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9-07-0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补阳动力学血流

岳 丹

(大连开发区黄海路中医医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600)

脑梗死是当今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1],其临床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吸烟饮酒等具有密切相关性[2]。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主要合并症之一,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临床针对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无确切的治疗方法,且常常由于血压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是对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33例。试验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5~70岁,平均56.23岁;脑梗死部位为基底节区患者14例、顶叶5例、额叶9例、颞叶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4~68岁,平均56.44岁;基底节区15例、顶叶4例、额叶8例、颞叶6例。2组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Ⅲ期高血压;(2)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4]中脑梗死诊断标准,且存在CT、MRI等影像学支持;(3)本项目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由本人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患者出现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严重脑部疾病;(2)患者意识不清或存在严重精神、认知及构音障碍者;(3)患者依从性差,无法完成实验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根个体病情给予降压措施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生产批号:20171207,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每次,qd,连续服用8周,根据患者降压情况逐渐调整药物使用量,若8周后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则予以5 mg每日,使用剂量不超过1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黄芪45 g,当归、红花、桃仁、川牛膝、赤芍各15 g,地龙、川芎各10 g。随症加减:患者合并语言不利,加石菖蒲15 g;患者存在头晕症状,加天麻10 g,钩藤15 g;合并小便失禁症状患者,加用山萸肉、五味子及桑螵蛸各15 g;若合并大便秘结症状,加用肉苁蓉15 g),日1剂,水煎服,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采用上海魅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PHILIPS公司的EnVisor型机器行心脏彩超检查检测。

1.5.2 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定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 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取卒中量表(NIHSS) 对神经缺损情况评定。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的相关标准予以评定。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整理,采用SPSS 17.0统计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等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其中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CO、SV较高,LVESV、LVEDV水平较低(P<0.05),见表1。

表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表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LVEF(%)试验组 33 治疗前 46.39±4.85 LVESV(mL)88.92±9.17治疗后 53.88±5.69*#61.29±6.28*#对照组 33 治疗前 46.38±4.90 88.78±9.11 LVEDV(mL)134.29±16.86 102.39±12.58*#134.16±16.87治疗后 49.86±5.15* 76.76±7.82* 112.89±12.29*组别 例数 时间 CO(L) SV(mL)试验组 33 治疗前 4.28±0.47 80.11±8.32治疗后 7.23±0.81*#98.29±10.21*#对照组 33 治疗前 4.30±0.46 80.23±8.28治疗后 5.89±0.63*88.51±8.97*

2.2 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较高,NIHSS评分较低(P<0.05),见表 2。

表2 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定比较 (,分)

表2 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定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MMSE评分试验组 33 治疗前 14.24±2.01 Barthel指数34.29±3.63治疗后 22.43±2.86*# 58.12±6.43*#对照组 33 治疗前 14.79±2.09 34.62±3.59 NIHSS评分21.83±2.72 11.23±1.56*#21.76±2.79治疗后 18.06±2.49* 47.23±5.14* 16.02±1.92*

2.3 临床疗效 经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为60.6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贝那普利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研究显示,贝那普利能导致患者机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合成水平降低,并使体内的AT2受体激活,使患者血管扩张,刺激交感神经,使其产生兴奋作用,发挥双向调节作用[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是能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用于治疗本实验研究疾病的首选药物。贝那普利能改善肝脏、血液内代谢,具有长效、口服吸收后作用显著等优势,且本病以活性代谢物形式排出肾脏,具有显著降压效果。曾研究表明,本品在治疗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中效果显著,使末梢血管阻力及肾上腺激素分泌量降低,以发挥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目的。本病病因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痰湿阻滞,上扰清窍,发病较为急骤,症状变化多端,病情发展较为迅猛。祖国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导致血瘀形成。中风发生之时常表现为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首见于王清任《医林改错》,是治疗气虚血瘀的代表方,医者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因此补阳还五汤中联用补气和活血药,重在补气,气旺则血行,使瘀走络通。黄芪为本方的君药,重用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当归为臣药,能活血和血;川芎、红花、地龙、赤芍、桃仁以及川牛膝均能够助臣药当归,发挥活血祛瘀功效;方中随症加入石菖蒲,能化湿开胃、开窍豁痰以改善语言不利症状;采取天麻、钩藤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以改善头晕症状;山萸肉、五味子、桑螵蛸能发挥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功效,能够改善小便失禁症状;肉苁蓉能润肠通便,用于改善大便秘结症状,共奏补气行血、祛瘀通络的作用[6]。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补阳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补阳还五汤水提工艺的优化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段血流胶囊治疗上环后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