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刍议
2019-07-09李鹏
摘 要:“五个认同”对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现状,提出对策:加快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提升国语水平,确保普及高中教育,集中力量整理编写紧贴新疆的中华文化资源;用合适的人针对性的正确合适的进行宣教;加大“五个认同”理论学术研究,用学术讲政治;牢牢控制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强化法治信仰和政策创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干部公职人员工作实践做表率。
关键词:新时代;新疆五个认同;宣传教育
在2015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五个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之本,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根基。习近平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在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比较猖獗的新疆,“五个认同”教育是遏制“三股势力”、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措。
一、新时代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现状
1.“五个认同”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借助各类媒体和组织活动来开展
通过在醒目的地方设置画报、条幅等标语;依靠理论宣讲员下基层宣讲;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共同学习《致维吾尔族同胞的觉醒书》、《新疆大学生发声亮剑》等优秀文献;通过影视作品注入民族团结的组成元素,例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苍茫天山》、《戈壁母亲》、《兵团往事》强化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成员的共同体的思想。又如《库尔班大叔上北京》、《阿娜尔罕》、《木卡姆往事》融入了对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的主旋律。通过书籍教材、期刊类,比如《民族团结》、《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程》《新疆地方志》、《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等、知网文章;通过新闻媒体类,开辟“五个认同”专题报道、在群众之中树立库尔班大叔榜样,拍摄播出新疆历史文化专题片,借助“两微一端”的优势,掌握宣传教育的领导权和话语权。[1]
2.存在的问题
(1)精通双语的教师稀少,不少南疆公职人员和群众国语水平难以达到听懂宣讲。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国语水平高于农村的青年中老年人的国语水平。农民参加夜校学习和每周大宣讲,组织的较好,但是国语提高的并不理想,更毋提能理解政治理论。不少单位的少數民族在职职工中,国语听说读写文章困难的比例从30%到60%,集中在35岁以上,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开展,连发声亮剑都无法用国语表达。精通双语的教师稀少,担任翻译的工作人员有时并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达宣讲教育的内容,宣讲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学术性不足,讲解人员和方式不理想。“五个认同”中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的相关资料缺少,讲的还不够透彻清晰,而这三个认同恰恰在新疆是重点是薄弱。对党的认同由于实例、现实成就可以证明,相对容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笔者感受是南疆群众还没有达到迫切需要讲好这个认同的高度,反而需要讲好前四个认同作为基础。南疆的师资需强化,喀什地委党校没有一个博士,而且党校的维吾尔族教工中国语水平能达到学术语言和口语顺畅交流的凤毛麟角,讲政治类课程的维吾尔族教师和高级讲师中有的还不是党员。讲授方法受制于硬件设施,一些教师都是口授,没有PPT放映,有PPT也是文字少影音图像少,单调枯燥。“五个认同”设置为一个专题,讲1.5至2.5小时,难讲清讲服。
(3)新疆尤其南疆宗教情感和习俗深厚,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严重,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冲击与抵消。伊斯兰教泛化渗透,民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土耳其颇有好感。各民族融合不高,语言不通难以沟通,民族隔阂无形中存在,笔者在实践中感到维吾尔族农民对待维吾尔族干部明显要比对待汉族干部热情亲切的多。2019年春节农民家门口贴上了免费发放的春联,但不认识国语,更不理解对联的含义,也无热情去了解。意识形态领域的去极端化和反分裂斗争要断代断联断源断根,需要一代人去化解。
(4)一些公职人员的不良影响。作风粗暴、吃拿卡要、贪污腐败等损害了群众利益权利,不适当的言行造成负面影响。有的“四同四送”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农民远超每天30元标准饭费的接待饮食,临走时还无偿收受甚至厚颜索要农民的农产品。驻村人员基本都有小轿车,有的公职人员穿衣打扮过于艳丽奢侈,与农村工作环境、农民家境格格不入,让农民有了驻村人员都较富贵的印象,拉开了干群心理距离。
(5)国际反华势力的挑拨离间与破坏。中东、中亚伊斯兰教极端主义、泛突厥主义、原教旨主义对新疆穆斯林和少数民族的影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中国民族分裂活动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西方一些民众、媒体出于对“弱小民族”的同情、“宗教自由”等意识形态“原则”的信奉,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民族分裂活动。这些需要我们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予以回应。
二、新时代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的对策
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要通过增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双管齐下来解决。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
南疆四地州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和发展不均衡都会滋生动荡和分裂,削弱“五个认同”的效力。要以民生发展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不断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增添爱国爱疆正能量。”“发展问题是现阶段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首要问题。”要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只有新疆的经济发展、民生幸福,“五个认同”才具有现实说服力,才能有效增强新疆民族团结。
