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风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9-07-09侯红霞张春红
侯红霞,张春红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三门峡472000)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发病率高、治愈难度大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特点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上升,长期EH可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1-2]。祖国医学理论中,EH可归属“眩晕”、“头痛”范畴,其病因多为情志异常、嗜食肥厚、内伤虚劳,病机之本在于脾虚失健、湿痰壅遏,引发肝阳上亢,扰动清空,中医治当风痰上扰证“眩晕”应拟“熄风化痰通络”之法疗之[3]。熄风通络汤强调标本兼治,具有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活血化瘀之效,常用于心脑血疾病治疗中[4]。本文将熄风通络汤联合西药用于我院184例EH患者治疗中,探讨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中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遴选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EH患者184例。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国高血防治指南2010》[5]中关于EH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关于风痰上扰证,主症:眩晕、头痛、头如裹,次症:呕吐痰涎、胸闷、食少、失眠,舌脉:舌质暗红,苔腻,脉濡细或濡细数,具备一项主症及两项次症即可诊断;年龄在40~75岁,病程在1~15年者;符合赫尔辛基关于受试者基本原则,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继发性或顽固性高血压者;低血压者;合并心肌梗死者;合并颅脑占位病变者;合并高尿酸者;伴有胃食管反流者;造血系统疾病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疾患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症或过敏体质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来获取184个随机号码,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分配对应的随机号码,由专人负责随机方案,避免试验的选择性偏倚和混杂因素,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92)和观察组(n=9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国药准字 H10930089,规格:5 mg)5 mg/次,2次/d,口服;口服氨氯地平(国药准字 H20058070,规格:5 mg)5 mg/次,1次/d;口服洛伐他汀(国药准字 H20065731,规格:10 mg)20 mg/次, 1次/d,连续治疗28 d。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熄风通络汤治疗,汤剂组成:川牛膝25 g,赤芍、川芎各12 g,天麻、钩藤、决明子、黄柏、五灵脂、红花各10 g,夏枯草、牡丹皮、菊花各8 g,水蛭4 g。以上药方以700 ml水煎,取药汁300 ml, 1剂/d,分早晚两次分别服用150 ml,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①血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的DBP、SBP值。②中医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的症状分级量表标准,采用四级评分法(0、2、4、6分)评价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分值越高,患者相关症状越严重,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 d的中医症状积分。③中医证候疗效[7]: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l00%]评估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减少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DBP下降10 mmHg以上至正常范围,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在75%)、有效(DBP下降不足10 mmHg,但恢复正常水平,或DBP下降幅度10~19 mmHg,或SBP下降幅度30 mmHg以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症状积分减少率在30%~75%)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症状积分减少率不足30%)三个等级,记录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100%]。④血清生化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收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冷藏待检。28 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分别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型号:7600-120)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结 果
1 中医症状积分和血压变化 治疗28 d后,两组DBP、SBP值显著下降(P<0.05),中医症状积分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压变化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组间对比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对比 治疗28 d后,两组血清ET-1、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NO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例(%)]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对比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
4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28 d后,两组血清TG、TC及LDL-C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以上血脂指标除HDL-C之外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mmol/L)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
讨 论
EH在中医中以“眩晕”症相称,患者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宜、劳逸失调、久病内伤等所伤,其病机在于为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而肾精亏虚,水不涵木,则肝郁失疏,脏腑气血失和;脾虚失健,痰浊阻滞,则舌质暗红、苔腻;痰浊阻滞,上扰脑窍,蒙蔽清阳,则现眩晕、头痛之症。中医治当常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活血化瘀为治法[8]。
熄风通络汤方中,天麻专攻头痛、眩晕之症,钩藤主治肝阳眩晕,两者共为君药,行镇肝熄风,清热平肝,潜阳止痉之效。赤芍、红花属活血祛瘀之良药,善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主逐恶血、瘀血,五灵脂主治瘀血内阻之证,而二者可强通利血脉、祛瘀除痛之功;丹皮、黄柏可滋肾养阴、清热凉血,以上合为臣药。佐药以决明子、夏枯草、菊花为主,可清肝熄风,镇肝潜阳,止痉定惊。川芎乃治头痛眩晕之要药,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补而不滞,能上行巅顶;川牛膝可助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之功,能平肝潜阳,引血下行,以上两药共为使药。纵观全方,本方主药川牛膝引气血下行可治标,更以天麻、钩藤为治其本为辅药,滋肝肾之阴,柔肝熄风,镇肝潜阳,重视活血祛瘀之法,其余中药助以清肝熄风、镇肝潜阳、止痉定惊之效,可达标本兼治之功。
经现代药理学证实,熄风通络汤中,天麻、钩藤可缓解外周血管阻力,达降压之效;川芎中川芎嗪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管径扩张程度,改善血流再灌注;赤芍、水蛭等能提高动脉血管扩张能力,提高供氧量,有效对血小板凝聚产生拮抗作用;决明子、黄柏、夏枯草等能强化利尿降压的功效;红花、五灵脂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川牛膝、菊花在改善心、脑、肾的血供中发挥明显作用,达到抑制血栓的目的[9-10]。本文中联合应用熄风通络汤方治疗我院41例EH患者的西药治疗中,其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显著减少,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改善均优于另41例同病患者,说明该汤剂可有效改善EH的血压水平和相关症状,疗效甚好,与陈晓东等[11]报道一致。
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2]。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造成机械屏障障碍和生物学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血管壁通透性,造成血小板凝聚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对抗凝因子如NO等水平产生抑制作用,而促使内皮依赖的缩血管因子ET-1的高水平表达,从而导致机体处于高凝和炎症应激状态,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13]。邓于亮等[14]指出,hs-CRP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生化指标,hs-CRP水平一旦在1mg/L以上,可预测存在心血管事件危险。其次,血脂异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15]。本文中,治疗28 d后,观察组的血清ET-1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显著提高,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以上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熄风通络汤方可有效改善EH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熄风通络汤方联合西药治疗EH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修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调节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可为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