典之作有别于钢琴专业里的经典钢琴文献。笔者所指的是整个音乐文献中,各种各样音乐形式或音乐体裁、器乐声乐等所包容的大范畴的音乐名作。把这些作品在一些名家手下变成简易版的钢琴演奏作品用来教学,这样可以尽早让学生更加感性地接触经典之作,与之有精神或心灵上的触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艺术审美提升;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跟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教与学的理念下,产生新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教学岗位上的实际运用能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里,键盘乐器的作用是大家公认的必需品。所以,要求就业者必须掌握钢琴弹奏,也必须灵活即兴运用钢琴伴奏。因此,在钢琴教学环节中,我们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存在的教学需求,而仅仅死抓着钢琴专业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上课,可以说最终走向了“所学非用”的尴尬境地。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可以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有新的内容搭配教学,这才能方显时代的进步。

除上面讲到之外,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以什么标准可以允许学生由大课转到小课?在总得课时数下可以有多少课时安排在大课上,又有多少课时可以用在高质量、高程度的小课上,又需要设计与撰写大课的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等细节。种种问题需要大家有效沟通协作。

小到自己教学工作的进程,大到整个钢琴教学事业的质量提升,无论哪种教学模式的安排和哪种考试形式与内容的设定,我们都追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教与学,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黄兰(1977-),女,浙江台州人,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钢琴教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与演奏。

猜你喜欢

弹奏钢琴学院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浅谈如何具有歌唱性弹奏钢琴
纸钢琴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