2.提升国语水平,确保普及高中教育,集中力量整理编写紧贴新疆的中华文化资源
(1)《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语言文字事业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障碍基本消除,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国已经70周年,笔者2018年刚到喀什工作去伽师县农村“四同四送”时,发现绝大多数成年村民不会说国语,不由震惊!感觉像是到了国外,切身体会到了南疆与内地的疏离以及“三股势力”猖獗的原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先进文化和科技是需要学好国语的,信息科技革命以来,世界日新月异,中国即将引领5G时代,“一带一路”催动新疆快速发展,此时要紧抓机遇加快学好国语,学好国语才能在城市和内地上大学、就业,赚更多的钱过上富裕生活。普及和提升国语方面,中年群体是难点。农民夜校普及了,还欠缺足够的专业的国语师资和说国语的氛围环境。在幼儿园中小学率先普及国语后,鼓励学生带动家人和亲戚学好国语,进而为讲解新疆四史、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积极性,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2)笔者在农村发现一些20岁左右的女子,没有上高中就结婚生孩子了,国语水平也不高。国家在南疆普及了高中教育,农民没有什么教育负担却不上学,这是家庭思想观念和当地风俗问题,需要纠正。一个母亲影响三代人,落后地区的农村女孩想要改变命运除了上大学和外出打工,很难再有出路。农村地区要实现较快跟进,教育则要更快跟进,上完高中中专是很有必要的。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其本地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却不足20%,远低于其他类似经济体和大陆。大部分家庭觉得生活艰难,不如早日工作。因此,青年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更容易被洗脑而参加暴乱。
(3)新疆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要治理好今天的新疆,需要对新疆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既要深入挖掘新疆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从中整理编写、传播有关新疆的部分。学习党史、国史,这门功课必须修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要把新疆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讲好中国新疆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新疆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故事。
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加大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华文化的联系交流融合的研究发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地人对新疆维吾尔族先祖没有什么印象,我们的历史教材对历史上新疆地方政权如西辽、喀喇汗王朝、叶尔羌汗国的阐述太少,导致内地人对新疆历史太少了解。应努力从生活中、历史中挖掘展现民族交流融合团结的素材,强化各民族一家亲的情感、“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并通过影视作品展现出来。笔者在“四同四送”和村民一家交谈时,不会国语的他们对同事所说到的《西游记》孙悟空倒是一下子听明白,自然的笑了,这让笔者记忆深刻,倍有共同语言的亲切感。
3.用合适的人针对性的正确合适的进行宣教
极端宗教思想从农民头脑中去除后,用什么、怎么来充实好他们的头脑是个迫切的问题。
(1)国家成立专门小组、机构如“五个认同”宣传教育办,集中全国相关专家学者,联合新疆各级教育系统师资、“访惠聚”工作组、支教教师等基层队伍,以及相应的科研机构,群策群力攻关,出台文件和教材资料,建设类似学习强国一样的学习工具,专门权威解读新疆,解决新疆“五个认同”教育中的学术问题和师资、设施。2019年3月《新疆的反恐、去極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2019年7月《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发表后,就产生巨大良效。在学术上,对书中观点还要有更详实的学术性论述。
(2)“五个认同”要分五个专题,讲精讲透,宣教中要多学术含量和通俗性表达,多用视频图片等形象资料,宣传中分众选择传播媒介。宣教方式上,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领导干部到宗教教职人员人士,到教师,再到农民。区分宣讲对象,对高学历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就要学术论证讲细致透彻;对农民,就要多用实例通俗的来说明。宣讲人员多是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宣传部门、大学教师,维吾尔族教师来讲“五个认同”效果会较好,但其政治素养和学术功底需要教育部来培训,在农村效果最好的应该是让之前农民心中地位最高的宗教人士来讲“五个认同”。事先组织宗教人士和少数民族干部到内地培训参观,学习党史国史。网上一篇维吾尔族姑娘写的文章《一个“老好人”的自白:沉默只能让我们变成待宰的羔羊!》,写的非常贴切有效,谈到了民族通婚在新疆过去的遭遇。其中“一个民族的进步需要包容,一个时代的发展需要开放,我们不但要消灭宗教极端思想,还要消除狭隘的民族思想。”“回望人类历史进程,随着文化的交流交融,任何宗教和民族都会有从发展到消失的过程,这是不能改变的规律,就如同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一样。”确实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维吾尔族爱国者,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4.加大“五个认同”理论学术研究,用学术讲政治
增加学术性内涵,加强对中东、中西南亚穆斯林国家、邻国的研究以及宗教学研究,提升新疆党政干部此方面的国际视野和知识素养;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认同进行学术深挖。
(1)在新疆“五个认同”要格外重视历史地理教育,强化中国历史地理和世界地缘政治的教育。干部和教师务必要熟悉世界和中国地图,熟知地理。幼儿园学生尤其是克州、喀什的学生都应知道中国地理的四极在哪个城镇乡村。首先从地理气候资源人口角度来阐述中国和穆斯林各个国家、其他世界大国的对比,论述穆斯林国家多草原荒漠沙漠少有大河流域,没有足够的适合农业的耕地和资源,注定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充其量地区强国,凸显中国之地大物博、文明灿烂、潜力、发展后劲的大国优势,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凸显对祖国国土家底的自豪感;然后是经济军事科技综合国力的对比,再是大国强国的福利和地位,我们都很庆幸生活在一个超级大国的中国,中国给了我们额外的福利,首先是安全,还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国际尊严。最后是治理能力和制度的对比,分析出土耳其、沙特、埃及等国的劣势、国家问题、治理弊端,即使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实现,建立了穆斯林联合体,他们的交通隔离设施落后、民族和教派冲突、人口素质等状况是不可能整合凝聚成一个稳定的国家的,世界强国俄罗斯美国欧盟印度也不允许成立突厥或者穆斯林的大国。在对比中,降低少数民族对外国的向往,使得民众认识到分裂和向往他国是没有前途的,分裂是被少数人利用的,是不可能的。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
地理历史是精准认识国情的基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有了地理观才能有全局观。家底清楚才能理性爱国治国。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2019年国家出版了标准地图,使用错误地图是国际外交事件,“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每日人文地图”栏目,介绍了伟大祖国的壮美山川和人文历史、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相信,你会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同是一个“妈”,香港中青年与澳门人民反差巨大,这部分归功于澳门的教育,尤其是在历史、地理等科目上使用内地人教版教材,这给绝大部分澳门人建立起民族认知和归属感。
历史地理学家天然爱国,因为他们所有的研究都是在感受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左宗棠从25岁开始迷上了历史地理学,这对于他日后平定战乱、经略西域等都是有相当大作用的。毛泽东青年时期对历史地理知识和军事谋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研究,系统地阅读历代史册、全国各地方志、地图,也推动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写,这是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显示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历史疆域发展演变过程的史书。毛泽东不仅熟读《二十四史》,也很懂地理。上世纪20年代,他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他后来一系列战略思想,例如井冈山时期的“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山林地带进行武装割据”,抗日战争时期的“山地游击战”等等,都有着对中国地理的深刻把握。
笔者高中大学玩过《三国群英传》等电脑游戏,游戏把三国时期历史地理军事知识以及相关人物特点全部融合在一起。军队和网络公司可以合作编写开发以近现代历史为剧本、“五个认同”为主旨的、以清军北洋军閥国民党军解放军为主体的战争类的网络游戏,把军史国史党史世界近现代史融入网络游戏中,历史人物的鲜活特征、正义精神在网游中充分体现,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甚至全民都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在其中。
(2)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在新疆要侧重为什么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爱中华民族、为什么爱中华文化等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去深化“五个认同”学术研究,获得更多更细更准确的学术论据与成果,并讲清讲透讲服,驳倒敌人的说辞,注重站在新疆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角度去研究“五个认同”教育中还有哪些难点和不足。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关键,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在历史中孕育,历史以文化来承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加强研究如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推动文化融合、如何处理影响力深厚的宗教与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关系。讲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
讲清“五个认同”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新疆,“五个认同”中首要的是前三个认同。
5.牢牢控制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强化法治信仰和政策创新
(1)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净化意识形态空间领域,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五观”思想,提高抵御和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能力。今年的香港暴乱很值得反思和警戒,教育是思想和身份认知的基石,香港很多青年学生涌上街头,甘当“反中乱港”急先锋,来源于香港通识教育的错误和荒谬,源于我们对香港没进行彻底的去殖民化教育。香港教育语言依旧为粤语和英语,97后的青年人没有熟练掌握普通话、接受中国文化,身份认同甚至不如台湾省和外国的新加坡、马来华人。语言、教育不统一使香港成为中华文明的断层地区。大部分香港学生因为思想根子和语言的差异,无法融入整个中国的发展和就业,回归后的一代港青反而成为动乱主力。香港政府对各学校的通识教育教材选择、授课组织又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监管,有时也会放任自流。“50年不变”不是“50年不管”,“港人治港”不是“余孽治港”。同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尚且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和新疆民族事务上,放任自流的态度,就是“三股势力”猖獗的后果。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这件事一定要大张旗鼓做起来,持之以恒做下去。
(2)在宗教影响力深厚、中华文化认同还未稳固建立的情况下,法治就是最基本的公约数。“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一是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二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坚决反对和制止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三是依法惩处分裂和暴力恐怖、极端主义行为。
(3)民族政策的反思与创新。新疆的问题非一日之寒,20世纪80年代一些具体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1982年废除了维吾尔、哈萨克拉丁新文字,使新疆民族文字改革的巨大成果荡然无存;宗教管理过于宽松,宗教极端主义萌发,形成一批“三股势力”的领导、骨干;“两少一宽”等差别化政策,使得民族宗教问题不敢管、不愿管现象突出,助长了“三股势力”的气焰,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严重、激烈。新疆发生的问题教材毒害一代人,应该反思,民族政策要避免导致宗教泛化和加深民族隔阂。新疆2019改革高考加分政策、民汉合校、社区混居、民族通婚都是英明的。还可以简化手续便利少数民族移民国外和迁居内地,内地居民移居新疆。
6.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十八大以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2019年10月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提升创建水平,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搭建促进各民族沟通的文化桥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交流活动,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
民漢合校,社区混居,内地新疆互访互学,都是促进民族交流融合良策。建议用“国语”“中文”“普通话”的表述来代替“汉字”“汉语”的表述,国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可以相互融入各自的音译词汇,语言要互通互融,文化同样如此。2019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出现重大改革,这是促进民族交融,也是留住兵团子弟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来新疆参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同时也要留住内地来的大学生和人才,改善硬软件设施,优化管理体制,多些法治思维,用人得当,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事业留住人。鼓励民族之间通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内地来疆男青年的成家继而定居问题比较迫切。
7.干部公职人员的工作实践做表率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疆多民族聚居和“三期叠加”的独特的背景条件下,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铁一般的干部队伍与严明的法纪制度,及时清除干部和教师队伍中经济上贪腐、思想上笃信宗教、政治上分裂国家的“两面人”。南疆的管控比内地要严格的多,领导干部权力很大,严重腐败和微腐败高发易发,需要强化监察委员会功能。公职人员要保持谦虚谨慎、朴素节俭的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力减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做好心理培训,缓解公职人员的心理压力。
公职人员要做好凝聚共识、争取人心,打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干实事,做到少说多干、说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领导干部做表率,“多用行动少用言语来进行宣传。要知道,现在用言语既不能说服工人,也不能说服农民,只有用榜样才能说服他们。”[2]群众是否听党话、跟党走,很重要的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坚守信仰、践行信仰。
三、新时代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的思考
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实现国家语言能力与综合国力相适应,国语必须补好。
干部的历史地理修养要加强,熟知新疆历史地理及周边国家,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群众中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只红不专,是不行的。共产主义思想主要存在于政治层面,并不像宗教一样,涉及到信众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他的影响力控制力不如宗教,而且宗教的权威都有物化为具体的人如真主、上帝、阿匐,建议将来国家主席成为全国民众的精神领袖,由他来宣读具体到生活层面的指导与诫示。
招人才,留住人,留住人才。在边疆地区,汉族学生才是少数。
在新疆,维稳、扶贫、去极端化、反分裂、发展,这些重任做好了,“五个认同”才会受到各族人民衷心信任信仰。trust,faith,belief,这是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沉的爱。
注释:
[1]曹鹏飞.新时代新疆深化“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9(6)
[2]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7
作者简介:
李鹏(1987--)男,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新疆喀什地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师,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党建、政治治理、地缘。
Abstract:The"five identifications"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thnic unity,social stability and lasting peace in xinjiang.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deepening the"five identifications"in xinjia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livelihood;Improve the level of Chinese language,ensu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concentrate on collating and compiling Chinese cultural resources close to xinjiang;Carry out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correctly and appropriately with the right person;Increas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five identifications",and use the academic theory to talk about politics;Firmly control the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work,strengthen the belief in the rule of law and policy innovation;To strengthen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ethnic groups;Cadres and public officials set a good example in their work practice.
Key words:the new era;Xinjiang"five identities";Publicity an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